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頁
你想做什麼,你打算幹什麼,你會用什麼樣的手段,我都知道了,老百姓都盯著。
你還打算幹嗎?
想著最近朝堂上關於山東貪墨案鬧得沸沸揚揚之事,秦明月甚至在想要不要建議祁煊成立一個類似廉政公署、檢察院、反貪局這樣的部門,不過這種事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中牽扯到的方方面面太多,還得一步一步的來。
為此,她召見了秦鳳樓,兄妹二人進行了一番秘密交談之後,秦鳳樓便回了府,並暫時向太樂署那邊告假,閉門造車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吃我一記安利!
第139章
==第一百三十九章 ==
陳六往宮裡遞了和離書後, 就離開了京城, 倒也沒去太遠,就在大興。
大興是敬亭侯夫人娘家所在的位置, 陳六往大興去除了存著散心的心思,也是因為敬亭侯夫人的娘家嫂子過壽, 他代表敬亭侯府前去送禮。
一去就是一個多月,等再回來時, 陳六發現天變了。
他剛入京城, 還未進內城, 就遇見一個平日在一起鬥雞走狗的豬朋狗友。此人也是個勛貴子弟, 兩人是打小的交情,見了他也沒避諱, 就拉著他直奔酒樓而去。
這酒樓正是廣和園旗下的, 也是趕得湊巧,到了地方正好在演《蘭溪辭》。
甫一聽到《蘭溪辭》的名字,陳六心中就是一驚,而接下來所看到的戲更是讓他整個人都失去了理智。
《蘭溪辭》一共五折, 這家酒樓正演到第三折 , 也就是蘭溪與嚴公子相識,並互許終身,卻遭到了嚴家夫人的反對, 後經過嚴公子與家人的抗爭,才終於在一起。
戲到落幕,陳六整個人宛如魔怔了也似, 定要再看接下來的劇情。可下一折應該是明天才會上演,見他在酒樓里大鬧起來,旁人指指點點,他這朋友無奈只能聽了酒樓掌柜的話,領著他去別家酒樓看看演到哪一折了。
就這樣,兩人跑遍了整個京城,才將整個《蘭溪辭》看完。
而此時已是一更天,兩人互相道別,失魂落魄的陳六回了府。
因為時候也不早了,陳六回府並沒有驚動太多人。
他先是回了正房,看到黑燈瞎火的正房,他才想起這個地方的女主人已經離開了。
離開了……
她可真想得開,就這麼離開了。
陳六突然有一種巨大的悲愴感,感覺自己就像是個傻子一樣。很多事情,他不是不知道,只是下意識認為事情本來就是這樣的,她不能處理好,就是她的錯。
可為什麼要認為是她的錯呢?
明明其實她很無辜。
他想了很多,想到當年與她初始時她笑顏如花的樣子。他其實是真的心悅她,真的想讓她當自己的妻子,可當了妻子之後呢?他似乎從沒考慮過,他下意識就忽略了,她沒有時間陪自己,那麼他就自己去找樂子。次數多了,他似乎就很少能記得起她……
那一次她很傷心,跟自己大吵了一架。
他也是才知道她竟然那麼在意自己去找那些通房,他覺得她很不可理喻,哪個府里的爺們不是姨娘通房一大堆,為什麼到了他這裡,就是不成?
他不想理會她,可又見不了她蒼白難過的樣子,最終感情還是占據了上風,不去找就不去找吧,不去找也不會怎樣。他不再去通房那裡,他娘偶爾對她有些微詞,他也會幫她解釋。而外面的女人,他也斷了。
卻萬萬沒想到胡媚兒竟然懷了孩子。
胡媚兒是個勾欄院的粉頭,不過倒是個淸倌兒,一次與那群豬朋狗友喝花酒之時,旁人打趣他自打成了親,怎麼就來找他們少了,是不是家中娶了個河東獅管著他?
他自然是要反駁的,那幾個人不信,就一同將胡媚兒買了下來,讓他領回府去。
那時候他和蘭溪新婚,怎麼可能領個女人回府,可胡媚兒著實可憐,又孤苦無依,無處容身。於是他便置辦了一個小宅子,將她安置在那裡,隔些日子去看看她,給她送些銀子。
可瓜田李下,孤男寡女,又怎麼不可能發生些事情。他受用了胡媚兒,反正這女人是自己的,受用了也並無妨礙。
後來他決定洗心革面時,他就給了胡媚兒一筆銀子,並將那座宅子的房契也給了她,算是兩人之間的了結。卻是賴不住臨別時她的痴纏,兩人又成就了一番好事。
也就是這場好事種下了禍根。
胡媚兒當初找上門時,陳六並不知道。
還是洪蘭溪出事,府里給他送了消息,他才趕回來。等他回來時,蘭溪肚子裡的孩子已經沒了,而他娘那裡做主留下了胡媚兒。
當時,他的心情是什麼樣的?
陳六努力回想,他應該是愧疚的,甚至沒有臉去見她。
他躲了幾日,等再見她時,她宛如換了一個人,再也不會笑了。
無論他怎麼示好,她都是冷冰冰的,像似個石頭人。他從小含著金湯匙長大,順風順水慣了,一次兩次也就罷,次數多了,他便生了惱……
一陣寒風颳過來,順著陳六衣領子鑽了進去,讓他忍不住打了個寒戰,大腦卻是滾燙至極。
若是沒有她,他如今和蘭溪怎麼也不會走到這種地步,這個居心叵測的賤人!
