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雖不喜她,可她懷的畢竟是他的骨肉,此去宣府,前途未卜,也不知他能否趕在她臨盆前順利回京。

  一想到表妹粘絲糖一般的眼神,他心頭一陣起膩,皺著眉翻了個身,悵惘地想,若是傅蘭芽不那麼清冷決絕,待他有表妹一半的心意,他也不至於陷入到如今這等進退兩難的境地。

  他本一門心思想救她,誰知半路殺出個平煜,因著這緣故,他遲遲未能下決心將所知的真相說出來。

  可眼看要到宣府了,再不想法子救她,真等五塊坦兒珠集齊,傅蘭芽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而真到了那時,他再想救她,恐怕……就來不及了。

  想到此處,他猶豫了片刻,探手入懷,摸了摸那塊硬物。

  此物得來純屬意外,要不是五年前無心中救了一名叫做李伯雲的江湖俠客,他焉能知道一段二十年前驚心動魄的往事。

  記得當時見到李伯雲時,此人已陷入昏迷,一身破破爛爛的衣裳,襤褸又憔悴,左手握著一柄長劍,而右手掌心……卻緊緊攫著一塊玄黑色的烙鐵似的物事。

  救李伯雲回家時,他順手將那物納入己懷。

  李伯雲醒來後,第一時間便是詢問那東西的下落,他坦蕩蕩將東西從懷中取出,交還予他。

  李伯雲見狀,似是受了觸動,忽然長嘆一口氣,黯然說起自己不久於人世,不但不肯接過坦兒珠,反抖著手從隨身一個行囊中取出一本書,將兩樣東西一併託付給他。

  他這才知道這位看上去面黃肌瘦的老者竟也曾是武林中享譽一時的豪傑。

  見那書上畫著的似乎是塊地圖,他不知何意,心中疑惑,便要推拒。

  李伯雲卻指著坦兒珠和那本書說:“這兩件物事甚為不祥,過去十五年,我為這東西所累,連家都不能回,好不容易勘破了這東西的玄妙,卻因當年受傷太重,藥石無醫,終究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如今想來,我所思所求不過是鏡花水月——一場空罷了,煩請公子將這兩樣找個妥當的地方丟棄,如果家人前來尋我,萬莫讓他們知道此物的存在。”

  接下來幾日,李伯雲時睡時醒,在醒著的時候,斷斷續續向他吐露了一樁十五年前發生在夷疆的往事。

  未過多久,洪震霆接了信,前來找尋李伯雲,李伯雲卻徹底陷入昏迷,沒來得及跟洪震霆見上面,便含恨而終。

  他遵守承諾,未將坦兒珠之事告訴洪震霆。

  可是在那之後,他便時常研究李伯雲留下來的這塊北元異寶,與此同時,還會仔細揣摩李伯雲耗費十五年心血畫出來的那副路線圖。

  漸漸的,他將李伯雲未能講述完的剩下那部分真相拼湊完整。

  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五年後,用作坦兒珠藥引之人竟會是傅蘭芽。

  也因如此,在他無意中得到江湖人士都趕往雲南搶奪坦兒珠和傅蘭芽時,毫不猶豫地離京找尋傅蘭芽。

  他將坦兒珠從懷中取出,舉高到眼前,借著銀霜般的月光細細打量。

  對此物,他毫無貪念。

  但自從知道此物跟傅蘭芽的生死掛鉤後,他再看此物時,感覺便完全不一樣了。

  而且他也知道,離宣府越近,就意味著此物解密之地越近。

  只要沿著李伯雲當年的線路去找尋,勘破坦兒珠的奧秘指日可待。

  可是,他只要一想到王令偏在這時候慫恿皇帝親征,宣府淪為討伐瓦剌大軍的第一線,原本篤定的東西突然變得模糊不確定起來……

  這在這時,外頭傳來衣袂掠過的聲音。

  因是夜裡,這聲音顯得格外刺耳驚心。

  緊接著,窗口有幾人人閃身飛撲進來,白光閃過,幾名手持利刃的黑衣人朝床前殺來。

  陸子謙面色一變,忙從床上滾下,一邊躲閃一邊大喊道:“快來人!救命!”

