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顧明珩眉心微皺,雖然知道這一戰無論如何也是躲不過去的,但是顧明珩沒有想到,會來的這麼快。伸出手微微握住陸承寧置於膝上的手,輕輕撫了撫他的手背,「今上怎麼說?」
西涼國建國已有四百餘年,與大雍不同,他們世代棲居於草原之上,遊牧為生,不論男女老少皆能跨馬張弓,多年以前便是大雍君主臥榻之旁的隱憂。顧家鎮守燕雲六州,守的便是這西涼。
「父皇決意一戰。」年歲並沒有磨去陸澤章的銳氣,或許是陸氏皇族一脈相承的血性,面對大軍壓陣,這位帝王沒有猶豫,亦沒有退縮,而是選擇傾力一戰。況且安穩了一百多年,天下黎民修生養息,此時的國力亦能夠支撐一戰。
「大哥前些日子尚還在和我談論,老西涼王被自己寵愛的次子毒殺,這個受寵的小兒子尚未繼位,兄長便以王長子的名義便帶著十數部族的軍隊浩浩蕩蕩地殺入了王城,手刃親弟,登基為王。那時候大哥便有些擔憂,這般的權利更迭,西狄蠻子的心又沒有齊過,就不知道這新上任的西涼王會想什麼法子來把權利部屬都給疏通了……」
「戰爭,還必須是一場大戰。」陸承寧接下了他的話,此時他的眼神有些銳利,聲音徐緩,卻帶著冷意,「無疑這是一個好方法,西涼與我大雍雖然多有摩擦,但也未曾主動開戰。此時新王上位,自然需要一場戰爭來鞏固自己的勢力,排除異己。」
一時書房之中沉默了下來,廊外有風聲疾過,帶著秋日的肅殺。安寧許久的江山,即將拉開戰火的大幕。
☆、第六十八章
或許是因為帝王決斷,而如今的國力與兵力都給了朝臣信心,大朝之上,「戰而不和」這一主張幾乎沒有遇到任何的波折與強烈的反對。
可是,如今所面臨的最為緊要的問題,卻是利益分配。作為安穩百年之後的大戰,並且是勝率極大的一場戰爭,幾乎所有人都想要從其中分一杯羹。
或許戰爭是一條通天的捷徑,無數人都想要於敵人的屍骨之上建立自己的功勳,無數的家族都希望用血流成河托起鼎盛的明日。
「啟稟父皇。」喧鬧的朝堂突然安靜了下來,眾人的視線下意識地集中到了立於金階之上的儲君。他身著明黃太子袍服,金色龍紋昭彰著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此時的陸承寧玉冠束髮,威儀非常。
謝昀泓站在朝列之中,原本有些神思不屬,聽見這熟悉的聲音卻猛地回過神來——他想幹什麼?看著金階之上的背影,心下莫名地有些不安。朝著站在武將隊列中的穆寒江看去,見他眉心亦是緊皺,便知道這件事殿下怕是對誰也沒有說起。
「何事?」陸澤章揉了揉眉心,他的面上未見疲態,只是有些不耐煩罷了,此時面對著陸承寧,稍微緩下了語氣。
「啟稟父皇,兒臣請戰。」陸承寧語氣是慣有的清淡,他單膝跪下,滿繡著暗色雲紋的下拜輕輕落在了地面之上,一雙墨色的眼卻直直看向了陸澤章,眸色漆黑,不只情緒。
此話一出,整個朝堂寂靜可聞落針。安王站在大殿之下,嘴角揚起淡淡的笑意——自己這皇兄還是如當年一般,只要與那個人相關的所以事情,都難以自持。只是不知此時的陸承寧又是作何感想。
儲君率軍出征並非沒有先例,相反,歷代可循之事例並不少。一方面,親自出征儲君可以培養自己的親信將領,為日後登基奠定基礎;另一方面,亦有鼓舞士氣的作用。當然,儲君不到前線不見戰火也是眾人心照不宣的事實,畢竟未來的君王可謂重中之重,乃江山社稷之根本。
陸澤章撫著眉心的手一頓,眸色有些暗沉,「太子,你可知道你在說什麼?」語氣喜怒難辨。一時想要上奏的大臣紛紛止住了動作——看這樣的情形,怕是今上亦對此毫不知情,並且不甚同意這般的請命。
「兒臣願領軍出征,抵禦外敵。」陸承寧再次開口道,這一次他沒有再看陸澤章的神色,視線漫無目的地落在了身前的玉磚上,聲音依然沉穩,只是緊抿的嘴角帶著淡淡的譏諷。
他想起那一日陸澤章在御書房召見他,那句「這次你親自帶兵出征吧」無比清晰地在耳邊響起,他壓下心底的疑惑告了退。而如今於朝堂之上,自己自願請命,他為何又要做出此般猶豫不決之色?是做給誰看的,還是想要宣告什麼?
