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好在董愛去了,要是還活著,還真不知這位曠世才女要吃多少氣,想起那欒雲初只為討一個「賢惠」的虛名,竟這麼委屈自己,廖淨初就不由得一肚子氣,恨不能會招魂術,把那個欒雲初的靈魂招回來,敲開她的腦袋看看,裡面除了詩詞歌賦、棋琴書畫,沽名釣譽之外,還有什麼?

  正想著,聽到院子外傳來一陣細碎的腳步聲,這些日子,廖淨初就發現她的聽力和視覺要比常人靈敏,此時看看芙蓉,見她豪無反應,更加確信,她穿越後,六感要強於常人。見芙蓉還在喋喋不休地說著,抬手打斷了她,說道:「不早了,我們去看母親。」

  「四奶奶不是說下午再去嗎?」

  看了芙蓉一眼,廖淨初沒說話,起身來到銅鏡前坐下,芙蓉見了,忙上前伺候著整理起來。

  按廖淨初的意思,一大早芙蓉和鶯兒早已把她打理的整整齊齊,這時出門,原是不需再梳妝的,但這古禮中對儀表方面的要求又多又細,所謂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即,人出門之前,一定要嚴整潔淨,端莊恭敬,尤其拜見長輩,更不能有絲毫差錯。

  現在廖淨初想去拜見欒姨媽,即使已經很整潔了,也還是要重新梳理一番,否則被有心人看到,傳到太太耳朵里,又要生出是非,更別說她的院猶如菜市場,各路人馬都有,是沒有任何秘密可言的。

  說是梳理,有孝在身的她,實在沒什麼打理的,不能帶頭飾,只簡單地用麻布條將頭髮束成髽,另用粗布做了個布總。

  剛梳理完畢,一個小丫鬟敲門進來回道:

  「回四奶奶,欒姨媽來看您了」

  小丫鬟說著,幾個丫鬟婆子已經簇擁著欒姨媽走了進來。

  見來人是欒姨媽,廖淨初暗舒了口氣,她剛剛聽到聲音,便擔心是太太派人過來了,所以才緊著收拾,至少不能讓太太知道她這個時候還沒打算去上房,挑了禮去。

  見欒姨媽進來,忙起身迎上去說道:

  「母親怎麼來了,女兒正收拾著,準備過去看您呢。」

  「我明兒要走了,總放心不下你,你婆婆也說你一準過去,要我只在上房等著就是,我見你婆婆一大早就忙著,想著這些日子一直不得空和你好好聊聊,你婆婆那兒也是人來人往的,鬧得很,這才和你婆婆說了聲,巴巴得趕過來,和你說說體己話。」

  欒姨媽邊說邊拽著廖淨初在軟榻上坐了下來。早有丫鬟上了茶,欒姨媽端起來喝了一口,上下打量了廖淨初幾眼,嘆道:「雲初,真苦了你了,看著你這些日子又瘦了,娘這心都揪揪著……」

  欒姨媽說著,又擦起了眼淚,廖淨初見了,剛要開口勸阻,心忽然一動,順勢乖巧地撲進欒姨媽懷裡,哀傷中帶著幾分撒嬌,垂淚說道:「母親索性別走了,就在這陪著女兒吧,女兒也捨不得您。」

  見廖淨初如此,欒姨媽臉色微變,忙止住了淚,坐直了身子,揮手將丫鬟婆子都打發了出去,這才看著廖淨初說道:「雲初這是怎麼了,竟然連禮儀規矩都不記得了,你原本是最有氣度,懂得進退的,剛剛你婆婆還和我說起這事兒,說這些日子觀摩著,你是連這府里的規矩都忘的乾乾淨淨了,就像換了個人似的……」

  正文 第十一章 小三

  聽了欒姨媽的話,廖淨初腦袋轟的一聲,但覺兩耳嗡嗡直響,她這幾日可說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凡事都先瞧別人怎麼做,再模仿著來,不想還是出了破綻,仔細回憶了一遍這些日子的言行舉止,依然想不出到底哪兒出了問題。

  其實也不怪廖淨初,她一個現代人,對古代的規矩禮儀一竅不通,她自認為聰明,事事模仿,卻不知因為不懂精髓要領,也只形式上仿了三分,行家一看,到處都是破綻,只她一個人看不出。

  見欒姨媽兀自拉著她,仿佛是在確認自己到底是不是她的親女兒般上看下看的,廖淨初立時出了一身細汗。暗吸了口氣,穩了穩心神,索性嗚嗚地哭了起來,邊哭邊說:「女兒真的什麼都不記的了,其實女兒連您都不記得,只是心裡覺得您親,才……與其這樣被人恥笑,女兒不如死了算了。」

  說著,廖淨初作勢就要撞床頭的柱子,唬的欒姨媽一把抱住她,急聲說道:「我也不過一說,雲初,你千萬別瞎尋思,你前幾日投水,我一聽說唬的沒了半條命,幸虧你婆婆說你沒事兒,我這才緩醒過來,你這樣折騰,可要了我的命了……」

  欒姨媽說著,忍不住眼淚刷刷地落了下來,哭了一會兒,見她不折騰了,邊拭淚邊說:「你婆婆問過大夫,說是失憶了連規矩都忘了也是有的,我是你親娘,就算忘了,你骨子裡還是拿我親近,這是自然的,你婆婆早說了,她一定想辦法給您調治,大夫也說你的病能治,只是這些日子忙著給姑爺治喪,沒工夫給你瞧大夫」

  調治?

  才怪,果真恢復了記憶,太太不接茬把她毒啞或弄失憶算她仁慈。聽了這話,廖淨初不由想起太太要毒啞她的事兒,思慮了半天,這事還是不能和欒姨媽說,萬一她壓不住,追問起來,有太太的威壓,柳兒張媽自不會承認,怕是由不得自己信口雌黃,倒留下了禍根。

  見廖淨初低頭不語,欒姨媽勸道:

  「雲初放心,你婆婆總是你的親姨媽,打小喜歡你,自不會委屈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