  離床邊最近的那名黑衣人卻猛的一把拽住了他的衣領。

  生死攸關的時候,陸子謙不知從何處生出一股蠻力,胡亂往後一頂,倉皇見聽得啪嗒一聲,有什麼東西掉了下來。

  那黑衣人一驚,顧不上再抓陸子謙,腳尖一勾,將那東西踢到手中握住,隨後又飛速藏入懷中。

  然而就是這電光火石間的功夫,陸子謙已看清那東西上的字樣,瞳孔猛的收縮,“東廠!”

  平煜懷中抱著繡春刀,背靠著籬牆,立於驛站後院中東牆的陰影下。

  李攸在一旁,帶著幾分不耐來回踱步。

  夜很涼,兩人心中卻都有些焦灼,離天亮已不到兩個時辰,他們需儘快從陸子謙處得到最完整的真相。

  忽然,有人悄無聲息沿著牆快步奔來,到了跟前,一躍而下。

  “平大人,魚已上鉤。”那人道,“陸公子驚怒不已,堅信搶奪坦兒珠的人正是東廠的人。”

  “幹得好。”李攸臉上微喜。

  “收網。”平煜點點頭,快步往客棧內走去。

  第121章

  聽到陸子謙的呼救後, 洪震霆即刻趕到鄰房,可惜那幾名“閹人”武功未見得多高,輕功卻俱是一流,足足追襲了二里地, 他們始終未能追上那幾名刺客,最後只好無功而返。

  平煜等人趕至陸子謙客房外時, 洪震霆等人恰好從外頭返轉, 眉間隱約可見疑惑之色。

  事出突然, 他們不是沒懷疑過這幾名刺客的真實來歷, 只他們沒料到平煜為了引陸子謙吐露真相, 早在從萬梅山莊出來便開始做局,方方面面都考慮得極周詳,加之坦兒珠的確一貫是東廠垂涎之物, 故老練如洪震霆, 一時也未能看出破綻。

  見平煜和李攸“聞訊”而來, 洪震霆目光複雜地看一眼陸子謙, 對平煜道:“平大人,那位王同知去了何處?“

  在此之前,他因不知陸子謙藏有一塊坦兒珠, 雖然一路相伴,卻並未專門派人日夜保護陸子謙,是以今夜那幾名刺客能輕而易舉地闖入陸子謙的客房。

  可在知道東廠為何找陸子謙的麻煩後,他震驚之餘,第一個懷疑的對象便是王世釗。

  畢竟此人雖在錦衣衛任職, 實則是王令的侄子。先前眾人在萬梅山莊一道對付金如歸時,王世釗又全程在場,既得知最後一塊坦兒珠的下落,焉能不有所行動。

  平煜本就打著給王世釗栽贓的主意,聽洪震霆這麼問,譏諷一笑,順水推舟道:“自從王公公跟皇上率軍離開京城,王同知因掛心王公公的安危,前日在金陵時,只給我留了一封信,便不告而別,這幾日人影全無。王同知跟王公公叔侄情深,想是怕戰場上刀劍無眼,已自行前往宣府跟王公公匯合,也未可知。”

