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管他們現在影響力和特殊待遇一年不如一年,但反對皇帝陛下的人,墳頭糙都半人高了。

  至於在宿誼點撥下,早早收攏家中勢力,低調行事,緊跟皇帝陛下步伐,甚至自己削弱自己影響力的王家,則更是慶幸不已。

  現在他們家雖然不結黨,不營私,閉門謝客,比起之前三千門客時候不能比。但他們王家兒郎受皇帝皇帝重用,是所有家族中最多的。

  皇帝是信任慕晏,但慕晏家族的人在地方,只慕晏一人在中央,並且看慕晏那樣子,要走孤臣路線,並不準備扶植其他慕家人進入中央。至少在他還在朝中的時候不準備。

  因此王家看上去,就是最顯赫的家族。

  即使最受皇帝陛下重用的兩人,並不和王家家族利益一條心,但這也是他們王家的人啊。王家老爺子很滿足。

  於是王家的人對宿誼昏迷不醒很是緊張。若不是宿誼,現在他們家族中有人說不定想不通,雖說不會跟司馬家那麼糊塗,但肯定會走中立觀望路線。雖然沒什麼危險,但也只能和京中一些世家一樣,夾著尾巴做人,漸漸衰落下去。

  哪有現在這樣的威風?

  王博源雖然不在京城,但王稟和宿誼關係也不錯。於是王家老爺子派王稟去打探,宿誼到底病情如何,是否需要他們幫助。

  雖然陛下肯定會竭盡所能,他們王家也能搜尋些名醫藥材之類。

  宿誼裝就要裝全套,要瞞住自己人。王稟來的時候,宿誼“昏迷不醒”,慕晏正親自給宿誼擦身體,形容枯槁。

  王稟頓時被嚇得不輕。

  本來看皇帝那較為淡定的模樣,王稟以為不嚴重的。王稟是知道有好幾次所謂“天譴”都是皇帝導演的。這次雖然宿誼或許有劫難,但王稟猜測,應該不嚴重才是,誰知道還真嚴重?

  慕晏還強打精神讓王稟不要說出去,最好對外宣稱,宿誼已經醒來,只是在養病。

  王稟這才“明白”,原來皇帝陛下是裝出來的,不然宿天師這樣子,或許會引起朝中震動吧。

  前不久才出了宿誼被匈奴人劫走的事。現在好不容易宿誼回來了,邊關還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勝,本是舉國歡騰的時候,若是宿誼真昏迷不醒的事暴露出來,昱朝又要陷入低氣壓了。

  皇帝陛下壽辰將近,這消息怎麼也要拖到皇帝陛下壽辰之後。皇帝陛下壽辰,宿天師還沒醒過來,或許會有人以此抨擊皇帝陛下的統治。

  現在宿誼的存在,簡直是和星象、天災一樣,是昱朝皇帝統治是否符合天道的象徵。

  王稟立刻表示,絕不說出去。這下子他也睡不著了。

  慕晏道:“若是太傅問起,可以告訴太傅大人,請太傅為康樂遮掩一二。這也是陛下的意思。”

  王稟嘆氣。怪不得慕晏拒絕其他人,卻讓他看望,是借他之口給他爹傳遞消息,讓他爹在世家之中幫忙遮掩呢。

  王家老爺子知道之後,差點眼前一黑。宿天師還真出事了?

  很快衛家也知道了,其他跟隨皇帝陛下的世家也知道了。他們都合力將其輿論倒向宿誼已經醒來,只是皇帝陛下不想讓別人打擾宿誼,才讓宿誼繼續裝病這方面。

  民間百姓倒是開心了,咱國師大人已經醒來了,已經沒事了。但京中官宦可不相信。

  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他們總覺得不對勁,並猜測宿誼是不是病情比以往還嚴重。

  就當輿論要開始發酵,京城漸漸有了不好的傳言的時候。在皇帝陛下壽辰前夕,從御醫院傳來準確消息,給宿誼準備的藥材變化了。滋補的藥材變多了。

  這是宿天師真的醒來了?!趕在皇帝壽辰前夕醒來了?!

  這醒來的時機還真是……

  當宿誼的友人被准許看望之後,京中官宦們終於相信了,宿誼是真的醒來了。所以之前是真的沒醒囉?

