第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咦……」

  信步來到池邊,雲初不覺低呼了一聲,意外地發現,池中竟均勻地鋪著一層精美如玉的小石頭,或白或黃,甚至還有鮮紅色的,當真是:獨山其下並美石。

  看著那幾枚鮮艷的石頭,不是礙於一群丫鬟婆子在一邊看著,礙於國公府極嚴的規矩體面,雲初真想跳下去撿幾枚看看,是不是傳說中的雞血石,能不能換些銀子回來。

  「四爺小時候,巫祝曾說他命中缺水,所以老爺才費心修了這個假山池……不想四爺還是……」

  原來在欒國這種假山、水池之類的一般都修在花園、後院,正院常擺些魚缸、盆花之類的,見雲初看著池子出神,喜菊以為她奇怪為何好好的,在正院裡修個水池,忙開口解釋。

  芙蓉也在一邊補充道:

  「四奶奶打小常來國公府玩,這些您原是知道的……您看,連這院兒的名兒都含著水。」

  順著芙蓉的手指望去,雲初這才注意到正房上面遮雨檐下兩個碩大的燈籠中間懸掛著一個藍底蝙蝠紋邊框的牌扁,上書兩個金燦燦的大字,卻是雲初不認識的篆字。

  聽太太和姚闌提過,她住的是露院,雲初不認識也能猜出那兩個字應該是「露院」,沒再多瞧,目光轉向別處,只見門口左右對稱地放著一對近兩米高的圓肚細頸青花瓷瓶,想是取其平平安安之意,仔細看去,瓶上竟也是山水風景紋,上面雋有詩句,想一定是和水有關吧。

  可惜,雲初一個也不認識,不覺皺皺眉,是該想法學習這裡的文字了,只是讓誰教合適呢?這樣想著,雲初下意識地朝幾個丫鬟看去。

  按說,人失去記憶,那與生俱來的習性是不會改的,但她並非失憶,言行舉止自然與那曠世才女相去甚遠,而且做為後世人的她,對這古禮更是一竅不通,這幾日,雖然時時小心,事事模仿,但仍不免露出倪端,欒姨媽已提點過了,如果再說她連字都忘了,怕是真會被當成妖孽附身,被董族人一把火燒了,給董愛做了陪葬。想到這兒,雲初搖搖頭,暗道:「不行,絕不能讓國公府的人知道她不識字。如此看來,喜蘭、喜菊肯定是不能用的,芙蓉怎樣,有沒有膽量替她保守秘密?」

  「四奶奶……」

  見雲初若有所思地看著自己,芙蓉輕輕叫了一聲。

  雲初猛回過神來,輕咳了一聲,狀似隨意地問道:「露,的確有水之意,這也是老爺取的?」

  不等芙蓉說話,喜菊說道:

  「這院子原來叫『潛院』是老爺取易經中的『潛龍』之意,潛字也帶水,正補了四爺命中不足,後來四爺不喜歡,說什麼『潛』字意喻潛藏於淵,被此字壓住了,便永無出頭之日……硬是改了個『露』字,取雲騰至雨,露結為霜之意。」

  露院,露院,譬如朝露,去日無多,董愛,你當初起這個名字,只為出人頭第,可曾想過你的生命也像這朝露一樣,去日無多?聽了喜菊的話,雲初一時對她那個英年早逝的小夫君感慨萬千。

  無心探討露院的來歷,緩緩地來到遊廊上,抬眼望去,木製的遊廊上鋪琉璃瓦,四周皆雕梁畫柱,奢華之極,兩邊一溜二十幾盞燈籠,原是紅色的,因董愛剛去世,外面又罩了一層白色,偶爾風吹過來,會有紅色的穗子飄出,像淘氣的孩子伸出的舌頭,滑稽之極。

  遊廊盡頭,有一個屏門通向後院,秀兒快步上前,為雲初打開屏門,來到後院,雲初眼前便是一亮,只見遠處也有一個綠油油的小水潭,水潭邊一片竹林,南方天暖的早,雖然剛打春,遠遠望去,已生出一片綠意,果然是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

  好傢夥,這董國公對董愛這個寶貝兒子真是用了心,這前也是水,後也是水,可真是補了命中不足,也不怕補大了,董愛被水淹死。雲初想著,撲哧一聲笑了出來。

  見雲初心情好,丫鬟們也活躍起來,只見秀兒指著東西兩趟廂房介紹道:「四奶奶您瞧,西面那趟房子便是小廚房、磨坊和庫房,東面便是露院的奴才居住的地方……」

  正文 第二十四章 底線

  「磨坊?」

  聽了秀兒的介紹,雲初這個在城市中長大的現代人還真想像不出這古代的磨坊長得什麼樣。

  見雲初疑惑,秀兒機靈地說道:

  「這院裡原是沒有磨坊的,只因四爺喜歡吃新鮮滑嫩的豆腐,大廚里送的不及時,到這就涼了,四爺又嫌大磨做的太老,太太便命人在這兒安了台小磨,專為四爺磨豆腐,那些米麵之類的仍在大廚里磨好了送來。」

  說著,眾人已進了磨坊,雲初抬頭望去,屋子正當中果然有一台青石小磨,收拾的乾乾淨淨。

  說是小磨,實際也不小,上下兩個圓柱形刻滿溝回的青石疊在一起,當真只磨一碗豆腐,怕是都不夠溜磨縫的……雖不是值錢的東西,但安這麼一台石磨,只為了董愛偶爾的口味,拿到尋常百姓家,怕是都不夠功夫錢,雲初不由得暗暗嘆息這國公府的奢侈。

  走了一圈,這露院的前前後後,一點一滴,無一不透著董國公和太太對董愛的寵愛,想起太太那日漸憔悴的容顏,幾天來,雲初第一次隱隱地體悟到太太那中年喪子的悲哀。雖與董愛素未平生,心上卻也為他的早妖蒙上了一層淡淡的哀傷。

  出了磨坊,雲初順著一條蜿蜒幽靜的碎石小路向竹林深處走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