「准奏。」威嚴如一的聲音帶著淡淡的疲憊,像是在那一瞬間捨棄掉了什麼。陸澤章端坐在龍椅之上,看著微微低著頭的陸承寧,只覺窒息——迦葉,他有著和你肖似的雙眼,但是為何我看在眼中,卻再沒了懷念?搭在座椅上的手,下意識地緊握住了鑲嵌著珠寶的座椅邊沿,尖銳的刺痛傳來,卻無法緩解心底的苦澀。
我是如此的愚昧,才被你欺瞞至今,卻在知曉真相的今時今日,如此甘之如飴。
話音剛落,便有數位大臣急急出列,匍匐在地,不斷高呼,「陛下三思!殿下三思!殿下乃我大雍儲君,實在不應親身涉險!望陛下收回成命!」
陸承寧作為天家唯一的皇子,亦是大雍儲君,如今已遠非痴傻之幼時可比擬,無數朝臣皆認為這一位儲君必將成為聖明君主,顧佑大雍江山,如此萬金之軀,怎可親上前線?一時朝堂之下跪伏著無數請願的朝臣。
「退朝吧。」沒有理會眾臣的高呼,陸澤章起身離開。長長的中鼓聲迴響在皇城之中,帶著漠然。
西涼國建國已有四百餘年,與大雍不同,他們世代棲居於草原之上,遊牧為生,不論男女老少皆能跨馬張弓,多年以前便是大雍君主臥榻之旁的隱憂。顧家鎮守燕雲六州,守的便是這西涼。
「父皇決意一戰。」年歲並沒有磨去陸澤章的銳氣,或許是陸氏皇族一脈相承的血性,面對大軍壓陣,這位帝王沒有猶豫,亦沒有退縮,而是選擇傾力一戰。況且安穩了一百多年,天下黎民修生養息,此時的國力亦能夠支撐一戰。
「大哥前些日子尚還在和我談論,老西涼王被自己寵愛的次子毒殺,這個受寵的小兒子尚未繼位,兄長便以王長子的名義便帶著十數部族的軍隊浩浩蕩蕩地殺入了王城,手刃親弟,登基為王。那時候大哥便有些擔憂,這般的權利更迭,西狄蠻子的心又沒有齊過,就不知道這新上任的西涼王會想什麼法子來把權利部屬都給疏通了……」
「戰爭,還必須是一場大戰。」陸承寧接下了他的話,此時他的眼神有些銳利,聲音徐緩,卻帶著冷意,「無疑這是一個好方法,西涼與我大雍雖然多有摩擦,但也未曾主動開戰。此時新王上位,自然需要一場戰爭來鞏固自己的勢力,排除異己。」
一時書房之中沉默了下來,廊外有風聲疾過,帶著秋日的肅殺。安寧許久的江山,即將拉開戰火的大幕。
☆、第六十八章
或許是因為帝王決斷,而如今的國力與兵力都給了朝臣信心,大朝之上,「戰而不和」這一主張幾乎沒有遇到任何的波折與強烈的反對。
可是,如今所面臨的最為緊要的問題,卻是利益分配。作為安穩百年之後的大戰,並且是勝率極大的一場戰爭,幾乎所有人都想要從其中分一杯羹。
或許戰爭是一條通天的捷徑,無數人都想要於敵人的屍骨之上建立自己的功勳,無數的家族都希望用血流成河托起鼎盛的明日。
「啟稟父皇。」喧鬧的朝堂突然安靜了下來,眾人的視線下意識地集中到了立於金階之上的儲君。他身著明黃太子袍服,金色龍紋昭彰著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此時的陸承寧玉冠束髮,威儀非常。