  言下之意,王世釗如今不在錦衣衛,不再受他管束,越發可以放開手腳替王令收集坦兒珠。

  陸子謙驚魂未定,一旁聽見,抬頭狐疑地看向平煜。

  平煜恰好朝他看來,眸光意味不明。

  對望一陣,陸子謙敗下陣來,僵硬地收回目光。

  最初的慌張過後,他已經多少恢復了鎮定,開始仔細回憶今夜的每一處細節,照當時刺客出現時的情形來看,有些地方很值得細細推敲。

  可他明知如此,卻別無他法,因坦兒珠已然暴露,無論東廠還是錦衣衛,都斷不會輕易放過他。

  為今之計,他只能將坦兒珠乖乖奉上 。

  傅蘭芽他想救,可他也不想給京中家人惹來無窮無盡的麻煩。

  唯一讓他感到不甘心的是,相較於東廠,他竟寧肯將所知道的一切都告訴平煜。

  平煜想必也是吃定了這一點,所以才會在他面前如此沉得住氣。

  “陸公子,我十分好奇,你身上怎會有一塊坦兒珠?”平煜望了陸子謙一晌,似笑非笑地開口了。

  陸子謙眼皮掀了掀,一哂,緩緩道:“此事說來話長。天快亮了,若平大人不想讓人半途相擾,煩幫我屏退不相干的人,容我細細道來。”

  等平煜做好一應安排,房內重歸寂靜,陸子謙便從懷中取出一本書,擱置於桌上那塊坦兒珠旁邊。

  他先將當年如何無意中救了李伯雲一事交代明白,這才道:“二十年前,李伯雲有位情投意合的未婚妻,不幸的是,這位未婚妻還未過門便病亡了。”

  洪震霆吃驚不小,“難道伯雲是因為這個緣故才去鎮摩教搶奪坦兒珠?怪不得當年那位未過門的杏娘病逝後,伯雲病了一段時日,忽有一日登門來找他姐姐,只說如今倭寇作亂,他堂堂七尺男兒,不能苟安一隅,要幫官府剿倭,不等他姐姐細問,便匆匆而別。我和他姐姐只當他已對杏娘的事釋懷,沒想到他竟是偷偷去了夷疆。”

  說到此,洪震霆悲從中來,長嘆一聲,緘默了下來。

  陸子謙頓了頓,毫無波瀾道:“所謂剿倭不過是託詞,李伯雲實則是在聽得坦兒珠之名後,既生了一絲能復活未婚妻的僥倖,也生了貪念,唯恐這等稀世奇珍落入旁人手中,這才連夜點了門下幾名精明幹練的門徒,跟他一道趕往夷疆。

  “也就是在那回鎮摩教血戰時,他不慎被右護法放出的毒蛇咬傷,雖因內力渾厚,僥倖活了下來,一身武功卻因此盡喪,所帶的門下弟子也悉數命喪大岷山峰頂。

  “好不容易傷愈,他想起因著自己的貪慾,不但武功全廢,連教中門徒也折損大半,自覺無顏回去面對洪幫主夫婦及逍遙門的幾位長老,便藏著奪走的那塊坦兒珠,滯留在夷疆,終日渾渾噩噩,借酒度日。數月後,他在一座荒廟中夜宿時,無意中發現了鎮摩教教徒的蹤影,跟隨一路,聽到這二人說話。

  “這兩人說,當時來教中搶奪坦兒珠之人,因掩了臉面和招式,無從得知究竟是哪門哪派。

  “多虧教中的左右護法細細打探,現已知大致知道其中一人便是東蛟幫的幫主。而另一塊不慎遺失的坦兒珠,因當時西平老侯爺率軍掃蕩鎮摩教所在的大岷山山腳,十有八九落在了西平老侯爺的手裡。教主如今病危,右護法打算讓左護法留守教中,自己則去京中想辦法從西平侯府將那塊坦兒珠偷出。”

  此話一出,屋子裡肅穆得針落可聞。

  不止平煜,連李攸和洪震霆都露出錯愕表情。

  平煜臉色陰沉沉的,冷聲道:“你是說我祖父奪了一塊坦兒珠,而右護法知曉此事?”

  不對,在他的記憶中,祖父從未提起過坦兒珠三個字。若府中真有坦兒珠,此物又曾在江湖上掀起腥風血雨,祖父就算不相信關於坦兒珠的傳言,勢必也會對家人有所提及。

  故,這一切不過是右護法一廂情願的猜測罷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