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頁
大家都驚呆了。
後來才知道,原來凌蔚是真的懶。
當然,這在民間,就變成了淡泊名利。
凌侯爺真是棒棒噠!
皇帝陛下琢磨著,凌蔚雖然不想當實權的官職,但是積累了這麼久的賞賜也該發一發了,不然他自個兒都良心不安,也堵不住別人的嘴啊。
皇帝陛下非常高興,其實他早就想好給凌蔚的賞賜了,只是之前世族天天盯著凌蔚,凌蔚勸說,不想太出風頭,覺得自己現在已經夠好了。
現在沒人反對了,皇帝陛下就大肆封賞了。
於是凌蔚從海陽縣開國侯,再次連跳兩級,變成了海陽郡公,食邑加至兩千戶。
凌蔚就成了凌侯爺,變成了凌郡公,還是非常難得的有食邑的郡公。和他同樣爵位的,要麼是開國打仗立下汗馬功勞的,要麼是功臣或者是總是襲爵的。
但是都沒說凌蔚當個郡公有什麼不對。
人家連官都不要,皇帝陛下給他個爵位又怎麼了?
除了升爵之外,皇帝陛下還終於把惦記了許久的太子太傅的帽子給凌蔚帶上了。
天知道,皇帝陛下都惦記多少年了。那太子太傅的位置一直空著,朝臣還以為皇帝陛下不想設太子太傅了呢。
結果凌蔚戴上這頂帽子了。
難道皇帝陛下一直在等凌蔚?
還真有可能。都這麼多年了,稍稍消息靈通一點的朝臣都知道,別看太子身邊環繞著那麼多能人異士,給小殿下們講課的學士也十分多。但事實上,太子和小殿下們,幾乎是凌蔚一個人教的。只有凌蔚在干其他事的時候,才會由其他人教導。
而即使別人教,還是能看到凌蔚施教的痕跡——凌蔚的學生們都十分怪,凌蔚布置的作業和課程,他們都會乖乖的完成。
你能知道去給殿下們上課的老師們,在看到殿下們拿著凌蔚布置的作業來虛心求教的酸慡嗎?
天知道凌蔚這麼懶,懶的都不可能好好當官的人,怎麼在面對小孩的時候就這麼有耐心。
不只是小殿下們,所有曾經向凌蔚求教過的小少年們都對凌蔚讚不絕口,並且表示聽了凌蔚的課之後,總有些不適應其他人的課了,因為凌蔚太軟乎了,一點都不嚴厲,偏偏就能讓人心甘情願的當一個好學生。
而太子,則是凌蔚教出來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學生。
皇帝和太子都只認凌蔚,其實凌蔚本來早就是太子唯一的老師,所以現在成為太子太傅,很多人都有一種“早該如此了”的感覺。
第一百零三章 黎膺的教導
凌蔚以為自己馬上就可以出海了。
皇帝陛下金口玉言啊,只要完成任務就可以出海啊,不能說話不算數啊。
皇帝陛下說,有麼?證據呢?朕沒說過。
“陛下!”凌蔚跪撲,“做人要厚道啊!”
皇帝陛下哈哈大笑:“朕哪裡不厚道了,別胡說八道。你說朕承諾你了,證據呢?人證物證呢?沒有證據,你就是污衊,就是欺君大罪!”
凌蔚寬麵條淚:“陛下,您就直說吧,還有什麼讓臣乾的。”
皇帝陛下微笑點頭:“早這樣說不就好了。你上次不是弄出個軍事演習嘛。”
凌蔚忙道:“臣先說明了,臣真的對軍事一竅不通!最多紙上談兵。”
“朕就是讓你紙上談兵,負責演習。又沒讓你帶兵打仗。”皇帝陛下道,“也不用多久,你就演示一次。”
皇帝陛下抱怨道:“朕把你寫的計劃給他們試驗過了,之前選拔武官的時候也用過,雖然據說選拔效果還不錯,但朕總感覺他們就是讓一群人演戲似的。你不是說能弄出實戰的效果嗎?你出的主意,你還示範一次,來個大的,別怕花錢,朕有的是錢。”
遠航船隊回來後,運回來好幾船金子填滿了皇帝陛下的國庫。再加上最近年年豐收,稅收收入槓槓的,還有倭國的賠償,簡直不能再滋潤。皇帝陛下豪得很。
凌蔚當然知道,之前的軍事演習就是指揮一群人模擬攻城防守什麼的,確實是像演戲。
只是即使是這種程度,也比用沙盤和泥人來模擬戰場,要……
等等,現在還沒有沙盤吧?
“陛下,臣一直都是文臣,真不行的。”凌蔚道,“咱一文臣去指揮武將,怎麼也指揮不動吧?再說了,臣以什麼身份指揮他們?”