謝昀泓站在朝列之中,原本有些神思不屬,聽見這熟悉的聲音卻猛地回過神來——他想幹什麼?看著金階之上的背影,心下莫名地有些不安。朝著站在武將隊列中的穆寒江看去,見他眉心亦是緊皺,便知道這件事殿下怕是對誰也沒有說起。
「何事?」陸澤章揉了揉眉心,他的面上未見疲態,只是有些不耐煩罷了,此時面對著陸承寧,稍微緩下了語氣。
「啟稟父皇,兒臣請戰。」陸承寧語氣是慣有的清淡,他單膝跪下,滿繡著暗色雲紋的下拜輕輕落在了地面之上,一雙墨色的眼卻直直看向了陸澤章,眸色漆黑,不只情緒。
此話一出,整個朝堂寂靜可聞落針。安王站在大殿之下,嘴角揚起淡淡的笑意——自己這皇兄還是如當年一般,只要與那個人相關的所以事情,都難以自持。只是不知此時的陸承寧又是作何感想。
儲君率軍出征並非沒有先例,相反,歷代可循之事例並不少。一方面,親自出征儲君可以培養自己的親信將領,為日後登基奠定基礎;另一方面,亦有鼓舞士氣的作用。當然,儲君不到前線不見戰火也是眾人心照不宣的事實,畢竟未來的君王可謂重中之重,乃江山社稷之根本。
陸澤章撫著眉心的手一頓,眸色有些暗沉,「太子,你可知道你在說什麼?」語氣喜怒難辨。一時想要上奏的大臣紛紛止住了動作——看這樣的情形,怕是今上亦對此毫不知情,並且不甚同意這般的請命。
「兒臣願領軍出征,抵禦外敵。」陸承寧再次開口道,這一次他沒有再看陸澤章的神色,視線漫無目的地落在了身前的玉磚上,聲音依然沉穩,只是緊抿的嘴角帶著淡淡的譏諷。
他想起那一日陸澤章在御書房召見他,那句「這次你親自帶兵出征吧」無比清晰地在耳邊響起,他壓下心底的疑惑告了退。而如今於朝堂之上,自己自願請命,他為何又要做出此般猶豫不決之色?是做給誰看的,還是想要宣告什麼?
「准奏。」威嚴如一的聲音帶著淡淡的疲憊,像是在那一瞬間捨棄掉了什麼。陸澤章端坐在龍椅之上,看著微微低著頭的陸承寧,只覺窒息——迦葉,他有著和你肖似的雙眼,但是為何我看在眼中,卻再沒了懷念?搭在座椅上的手,下意識地緊握住了鑲嵌著珠寶的座椅邊沿,尖銳的刺痛傳來,卻無法緩解心底的苦澀。
我是如此的愚昧,才被你欺瞞至今,卻在知曉真相的今時今日,如此甘之如飴。
話音剛落,便有數位大臣急急出列,匍匐在地,不斷高呼,「陛下三思!殿下三思!殿下乃我大雍儲君,實在不應親身涉險!望陛下收回成命!」
陸承寧作為天家唯一的皇子,亦是大雍儲君,如今已遠非痴傻之幼時可比擬,無數朝臣皆認為這一位儲君必將成為聖明君主,顧佑大雍江山,如此萬金之軀,怎可親上前線?一時朝堂之下跪伏著無數請願的朝臣。
「退朝吧。」沒有理會眾臣的高呼,陸澤章起身離開。長長的中鼓聲迴響在皇城之中,帶著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