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哪有人不願做皇后的,我聽說溪兒這幾年游遍了大齊名山,偶爾俊兒不忙時陪著,也都有太子跟著,溪兒從沒拒絕過,難說她不喜歡太子,想是巴不得萬歲賜婚呢,否則,這麼多年早回來了,何苦拿祖訓做幌子。」

  聽了這話,張姨太和大老爺都蔫了下去,屋裡一時沉寂下來,好半晌,大老爺抬頭躊躇地說道:

  「母親,想當年,您是聽了淨雲大師的話,才留下溪兒,傳說淨雲大師已活了幾百歲,德澤無量,法力無邊,或許能幫我們拜求祖先,化解此結,我們不如……」

  聽了這話,老太君眼前一亮,是啊,不是淨雲大師,蕭家又怎會和藥神結緣,解鈴還須繫鈴人……

  ……

  自眼睛被侍畫毒瞎了,老太君的耳朵就變的特別靈敏,坐在馬車裡,仔細地聽著路兩邊打把勢賣藝的、測字打卦的、唱小曲的等鑼鼓喧天,夾雜著高一聲低一聲買賣鋪子的吆喝聲,感受到這裡非凡的熱鬧,老太君暗猜淨雲寺已經到了。不覺有些心神不寧,不知這次能否有緣再與淨雲大師一見……

  這次來淨雲寺,老太君沒向從前那麼張揚,由張姨太陪著,一行只十幾人。按說,來進香為示虔誠,香客一般都在儀門下車,一路走上來,但老太君年齡大了,又雙目失明,張姨太直接吩咐馬車一直過了儀門,來到山門殿才停下。

  打開車門,張姨太和二太太下了車,快步來到老太君的馬車前,攙扶著她下了車,因為老太君看不到,眾人也沒欣賞院裡的景色,簇擁著直接進了天王殿,右轉從後門出去,直奔大雄寶殿。

  由張姨太和二太太扶著,老太君一步步登上青石台階,來到大雄寶殿前的香爐邊,侍書如意早等在那了,手裡拿著已點燃的香,見老太君過來,雙手恭敬地遞上來,張姨太把著老太君的手幫她接過,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握住,高舉過頭頂虔誠地拜了三拜,置於香爐內,連上了九炷,老太君才由兩人扶著,轉身邁入大雄寶殿。

  進的殿來,二太太上前捐了一筆數目可觀的香油錢,隨後進來的侍書、如意將帶來的供品一一呈上,早有小彌撒上前接過,按規距一一擺好,如煙上前把府里自備的蒲團鋪好,張姨太這才扶著老太君虔誠地跪了上去。

  老太君跪在那雙手合拾,虔誠地默念了幾句,五體投地的拜了下去,三拜之後,扶老太君起身,等張姨太、侍書拜完,老太君才吩咐眾人拜完後出去等著,自己由侍書和張姨太扶著,右轉向後門走去。

  出了大雄寶殿,張姨太和侍書對望一眼,都不知方丈室怎麼走,正遲疑間,只見一個小彌撒從左邊的小門出來,向圓通殿走去,侍書忙鬆開老太君,上前施禮說道:

  「小師父留步,我家主人想見方丈,請問去方丈室怎麼走?」

  「阿彌陀佛,從這向前,出了那個門,再往左轉……」

  小彌撒指指點點說了半天,侍書是一個頭兩個大,聽的迷迷糊糊,待他說完,侍書求道:

  「這位小師父說的太快,路又複雜,小女子一時記不下來,能否麻煩您帶我家主人過去?」

  「阿彌陀佛,這位女施主可曾與方丈有約?」

  「這個……我家主了只是冒昧前來拜訪。」

  「阿彌陀佛,施主可能不知,本寺方丈只見有緣人,怕是……」

  正說著,只見從圓通殿走出一白眉白須身著紅色加沙的老和尚,遠遠地念了一聲:

  「阿彌陀佛!」

  聲音洪亮如鍾,傳出老遠,老太君身子一顫,隨著聲音轉過臉去,下意識的叫了聲:

  「淨雲大師」

  來人正是淨雲大師,只見他徐徐走下台階,來的老太君面前,雙手合什,說了聲:

  「阿彌陀佛,再見施主,我們也是有緣。」

  「您真的是淨雲大師,您還記得六年前見過弟子?」

  聽了這話,老太君顫顫巍巍地問道。

  「阿彌陀佛,女施主,正是老衲,老衲已等你很久了,想不到施主今日才來。」

  聽了淨雲大師的話,老太君鬆開張姨太的攙扶,朝著聲音的方向虔誠地拜了下去,說道:

  「真的是您,弟子拜見淨雲大師。」

  「阿彌陀佛!施主不必多禮」

  被張姨太扶起,老太君虔誠地說道:

  「大師六年前曾點化弟子,說弟子的孫媳是貴人,要弟子將她留在孫子身邊,但此人出身有違弟子祖先的遺訓,致使此人四年前離府,一直不肯回府,此人的出身無法更改,祖訓更是難違,六年來,此事一直糾結在心,無法化解,還望大師指點迷津。」

  第288章 修改祖訓

  聽了老太君的話,淨雲大師雙手合什說道:

  「阿彌陀佛,女施主說的祖先遺訓,不知是哪家的祖先?」

  「平陽蕭家!」

  「阿彌陀佛,老衲沒記錯的話,平陽傳承百年的世家蕭家早在四年前已煙消雲散了,哪裡還留有祖訓?」

  「淨雲大師此言差已,蕭家依然還在?」

  「阿彌陀佛,今日的蕭家還是那個傳承百年的蕭家嗎?」

  「這……」

  今日的蕭家還是傳承百年的那個蕭家嗎!

  今日的蕭家還是傳承百年的那個蕭家嗎!

  大師一句話如醍醐灌頂,老太君頓覺眼前一片明朗,祖宗的基業早在四年前就已毀在她的手裡,今日的蕭家是俊兒的富麗山銅礦和溪兒的頤春堂聯合創建的,連世家的稱號和門上金匾都是溪兒用頤春堂之功換來的,沒有溪兒,哪還有今日的蕭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