“能不能讓那群武將服氣,你完全不用擔心。”皇帝陛下神情複雜,“你在武將中的聲望已經很高了,他們已經把你當自己人。”
“哈?為啥?”凌蔚傻眼。他和武將有過關係嗎?好吧,和鷹飛的關係很親密。但這個和在武將中的聲望沒關係吧?
“因為你在緬甸的時候後勤搞的很好。”這當然只是其中一個理由,其餘的事,黎隸也懶得一一細說。細說了,凌蔚估計又得和老么鬧彆扭了。
凌蔚滿臉寫著“不相信”三個字。不過皇帝陛下明擺著不想說,凌蔚也不好繼續追問。反正大概就是驢他,讓他跳坑而已。
“至於官職……朕也在想,這朝中還沒有一個專門的部門統一管理軍隊。”雖然現在帶兵的將領都是他信任的人,但也是各自為政。皇帝陛下心中還是很不安穩啊。
如果要把軍權集中,肯定需要一個部門統一調配軍隊。
“陛下是說,兵部?”凌蔚一不小心就說漏嘴了。
皇帝陛下立刻拍大腿:“對啊!可以再加一個兵部啊!你就去新成立的兵部好了!免得那些武官們老說四部的人仗著自己是中央,欺負他們!”
凌蔚:“……那個,陛下,新成立一個部門,這麼糙率決定真的好嗎?”
好歹論證個幾年吧?
“朕說好就好。”皇帝陛下點點頭,“就讓老么去當兵部尚書好了。”
凌蔚無奈:“輔政大臣不是不能兼任四部尚書?那麼增加一個兵部,秦王殿下也不能去當尚書吧?”
“那就讓你哥去。”皇帝陛下想了想也是。
“我哥……還得守著南邊呢。”渣爹還沒死,南邊軍隊權力交接還沒完成呢。凌蔚提醒道。
“朕想想。”皇帝陛下思索了一下,“要不你去?”
“臣是文臣啊!文臣啊!”凌蔚真是無語了,“臣還要出海的,臣才不要上朝。”
皇帝陛下:“……懶死你。”
凌蔚一臉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
“朕再想想。”皇帝陛下很不開心。最信任的三個人不能當兵部尚書,他很不高興。
“陛下,第一任兵部尚書好歹要找一個年紀大一點的,能服眾的。”凌蔚嘆氣,千萬別想著他啊,他這個文臣當兵部尚書,會被套麻袋的。
皇帝陛下腦海中出現一個人選:“那你去當個侍郎輔佐一下新的兵部尚書吧。等完成這次演習,你再回去懶著。下一次航行反正也要等明年了,不會耽擱的。”
凌蔚高興了。是的呢,古代航行不像現在,輪船上裝著馬達,想什麼時候出發就什麼出發。古代遠航是要看季節,乘著海上季風前行的。所以下次航海得明年了。
不過兵部……算了,皇帝陛下高興就好,反正凌蔚不相信等皇帝陛下說出這個決定的時候,其他朝臣會同意。
被大家一致反對,皇帝陛下一定會放棄這個愚蠢的想法的。
“只是建立兵部,四部就變成五部了,朕總覺得哪裡不對勁。”皇帝陛下嘆氣。
以前四部的時候,可以兩兩對抗,現在五部了,皇帝陛下總覺得不夠平衡啊,凌蔚瀑布汗。建立新機構是這麼隨意的嗎?
不過說起來……華國古代本來就是六部,確實不是五部。
他剛得知晏朝的部門的時候還納悶了一會兒,說好的三省六部制呢?好吧,以後華國也取消三省只有六部了,但是還有兩個部呢?
兵部沒了,各位將領各自為政;
刑部沒了,倒是大理寺還在,統領天下衙門斷案。但是大理寺比四部低一等,審判的時候總有點力不從心。
“看你眼珠子滴溜溜的轉著,有什麼主意就說出來吧。”皇帝陛下慢悠悠道。
這小子的表情真藏不住事,等忙完後還讓他在家呆著,保持神秘性吧。要真天天在超唐總呆著,肯定被人啃得連骨頭都不剩了。
皇帝陛下作為長輩,很憂心。
“臣沒主意。”這次凌蔚學乖了,再也不亂說了。
“沒主意你就別遠航了,讓老么一個人去吧。”
“……陛下,苛政猛於虎。”
“朕讓你少受累,享清福,怎麼能叫苛政。”皇帝陛下似笑非笑,“想什麼呢?說出來,朕不會笑話你的。”
凌蔚木著臉道:“臣真的什麼都沒想。”
“那朕下旨了,明年老么一個人出去。”
“……臣是想,陛下不是上次愁大理寺來哭訴查案的時候各部門不太配合嗎?”當然,那是世族還堅挺著的時候,故意為難大理寺。
後來才知道,原來凌蔚是真的懶。
當然,這在民間,就變成了淡泊名利。
凌侯爺真是棒棒噠!
