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聽母親講起蕭家太祖爺隨太祖皇帝打下江山後,要建宗譜,有一件事為難起來,大老爺隨口問道:

  「什麼事會讓太祖爺為難?」

  「就是妻和妾的名分,這姊妹兩人都和他情深意重,不分彼此,但宗譜上嫡妻的位置只有一個,妾除非生男,母以子貴,才能進宗譜,要立宗譜兩人就得有妻妾之分,一個是長女,一個是嫡女,誰做嫡妻,便成了難題,苦思良久,最後決定嫡女總是血統高貴一些,何況當時陸遠已有兩子,陸遙只有一女,哪知這一念之差便種下了禍根」

  「禍根?陸遙和太祖爺因此鬧了起來,被逐出蕭家?」

  「果真那樣就好了,太祖爺立陸遠為嫡妻時,對陸遙承諾,雖然名義上是妾,但私下裡,他仍以妻禮待她,她們姊妹還和從前一樣,在內宅平起平坐,畢竟都是在亂世中摸爬滾打過來的,感情深厚,不過是個名分,陸遙也沒介意,欣然接受了太祖爺的提議,之後太祖奶奶陸遠也果然信守承諾,一直和姐姐陸遙不分主僕,一心一意的待她。」

  老太君說道這,接過侍書遞過的茶,喝了一口,大老爺忍不住問道:

  「後來呢?」

  老太君看了他一眼,接著講道:

  「雖說兩人在內宅平起平坐,但妻妾的身份,有如雲泥之別,時間久了,那身份自然就顯露出來,開國之初,朝堂之上還沒那麼多禮法,太祖皇帝常常大宴群臣,太祖爺的府邸也是客流不斷,但無論私下裡太祖爺待陸遙多好,名義上終究是妾,在外客面前,只能立著,妹妹陸遠卻可以和太祖爺一起坐著,甚至有些宮廷盛宴,她都沒資格參加,日久生恨,想著自己隨在太祖爺身邊,為他出謀劃策,功勞遠大於妹妹,只因為這庶女出身,最後便成了婢!」

  老太君說道這,長嘆了口氣,接著說道:

  「自古都是這無邊的欲望惹下的禍事,陸遙看著妹妹每日隨太祖爺迎來送往,心裡漸漸不平衡起來,便生出了除去她的心思,畢竟謀略過人,心機深沉,陸遙知道妹妹一身武功,隨太祖爺出生入死,數次救過他的命,太祖爺輕易不會懷疑她,那時陸遙剛誕下一名女嬰,還不足三月,安排好了一切後,陸遙便親手殺了自己的女兒」

  大老爺聽到這,騰的站了起來,震驚的說道:

  「親手殺了自己的女兒!虎毒尚不食子,陸遙的心思怎麼這麼歹毒」

  看了大老爺一眼,老太君說到:

  「想這世上也沒人會信,世間竟有這樣狠毒的母親,太祖爺也是因為不信,才釀成後來的悲劇,大老爺先坐下,聽我細說」

  見大老爺坐下,老太君接著說道:

  「女兒死了,太祖爺追查原因,女兒死前只有陸遙和陸遠接觸過她,所有證據都指向陸遠,聽著陸遙悲痛欲絕哭聲,太祖爺死也不信陸遙能害死親生女兒,便認定陸遠嫉妒他暗地裡更寵陸遙,下了殺手,心下痛恨,不聽陸遠的解釋,直接下令要處死陸遠。」

  「太祖奶奶是被太祖爺處死的!」

  「在僕人行刑的霎那間,看到太祖奶奶幽怨的眼神,想到她隨自己出生入死,數次救過自己,終是放不下多年的夫妻情,下不去手,於是將陸遠打入清心庵,發誓一生不再見她。那時剛開國,還沒有妾不能為妻的說法,陸遙就順理被扶了正,那陸遙扶正後,擔心妹妹死灰復燃,曾多次暗下殺手,但妹妹武功高絕,一直沒有得逞,陸遠收集了陸遙暗殺她的罪證,但苦於陸遙百般阻撓,又有太祖爺的誓言,見不到太祖爺,無法為自己伸冤,一生長對青燈,抑鬱而終。太祖奶奶遠死後,太祖爺終是念結髮之情,打破誓言,去憑弔了她,太祖奶奶的貼身侍女見太祖爺來憑弔,拼死將太祖奶奶生前收集的證據和遺書交給了太祖爺」

  「只憑這些,太祖爺會相信太祖奶奶是冤枉的嗎?」

  「常言道,人之將死,其言也哀,看到太祖奶奶那血淚斑斑的遺書,太祖爺終是信了幾分,但也不敢全信,生怕陸遠積怨成恨,死後也不想讓陸遙安生,於是處心積慮的策劃了一起女鬼索冤的計謀,陸遙在假扮的女鬼面前,終於承認了自己的罪行。面對血淋淋的事實,太祖爺悔恨交加,當即處死了陸遙。」

  「太祖爺就為這立了祖訓?」

  「處死陸遙後,太祖爺常常後悔,如果有一條律文規定庶女不能為嫡妻,絕了陸遙那份心事,便不會有今日的家禍,此後太祖爺一生沒再續弦,抑鬱而終,臨終前扶了陸遠小兒子繼任家主,並親手將陸遙的名字從族譜中除去,陸遙所生子女都過繼到了陸遠名下。怕自己的悲劇在子孫身上重演,留下遺書,除了要子孫在他死後將他與陸遠合葬外,還寫道,庶出之女,身份卑微,血統不貴,心思陰毒,終不堪大器,留下了蕭氏家主的嫡妻必須是嫡女的祖訓。」

  大老爺聽完,不由暗嘆:

  想是太祖爺晚年為情所傷,性情大變,處事難免有些偏激,一個人性情的好壞,血統固然重要,但總不能以偏蓋全,一概而論,想那陸遙,也是因為生在亂世,才生成這種毒辣的心性,放在這太平盛世,有幾人能狠到用自己的骨肉做耳,去打擊對手,太祖爺傷情過重,一念之間,立下了祖訓,說是怕後人走他的老路,卻不知子孫後代多少人因為祖訓為情所累,他和俊兒便深受其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