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長柏和長楓坐在最前面一排,這個年紀的男孩子正長個子,盛紘的遺傳基因不錯,坐在最末的小長棟還看不出來,但兩個少年都身姿挺拔,第二排的三個女孩子也都秀氣知禮,一舉一動頗有規範,雖年紀還小,其中兩個已隱隱露出一副美人坯子來,莊先生看著微笑,捋著稀稀疏疏的鬍子連連點頭,嗯,這對眼睛很好,且他這把年紀,這幅老骨頭,離概念中的男人已有些距離,也用不著和女學生避嫌了。

  家塾內總共六個學生,一位老師,外頭抱廈中還候著若干個燒茶加柴的丫鬟小廝,古往今來上課都有一個不可避免的步驟——朗讀,還得是搖頭晃腦的那種。

  不論你是不是已經倒背如流了,都得搖晃著脖子,顛簸著腦袋,微眯著眼睛,拉長了聲調一句一句的讀,要讀出感覺,讀出韻味,還要讀出無窮奧妙來;墨蘭覺得這動作女孩做不好看,總是不肯,如蘭兩下搖過就覺得頭暈,於是罷工,反正莊先生從不管她們。

  只有明蘭卻深覺好處,這種活動脖子的圓周運動剛好可以鬆快一下因為低頭寫字做針線而酸痛的頸椎,幾下搖過後,肩頸立刻舒服許多,明蘭終於明白古代書生十年寒窗的低頭讀書怎麼沒得頸椎炎了;於是愈加賣力的搖頭晃腦讀書,引的莊先生一上午看了她兩次。

  莊先生規矩大,不許服侍的人進來,於是磨墨添紙都得自己來,其他人都還好,可是長棟到底年幼,小小的手墨錠都握不穩,又恰巧坐在明蘭背後。

  明蘭聽見後邊不斷發出慌亂的碰撞聲,覺得應該拔刀相助,趁莊先生不注意,迅速回頭,把自己磨好的一硯墨和後桌上硯台利落的調換了一下,真是集乾脆與輕巧與一身的完美動作,莊先生抬頭,明蘭已經坐好,懸腕磨墨,很認真很專注的樣子。

  莊先生小眼睛閃了閃,繼續講課;明蘭鬆了口氣,這時,背後傳來細細如小鼴鼠的小男孩聲音:“……謝謝六姐姐。”

  明蘭沒有回頭,只點點頭,表示收到。

  因為這份革命友qíng,第二天棟哥兒來壽安堂請安時,在門邊上偷偷拉住明蘭的袖子,扭動小身體拱著小拳頭道謝,然後囁囁嚅嚅了半天,明蘭看著比自己矮一個頭的長棟,覺得這個身高比例十分令人滿意,耐心道:“四弟弟什麼事?儘管與姐姐說好了。”

  長棟受了鼓勵,才結結巴巴把意思說明白,他既不占嫡又不占寵,香姨娘是王氏丫鬟出身,主子都不識字了,何況她,棟哥兒長到五歲了還沒啟蒙,聽莊先生的課純屬聽天書,既難熬又羞慚:“大哥哥……以前教過我幾個字,後來他要備考,我不好煩他……六姐姐,我……”

  他少見人,又膽小,說話也不利索。

  明蘭輕輕哦了一聲,暗忖,置身事外與助人為樂,何者才好?一轉眼,正看見長棟抬著一張畏縮的小臉,滿面都是期盼渴望之色,卻又小心翼翼的隱忍著,生怕受拒絕。

  明蘭忽起惻隱之心,朝裡頭看了看,見老太太正和王氏說話,想想離上學還有些時間,便領著長棟進了梨花櫥,往一張小巧的八仙拜壽式雕花梨木條案翻了翻,找出一本描紅冊子給長棟,柔聲道:“這是老太太給我學字的,這本我沒用,還新著呢;給你你先練著,你年紀小,不用著急,每天只需學十個字便是個聰明的了。以後每日上學我都指派給你幾個字,你一邊聽莊先生說課一邊把字給記熟了便好,如何?”

