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頁
她妹子命好,到了嫁人的年紀她也成了公夫人,就嫁給了一個小官之家。雖稱不上多富貴,但也還算清貴。尤其有她這個親姐姐在,藍家人待她也是不錯,夫妻恩愛,家中上下一片和諧,可唯獨有一處不美卻是應在了親妹妹的嫡長子身上。
一提到藍庭那孩子,承恩公夫人就是屢屢嘆息。
那孩子是個好孩子,可惜脾氣太倔強,自打那次憤而離家,就再也沒有下落,如今也不知是死還是活。
其實藍庭走了這麼久,藍家人早就把他給忘了,也就藍夫人沒忘,成了讓她如噎在喉的一根刺。為了這事,她當初沒少和丈夫鬧騰,每次一提起,就要埋怨丈夫和夫家人。
這不,前兒藍夫人做了個夢,夢見藍庭對她說自己冷,還很餓。藍夫人當天就病倒了,自打藍庭離家出走後,她還是第一次夢見兒子,還做了這樣一個夢,她咬定兒子肯定是沒了,人都病得癔症了。
「唉,你姨母也是命苦。」
太后卻聽得是膽戰心驚,心亂如麻。
她安慰了承恩公夫人幾句,作勢左右看了看,「奶娘呢?」
她口中的奶娘是蘭書的娘潘媽媽,太后是潘媽媽奶大的,後來太后出嫁,她就來到承恩公夫人身邊做了管事媽媽,所以蘭書也算是太后的奶姐。
「潘媽媽這兩天身子不爽,我讓她回去休息兩天再來當差。」
「奶娘病了?奶娘身子一向不錯的。」
一旁的蘭書也不禁面露擔憂之色。
太后想了想,道:「我也很久沒見過奶娘了,蘭書肯定想回去看看奶娘,我就同她一起去吧。」
「這可怎麼好,你畢竟是太后。」承恩公夫人有些不贊同道。
蘭書也說萬萬不敢,自己回去一趟看看就成。
可太后卻是渾不在意道:「我就算是太后,小時候也是吃奶娘的奶長大的,應該去這一趟。」
見太后堅持,承恩公夫人也不好阻止。
為了不引人矚目,太后特意悄悄從正院后角門就隨著蘭書往後面去了。
蘭書家就在承恩公府後門邊上,中間隔了一條巷子,安全倒是不用擔憂。
去了蘭書家,除了蘭書臥病在床的老父,就只有潘媽媽在。蘭書爹在屋裡躺著,潘媽媽見女兒回來了,顧不得心中的激動,就忙把她引到東廂里去了。
簡單說了兩句,潘媽媽匆匆離去。
等再回來的時候,卻是帶了個大夫回來。
而趁著這空檔期間,蘭書去將太后接了進來。
這一切都是潘媽媽提前和蘭書串通好了的,不過蘭書並沒有告訴她實情,只說她自己身子有些不爽,想找個大夫來看看。潘媽媽人老成精,身子不爽為何不在宮裡看,反倒要跑出宮來,就逼問女兒,蘭書不得不說出她與宮中的一個侍衛有了私情的事。
這可將潘媽媽給嚇的,又是心疼又是埋怨女兒給家裡招禍。可罵歸罵說歸說,還是要替女兒遮掩,這不就安排了這一出。而蘭書則私下裡來了個狸貓換太子。
潘媽媽將大夫引進屋,進來之前還特意輕咳了兩聲。
進了屋,越過一扇屏風,千工床幔帳低垂。
「大夫,我兒媳最近身子不爽快,您給看看。」
大夫來到這種地方,也知道這戶人家非同一般。又見這樣一副情形,心知內里大概有什麼隱情,不過他也聰明地佯裝不知,只等診了病後拿了銀子就走。
心中卻是暗暗後悔,若早知道是這樣,他才不會為了貪銀子走這麼一遭,這大宅門裡陰私甚多,牽扯進去了,對他們這些平頭老百姓來說,就是一個家破人亡的下場。
當然這種心思只是隱於其中,面上卻是走上前,在潘媽媽的指引下,將手擱在從簾帳里伸出的一隻上面覆著帕子的女人手腕上。
大夫微闔著目把脈,屋中靜得落針可聞。
帳子裡的兩人提心弔膽,帳子外的潘媽媽也是內心焦灼。
半晌,大夫才收回手,沉吟一下道:「貴兒媳的身子康健,並未有什麼不妥,唯獨就是似有滑脈之像。」
潘媽媽頓時心中一沉,帳子裡也傳來一陣動靜,大夫仿若不察繼續道:「不過也只是疑似,畢竟這婦人有孕日子太短不易看出,只有等兩三個月後,脈象明顯才能確診。」
「也就是說也可能是沒懷上?」
大夫既未點頭,也未搖頭,只是說了些模稜兩可的話,說只有等些日子再診才能確定。
潘媽媽按下心中焦慮,將大夫送了出去。前腳出門,後腳蘭書就和太后從床上下來了,太后也顧不得多留,匆匆忙忙去了院子裡,等潘媽媽回來了,面色吃驚地看著出現在自家院子的太后。
「娘娘,您怎麼來了?」
「聽說奶娘病了,本宮來看看奶娘。」
「哎呀,這……」
一時之間,心中彷徨,潘媽媽也不知找什麼藉口遮掩,人跌跌撞撞就想上來行禮,卻被太后一把攙住。
這時蘭書一臉笑地從裡面迎了出來,攙扶著太后,就往屋裡走:「奴婢的娘已經好了,其實也沒有什麼大礙,就是這幾日吃壞了肚子。」