皇帝陛下琢磨著,凌蔚雖然不想當實權的官職,但是積累了這麼久的賞賜也該發一發了,不然他自個兒都良心不安,也堵不住別人的嘴啊。
皇帝陛下非常高興,其實他早就想好給凌蔚的賞賜了,只是之前世族天天盯著凌蔚,凌蔚勸說,不想太出風頭,覺得自己現在已經夠好了。
現在沒人反對了,皇帝陛下就大肆封賞了。
於是凌蔚從海陽縣開國侯,再次連跳兩級,變成了海陽郡公,食邑加至兩千戶。
凌蔚就成了凌侯爺,變成了凌郡公,還是非常難得的有食邑的郡公。和他同樣爵位的,要麼是開國打仗立下汗馬功勞的,要麼是功臣或者是總是襲爵的。
但是都沒說凌蔚當個郡公有什麼不對。
人家連官都不要,皇帝陛下給他個爵位又怎麼了?
除了升爵之外,皇帝陛下還終於把惦記了許久的太子太傅的帽子給凌蔚帶上了。
天知道,皇帝陛下都惦記多少年了。那太子太傅的位置一直空著,朝臣還以為皇帝陛下不想設太子太傅了呢。
結果凌蔚戴上這頂帽子了。
難道皇帝陛下一直在等凌蔚?
還真有可能。都這麼多年了,稍稍消息靈通一點的朝臣都知道,別看太子身邊環繞著那麼多能人異士,給小殿下們講課的學士也十分多。但事實上,太子和小殿下們,幾乎是凌蔚一個人教的。只有凌蔚在干其他事的時候,才會由其他人教導。
而即使別人教,還是能看到凌蔚施教的痕跡——凌蔚的學生們都十分怪,凌蔚布置的作業和課程,他們都會乖乖的完成。
你能知道去給殿下們上課的老師們,在看到殿下們拿著凌蔚布置的作業來虛心求教的酸慡嗎?
天知道凌蔚這麼懶,懶的都不可能好好當官的人,怎麼在面對小孩的時候就這麼有耐心。
不只是小殿下們,所有曾經向凌蔚求教過的小少年們都對凌蔚讚不絕口,並且表示聽了凌蔚的課之後,總有些不適應其他人的課了,因為凌蔚太軟乎了,一點都不嚴厲,偏偏就能讓人心甘情願的當一個好學生。
而太子,則是凌蔚教出來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學生。
皇帝和太子都只認凌蔚,其實凌蔚本來早就是太子唯一的老師,所以現在成為太子太傅,很多人都有一種“早該如此了”的感覺。
第一百零三章 黎膺的教導
凌蔚以為自己馬上就可以出海了。
皇帝陛下金口玉言啊,只要完成任務就可以出海啊,不能說話不算數啊。
皇帝陛下說,有麼?證據呢?朕沒說過。
“陛下!”凌蔚跪撲,“做人要厚道啊!”
皇帝陛下哈哈大笑:“朕哪裡不厚道了,別胡說八道。你說朕承諾你了,證據呢?人證物證呢?沒有證據,你就是污衊,就是欺君大罪!”
凌蔚寬麵條淚:“陛下,您就直說吧,還有什麼讓臣乾的。”
皇帝陛下微笑點頭:“早這樣說不就好了。你上次不是弄出個軍事演習嘛。”
凌蔚忙道:“臣先說明了,臣真的對軍事一竅不通!最多紙上談兵。”
“朕就是讓你紙上談兵,負責演習。又沒讓你帶兵打仗。”皇帝陛下道,“也不用多久,你就演示一次。”
皇帝陛下抱怨道:“朕把你寫的計劃給他們試驗過了,之前選拔武官的時候也用過,雖然據說選拔效果還不錯,但朕總感覺他們就是讓一群人演戲似的。你不是說能弄出實戰的效果嗎?你出的主意,你還示範一次,來個大的,別怕花錢,朕有的是錢。”
遠航船隊回來後,運回來好幾船金子填滿了皇帝陛下的國庫。再加上最近年年豐收,稅收收入槓槓的,還有倭國的賠償,簡直不能再滋潤。皇帝陛下豪得很。
凌蔚當然知道,之前的軍事演習就是指揮一群人模擬攻城防守什麼的,確實是像演戲。
只是即使是這種程度,也比用沙盤和泥人來模擬戰場,要……
等等,現在還沒有沙盤吧?
“陛下,臣一直都是文臣,真不行的。”凌蔚道,“咱一文臣去指揮武將,怎麼也指揮不動吧?再說了,臣以什麼身份指揮他們?”