*
打從事情爆發出來,胡姨娘就有一種大禍臨頭的感覺。
你還打算幹嗎?
想著最近朝堂上關於山東貪墨案鬧得沸沸揚揚之事,秦明月甚至在想要不要建議祁煊成立一個類似廉政公署、檢察院、反貪局這樣的部門,不過這種事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中牽扯到的方方面面太多,還得一步一步的來。
為此,她召見了秦鳳樓,兄妹二人進行了一番秘密交談之後,秦鳳樓便回了府,並暫時向太樂署那邊告假,閉門造車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吃我一記安利!
第139章
==第一百三十九章 ==
陳六往宮裡遞了和離書後, 就離開了京城, 倒也沒去太遠,就在大興。
大興是敬亭侯夫人娘家所在的位置, 陳六往大興去除了存著散心的心思,也是因為敬亭侯夫人的娘家嫂子過壽, 他代表敬亭侯府前去送禮。
一去就是一個多月,等再回來時, 陳六發現天變了。
他剛入京城, 還未進內城, 就遇見一個平日在一起鬥雞走狗的豬朋狗友。此人也是個勛貴子弟, 兩人是打小的交情,見了他也沒避諱, 就拉著他直奔酒樓而去。
這酒樓正是廣和園旗下的, 也是趕得湊巧,到了地方正好在演《蘭溪辭》。
甫一聽到《蘭溪辭》的名字,陳六心中就是一驚,而接下來所看到的戲更是讓他整個人都失去了理智。
《蘭溪辭》一共五折, 這家酒樓正演到第三折 , 也就是蘭溪與嚴公子相識,並互許終身,卻遭到了嚴家夫人的反對, 後經過嚴公子與家人的抗爭,才終於在一起。
戲到落幕,陳六整個人宛如魔怔了也似, 定要再看接下來的劇情。可下一折應該是明天才會上演,見他在酒樓里大鬧起來,旁人指指點點,他這朋友無奈只能聽了酒樓掌柜的話,領著他去別家酒樓看看演到哪一折了。
就這樣,兩人跑遍了整個京城,才將整個《蘭溪辭》看完。
而此時已是一更天,兩人互相道別,失魂落魄的陳六回了府。
因為時候也不早了,陳六回府並沒有驚動太多人。
他先是回了正房,看到黑燈瞎火的正房,他才想起這個地方的女主人已經離開了。
離開了……
她可真想得開,就這麼離開了。
陳六突然有一種巨大的悲愴感,感覺自己就像是個傻子一樣。很多事情,他不是不知道,只是下意識認為事情本來就是這樣的,她不能處理好,就是她的錯。
可為什麼要認為是她的錯呢?
明明其實她很無辜。
他想了很多,想到當年與她初始時她笑顏如花的樣子。他其實是真的心悅她,真的想讓她當自己的妻子,可當了妻子之後呢?他似乎從沒考慮過,他下意識就忽略了,她沒有時間陪自己,那麼他就自己去找樂子。次數多了,他似乎就很少能記得起她……
那一次她很傷心,跟自己大吵了一架。
他也是才知道她竟然那麼在意自己去找那些通房,他覺得她很不可理喻,哪個府里的爺們不是姨娘通房一大堆,為什麼到了他這裡,就是不成?
他不想理會她,可又見不了她蒼白難過的樣子,最終感情還是占據了上風,不去找就不去找吧,不去找也不會怎樣。他不再去通房那裡,他娘偶爾對她有些微詞,他也會幫她解釋。而外面的女人,他也斷了。
卻萬萬沒想到胡媚兒竟然懷了孩子。
胡媚兒是個勾欄院的粉頭,不過倒是個淸倌兒,一次與那群豬朋狗友喝花酒之時,旁人打趣他自打成了親,怎麼就來找他們少了,是不是家中娶了個河東獅管著他?
他自然是要反駁的,那幾個人不信,就一同將胡媚兒買了下來,讓他領回府去。
那時候他和蘭溪新婚,怎麼可能領個女人回府,可胡媚兒著實可憐,又孤苦無依,無處容身。於是他便置辦了一個小宅子,將她安置在那裡,隔些日子去看看她,給她送些銀子。
可瓜田李下,孤男寡女,又怎麼不可能發生些事情。他受用了胡媚兒,反正這女人是自己的,受用了也並無妨礙。
後來他決定洗心革面時,他就給了胡媚兒一筆銀子,並將那座宅子的房契也給了她,算是兩人之間的了結。卻是賴不住臨別時她的痴纏,兩人又成就了一番好事。
也就是這場好事種下了禍根。
胡媚兒當初找上門時,陳六並不知道。
還是洪蘭溪出事,府里給他送了消息,他才趕回來。等他回來時,蘭溪肚子裡的孩子已經沒了,而他娘那裡做主留下了胡媚兒。
當時,他的心情是什麼樣的?
陳六努力回想,他應該是愧疚的,甚至沒有臉去見她。
他躲了幾日,等再見她時,她宛如換了一個人,再也不會笑了。
無論他怎麼示好,她都是冷冰冰的,像似個石頭人。他從小含著金湯匙長大,順風順水慣了,一次兩次也就罷,次數多了,他便生了惱……
一陣寒風颳過來,順著陳六衣領子鑽了進去,讓他忍不住打了個寒戰,大腦卻是滾燙至極。
若是沒有她,他如今和蘭溪怎麼也不會走到這種地步,這個居心叵測的賤人!
*
打從事情爆發出來,胡姨娘就有一種大禍臨頭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