本就是各懷鬼胎,太后自然也不會多問,在三個人有意打岔下,這事就這麼被揭過了。
太后在蘭書家坐了會兒,和潘媽媽敘了會兒舊,就由潘媽媽和蘭書親自送回去了。
一提到藍庭那孩子,承恩公夫人就是屢屢嘆息。
那孩子是個好孩子,可惜脾氣太倔強,自打那次憤而離家,就再也沒有下落,如今也不知是死還是活。
其實藍庭走了這麼久,藍家人早就把他給忘了,也就藍夫人沒忘,成了讓她如噎在喉的一根刺。為了這事,她當初沒少和丈夫鬧騰,每次一提起,就要埋怨丈夫和夫家人。
這不,前兒藍夫人做了個夢,夢見藍庭對她說自己冷,還很餓。藍夫人當天就病倒了,自打藍庭離家出走後,她還是第一次夢見兒子,還做了這樣一個夢,她咬定兒子肯定是沒了,人都病得癔症了。
「唉,你姨母也是命苦。」
太后卻聽得是膽戰心驚,心亂如麻。
她安慰了承恩公夫人幾句,作勢左右看了看,「奶娘呢?」
她口中的奶娘是蘭書的娘潘媽媽,太后是潘媽媽奶大的,後來太后出嫁,她就來到承恩公夫人身邊做了管事媽媽,所以蘭書也算是太后的奶姐。
「潘媽媽這兩天身子不爽,我讓她回去休息兩天再來當差。」
「奶娘病了?奶娘身子一向不錯的。」
一旁的蘭書也不禁面露擔憂之色。
太后想了想,道:「我也很久沒見過奶娘了,蘭書肯定想回去看看奶娘,我就同她一起去吧。」
「這可怎麼好,你畢竟是太后。」承恩公夫人有些不贊同道。
蘭書也說萬萬不敢,自己回去一趟看看就成。
可太后卻是渾不在意道:「我就算是太后,小時候也是吃奶娘的奶長大的,應該去這一趟。」
見太后堅持,承恩公夫人也不好阻止。
為了不引人矚目,太后特意悄悄從正院后角門就隨著蘭書往後面去了。
蘭書家就在承恩公府後門邊上,中間隔了一條巷子,安全倒是不用擔憂。
去了蘭書家,除了蘭書臥病在床的老父,就只有潘媽媽在。蘭書爹在屋裡躺著,潘媽媽見女兒回來了,顧不得心中的激動,就忙把她引到東廂里去了。
簡單說了兩句,潘媽媽匆匆離去。
等再回來的時候,卻是帶了個大夫回來。
而趁著這空檔期間,蘭書去將太后接了進來。
這一切都是潘媽媽提前和蘭書串通好了的,不過蘭書並沒有告訴她實情,只說她自己身子有些不爽,想找個大夫來看看。潘媽媽人老成精,身子不爽為何不在宮裡看,反倒要跑出宮來,就逼問女兒,蘭書不得不說出她與宮中的一個侍衛有了私情的事。
這可將潘媽媽給嚇的,又是心疼又是埋怨女兒給家裡招禍。可罵歸罵說歸說,還是要替女兒遮掩,這不就安排了這一出。而蘭書則私下裡來了個狸貓換太子。
潘媽媽將大夫引進屋,進來之前還特意輕咳了兩聲。
進了屋,越過一扇屏風,千工床幔帳低垂。
「大夫,我兒媳最近身子不爽快,您給看看。」
大夫來到這種地方,也知道這戶人家非同一般。又見這樣一副情形,心知內里大概有什麼隱情,不過他也聰明地佯裝不知,只等診了病後拿了銀子就走。
心中卻是暗暗後悔,若早知道是這樣,他才不會為了貪銀子走這麼一遭,這大宅門裡陰私甚多,牽扯進去了,對他們這些平頭老百姓來說,就是一個家破人亡的下場。
當然這種心思只是隱於其中,面上卻是走上前,在潘媽媽的指引下,將手擱在從簾帳里伸出的一隻上面覆著帕子的女人手腕上。
大夫微闔著目把脈,屋中靜得落針可聞。
帳子裡的兩人提心弔膽,帳子外的潘媽媽也是內心焦灼。
半晌,大夫才收回手,沉吟一下道:「貴兒媳的身子康健,並未有什麼不妥,唯獨就是似有滑脈之像。」
潘媽媽頓時心中一沉,帳子裡也傳來一陣動靜,大夫仿若不察繼續道:「不過也只是疑似,畢竟這婦人有孕日子太短不易看出,只有等兩三個月後,脈象明顯才能確診。」
「也就是說也可能是沒懷上?」
大夫既未點頭,也未搖頭,只是說了些模稜兩可的話,說只有等些日子再診才能確定。
潘媽媽按下心中焦慮,將大夫送了出去。前腳出門,後腳蘭書就和太后從床上下來了,太后也顧不得多留,匆匆忙忙去了院子裡,等潘媽媽回來了,面色吃驚地看著出現在自家院子的太后。
「娘娘,您怎麼來了?」
「聽說奶娘病了,本宮來看看奶娘。」
「哎呀,這……」
一時之間,心中彷徨,潘媽媽也不知找什麼藉口遮掩,人跌跌撞撞就想上來行禮,卻被太后一把攙住。
這時蘭書一臉笑地從裡面迎了出來,攙扶著太后,就往屋裡走:「奴婢的娘已經好了,其實也沒有什麼大礙,就是這幾日吃壞了肚子。」
本就是各懷鬼胎,太后自然也不會多問,在三個人有意打岔下,這事就這麼被揭過了。
太后在蘭書家坐了會兒,和潘媽媽敘了會兒舊,就由潘媽媽和蘭書親自送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