“能不能讓那群武將服氣,你完全不用擔心。”皇帝陛下神情複雜,“你在武將中的聲望已經很高了,他們已經把你當自己人。”
“哈?為啥?”凌蔚傻眼。他和武將有過關係嗎?好吧,和鷹飛的關係很親密。但這個和在武將中的聲望沒關係吧?
“因為你在緬甸的時候後勤搞的很好。”這當然只是其中一個理由,其餘的事,黎隸也懶得一一細說。細說了,凌蔚估計又得和老么鬧彆扭了。
凌蔚滿臉寫著“不相信”三個字。不過皇帝陛下明擺著不想說,凌蔚也不好繼續追問。反正大概就是驢他,讓他跳坑而已。
“至於官職……朕也在想,這朝中還沒有一個專門的部門統一管理軍隊。”雖然現在帶兵的將領都是他信任的人,但也是各自為政。皇帝陛下心中還是很不安穩啊。
如果要把軍權集中,肯定需要一個部門統一調配軍隊。
“陛下是說,兵部?”凌蔚一不小心就說漏嘴了。
皇帝陛下立刻拍大腿:“對啊!可以再加一個兵部啊!你就去新成立的兵部好了!免得那些武官們老說四部的人仗著自己是中央,欺負他們!”
凌蔚:“……那個,陛下,新成立一個部門,這麼糙率決定真的好嗎?”
好歹論證個幾年吧?
“朕說好就好。”皇帝陛下點點頭,“就讓老么去當兵部尚書好了。”
凌蔚無奈:“輔政大臣不是不能兼任四部尚書?那麼增加一個兵部,秦王殿下也不能去當尚書吧?”
“那就讓你哥去。”皇帝陛下想了想也是。
“我哥……還得守著南邊呢。”渣爹還沒死,南邊軍隊權力交接還沒完成呢。凌蔚提醒道。
“朕想想。”皇帝陛下思索了一下,“要不你去?”
“臣是文臣啊!文臣啊!”凌蔚真是無語了,“臣還要出海的,臣才不要上朝。”
皇帝陛下:“……懶死你。”
凌蔚一臉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
“朕再想想。”皇帝陛下很不開心。最信任的三個人不能當兵部尚書,他很不高興。
“陛下,第一任兵部尚書好歹要找一個年紀大一點的,能服眾的。”凌蔚嘆氣,千萬別想著他啊,他這個文臣當兵部尚書,會被套麻袋的。
皇帝陛下腦海中出現一個人選:“那你去當個侍郎輔佐一下新的兵部尚書吧。等完成這次演習,你再回去懶著。下一次航行反正也要等明年了,不會耽擱的。”
凌蔚高興了。是的呢,古代航行不像現在,輪船上裝著馬達,想什麼時候出發就什麼出發。古代遠航是要看季節,乘著海上季風前行的。所以下次航海得明年了。
不過兵部……算了,皇帝陛下高興就好,反正凌蔚不相信等皇帝陛下說出這個決定的時候,其他朝臣會同意。
被大家一致反對,皇帝陛下一定會放棄這個愚蠢的想法的。
“只是建立兵部,四部就變成五部了,朕總覺得哪裡不對勁。”皇帝陛下嘆氣。
以前四部的時候,可以兩兩對抗,現在五部了,皇帝陛下總覺得不夠平衡啊,凌蔚瀑布汗。建立新機構是這麼隨意的嗎?
不過說起來……華國古代本來就是六部,確實不是五部。
他剛得知晏朝的部門的時候還納悶了一會兒,說好的三省六部制呢?好吧,以後華國也取消三省只有六部了,但是還有兩個部呢?
兵部沒了,各位將領各自為政;
刑部沒了,倒是大理寺還在,統領天下衙門斷案。但是大理寺比四部低一等,審判的時候總有點力不從心。
“看你眼珠子滴溜溜的轉著,有什麼主意就說出來吧。”皇帝陛下慢悠悠道。
這小子的表情真藏不住事,等忙完後還讓他在家呆著,保持神秘性吧。要真天天在超唐總呆著,肯定被人啃得連骨頭都不剩了。
皇帝陛下作為長輩,很憂心。
“臣沒主意。”這次凌蔚學乖了,再也不亂說了。
“沒主意你就別遠航了,讓老么一個人去吧。”
“……陛下,苛政猛於虎。”
“朕讓你少受累,享清福,怎麼能叫苛政。”皇帝陛下似笑非笑,“想什麼呢?說出來,朕不會笑話你的。”
凌蔚木著臉道:“臣真的什麼都沒想。”
“那朕下旨了,明年老么一個人出去。”
“……臣是想,陛下不是上次愁大理寺來哭訴查案的時候各部門不太配合嗎?”當然,那是世族還堅挺著的時候,故意為難大理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