  長棟小臉上,綻出一抹大大的笑容,拼命的點頭,連聲道謝;明蘭看他這副感激涕零的樣子,想起自家小侄子被四五個大人哄著求著上學的死樣子,忽然十分心酸。

  這天她當場教了長棟五個大字,示範筆畫的起始收筆,長棟瞪大了眼睛看,鼓足了勁兒一一記下,然後在上課時照著描紅本子寫字,描完了紅,還在宣紙上來回的練習,待到下課時,明蘭回頭去看,那五個字已頗有模樣了。

  “棟哥兒真聰明,父親知道了,一定高興。”明蘭笑眯眯的摸摸長棟軟乎乎的頭頂。

  長棟一張小臉欣喜的通紅。

  明蘭本以為小孩子沒長性,哪知這以後,長棟每日請安都早來半個時辰,趁請安時來找明蘭學字,偏明蘭是只貪睡的懶豬,每天都是掐著時點起chuáng的,多少次丹橘幾乎要往她臉上潑水了才肯起chuáng,這下真是要命了。

  “六姐姐,對不住,對不住,你睡好了,都是我來早了,我在外頭等你好了……”長棟知道明蘭還在chuáng上,站在門邊頓住了腳,惶恐的連聲說,小身子轉頭就要跑,被丹橘一把摟住,領著站住,譴責的往chuáng簾里看那巴著被子不肯放的明蘭,加上chuáng邊的崔媽媽苦笑著,臉盆架邊的小挑著眼睛眯著,明蘭頭皮發麻,老實起chuáng。

  一個四五歲大的小豆丁,正是貪睡懵懂的時候,小長棟卻有毅力天不亮便起chuáng來學字,他要是生在現代的獨生子家庭,估計那家長輩能樂的連夜放鞭pào燒高香,為了這種令人敬佩的好學精神,明蘭無論如何既不忍心也不好意思讓一個小豆丁等,苦著臉咬著牙,只得天天早起。

  “記住了,筆畫要從左到右,從上到下,起筆要逆鋒,收筆要提氣,捺撇時要慢慢提起手腕子,筆鋒才好看……”明蘭和小長棟並排坐在炕幾前,一筆一划示範著,崔媽媽從外頭進來,端著個黑漆團花雕繪小茶盤,上有兩個白瓷繪五彩花卉小蓋盅。

  “謝謝崔媽媽,給您添麻煩了,都是我的不是,才累的崔媽媽勞心了。”長棟紅著小臉,接過崔媽媽端上來的一個蓋盅,輕輕道謝;原在王氏處,平日從不敢出門走動,整日說話的也只有香姨娘一個,一天也說不上幾句話,這幾天明蘭教下來,不但字學的不錯,連說話也利落起來了。

  “阿彌陀佛,我的小爺,這說哪裡的話,得虧了您來,不然咱麼光是叫姑娘起身都要費了姥姥勁兒了!”崔媽媽笑道,還嗔了明蘭一下,明蘭裝沒聽見,只低頭吹自己手裡的蓋盅,崔媽媽又朝著長棟道,“四少爺快喝吧,這是新進的羅漢果和梅粉紅糖燉出來的甜茶,潤肺暖胃,早上喝最好不過,吃早點也開胃。”

  長棟雙手捧著蓋盅喝了一口,小嘴被熏的紅潤,鼓著白嫩的臉頰,甜到心裡去了,羞澀道:“真好喝,謝謝媽媽,……可這般天天來,讓你們破費了,以後還是不用了吧,我不用喝的……”越說越輕聲。

  崔媽媽笑道:“四少爺這是臊我們呢,這點子茶能破費什麼?您要是天天來,媽媽我就天天給您上茶!就是不知道,你六姐姐的耐心如何了……”

  說著笑眼去看明蘭,明蘭心裡苦笑,哪本書里說穿越去了古代當大小姐就可以睡懶覺的,真是騙人!

  梨花櫥外,丹橘正給明蘭收拾書包袋子和裝填筆墨紙硯的竹籃盒子,小桃在一旁幫手,憨憨的問道:“丹橘姐姐,四少爺來好是好,可我們姑娘也忒勞累些了,你瞧她,一個勁兒的打哈欠,我寧肯讓她多睡會兒了,她為何不在午晌教四少爺呢?”

  丹橘眉目秀氣,朝小桃比了個封嘴的手勢,輕輕道:“少些是非吧!這府里這許多少爺小姐,誰比著誰都不平,老太太也難,做祖母要一碗水端平,咱們姑娘有福能養在老太太跟前,還是借著說衛姨娘沒了的事頭,就這樣,還不知有多少眼紅生事的呢!明里奉承,暗裡詆毀,便是多一根針一束線,都風言風語的沒個消停,好在咱們姑娘是個大度心寬的,從不把這些閒事放在心上。

  如今她要是再和四少爺走近了,還時時讓四少爺在壽安堂進進出出的,到時又是一番是非。可四少爺瞧著著實可憐,姑娘也不好不管,便是老太太也要裝不知道的,如今藉著請安教幾個字,這樣整好。”

  小桃呆了半晌,雀斑小臉上忽的悵然起來:“……丹橘姐姐,咱們姑娘這般和氣,從不與姐妹爭執,不過是老太太瞧著可憐喜歡,多疼了她些,怎就如此多的是非呢?”

  丹橘輕輕笑道:“你也不必憂心,內宅里的事大多如此,並不只我們府里是這樣的,我們家好歹還有老爺和老太太鎮著,算是太平的了;你是外頭莊戶人家來的,自由憨直慣的,原不曾知道這些彎彎繞,習慣了就好。也不必怕她們,人善被人欺,該拿的款兒也得拿起來,不然丟了咱們的臉是小,丟了姑娘的臉面是大。”

  小桃認真的點點頭,低頭繼續做事,忽又道:“對了,還得去和那四個綠的吩咐了,姑娘教四少爺字的事不許她們出去胡說!”

  丹橘捂嘴笑,學著明蘭的樣子,裝模作樣道:“很好很好,舉一反三,孺子可教。”

  第22回 好老師都是不拖課的

  這般讀書,堪堪過了三五日,莊師娘把一幹事物都收拾好了,便向老太太提出要每月找幾個下午教授三位姑娘的琴藝,盛老太太一開始不答應,怕累著人家,結果莊師娘很江湖氣的拍胸脯保證,盛老太太只得答應。當時正在梨花櫥里補中覺的明蘭聽見了,恍然大悟,難怪莊先生的學費如此之高,果然物有所值,原來買一送一呀。

  不過通常附贈的未必是好,莊師娘比莊先生還不好糊弄,莊先生那兒一不用交作業二不用背書回答問題,有空寫兩筆文章便夠了,可莊師娘卻釘是釘鉚是鉚,女孩們面前各擺著一架七弦古琴,師娘一手一指的教會姑娘們,還限時查檢考試。

  一通宮、角、商、徵、羽下來,直弄的明蘭頭暈眼花,兩耳生鳴,她終於明白,自己身上實沒有半兩藝術細胞,難怪當初大學選修音樂時被老師退貨呢,古琴課上如蘭也很受罪,她又比不了明蘭有耐性,一上午可以撥斷五六次琴弦,墨蘭倒是天生的才藝好苗子,一上手就會,彈起來行雲流水,被莊師娘誇了幾次後越發練的勤快,林棲閣十丈以內,飛鳥驚雀。

  不過古琴這東西呢,通常曲高和寡,在這個時代,多數老百姓的終極目標還只是溫飽,估計能懂琴並欣賞的古人不會比古代熊貓多,明蘭掂量了一下自己作為六品官庶女的身份,心想將來的夫婿只要不是十八摸的忠實聽眾就偷笑了,哪敢要求人家能聽懂這種高級貨。

  大約一個月後,華蘭從京城寄回第一封家信,盛老太太眼睛花看不清,王氏不識字,裡面又有些內宅的私密話不好讓男孩子和僕婦知道,最後還是如蘭和明蘭一起合作,磕磕巴巴的把信讀完。

  這是封平安信,大約是說婚後生活很幸福,袁文紹對她也頗為體貼,只是屋裡原有的兩個通房都是從小服侍的丫頭,讓華蘭心裡很不舒服,不過自從成親後袁文紹再也沒理會過她們。她的公公忠勤府的老伯爺倒是很喜歡這個活潑討喜的新兒媳婦,不過婆婆就淡淡的,只寵著大兒媳婦。後來一打聽才知道,原來大兒媳婦是伯爺夫人親表姐的女兒,難怪插不進手,不過因為袁文紹在外頭頗為出息,在那個低調的伯府里算是得臉的,府里上下婆子管事也不敢小瞧了華蘭,日子過的還算不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