  這皇帝陛下還真是老天庇佑啊,你看,宿天師醒來的多是時候。

  第150章

  宿誼在“昏迷”的時候, 一直在思考, 自己該送些什麼給皇帝陛下比較好。

  後來宿誼覺得,或許放一宿煙花比較震撼。

  皇帝已經知道煙花就是火藥做的了,大炮也已經投入使用,火藥這事,要瞞是瞞不住的。既然瞞不住,那拿出來做煙花也是可以的嘛。這樣也能降低人們對火藥的恐懼。

  雖然皇帝不知道這兩點是怎麼聯繫起來的, 但他還是冷酷無情的拒絕了, 因為擔心煙花在宮裡燃放,引起宮裡火災。

  不過皇帝同意, 煙花可以在河邊放,可以在空地放。哪天他有空了,就帶著宿誼去郊外大河邊讓宿誼放給他看。

  宿誼覺得這樣很傻, 但只敢在心底吐槽。誰讓這是皇帝,還是他爹呢。

  不過古代的房子的確太容易著火了, 怪不得在文學作品中, 煙花總是在河邊放呢。

  煙花不能放, 宿誼就想,那就送個有寓意的東西吧。比如將最近推廣的作物弄成個什麼文字或者吉祥圖案的造型,雖然不值錢,但是象徵了繁榮和豐收啊。

  宿誼這次主意被採用了, 皇帝覺得這個好,還有江山社稷的意思,於是囑咐這個禮物讓太子送。

  宿誼:???

  皇帝老爹你這樣做我很尷尬啊!

  看著太子特意來找自己, 表示要在皇帝那邊拒絕到底的時候,聽了慕晏解釋過其中含義的宿誼嘆了口氣,拍了拍自家蠢弟弟的胳膊,道:“‘江山社稷’這含義太好了些,的確由你來送更好。你是太子,我不能喧賓奪主。”

  太子雖然嘴上答應下來,心裡十分難受。這些本就是大哥的,現在他連個壽禮都要搶大哥。

  宿誼一看太子,便知道太子鑽牛角尖了。他忙道:“雋樂本來要送什麼?若是合適的話,咱們交換,這樣我也不用再想了。”

  太子悶悶不樂道:“親手寫的萬壽圖。”

  宿誼頓時無語。這禮物也不說不應景,但也太中規中矩了吧?

  太子又補充:“一萬個壽字太多了,所以萬壽圖是我和榮秀一起送的。”

  “……”宿誼忍了忍,忍不住伸手在太子額頭上屈指彈了一下,“也是只有你們兩個兒子,老爹才忍下來。你們兩也太不上心了吧?!萬壽圖也就罷了,中規中矩也不算錯,什麼叫做一萬個壽字太多所以兩個人一起送?!”

  怪不得皇帝老爹讓自己把壽禮點子讓給太子,這拿出來還能好嗎?!宿誼覺得,皇帝老爹的脾氣還是很好的。要是兒子多,這兩個兒子連對他壽禮都這麼不上心,早會被厭棄了吧。

  太子摸了摸額頭,道:“這不是還能顯示我們兄弟情深嗎?”

  “話是這樣說,但你以為老爹看不出你兩真實想法嗎?”宿誼嘆氣。

  難道是到中二期了?還是翅膀硬了?雋樂和榮秀兩齣奇的一致,都變得喜歡跟皇帝陛下在一些小事上對著幹了。不過在政事上,他們三人政見都十分一致,這倒是他們父子三人間溝通的方式了。

  但壽禮上不上心,就有些過了。

  其實宿誼只是以己度人,覺得皇帝好歹第一次舉國同慶過大壽,怎麼也得多花點心思準備壽禮。但在太子和易苒心中,萬壽圖已經夠花心思了。

  宿誼也就罷了,他來到京城之後,皇帝沒有正兒八經的過生日,他也沒有正兒八經送過禮,頂多也就是送一些自己做的吃食和小玩意兒。但即使皇帝沒有正兒八經過生日,太子和易苒也是每年都要奉上壽禮的。他們已經習慣走這個流程,也想不出什麼比較新穎的東西了。

  反正只要花了心思,皇帝覺得心意盡到了就成了。

  皇帝每年都要過生日,他們每年都要送賀禮,哪有那麼多新奇的點子可想。

  宿誼聽了太子辯解之後,心裡被說服了,倒是嘴上還是道:“但好歹一人一樣啊,一年下來慢慢準備,一萬個壽字怎麼也湊齊了。”

  太子低頭,虛心聽教。

  宿誼道:“你送‘社稷’,就讓榮秀送江山吧。然後你們再合送萬壽圖。這好歹是第一個舉國同慶的大壽,也是海外諸國第一次來朝,連北疆和高句麗的軍隊都要派代表回來獻俘虜,接受陛下檢閱。你們也送的震撼一些。”

  “江山?”太子迷茫。

  宿誼道:“若是榮秀有空,明日讓他來一趟,我教他。”

  太子冷哼:“他再沒空也會說自己有空的。”

  宿誼嘆氣。

  所以他要送什麼?真的不能給皇帝老爹放一晚上煙花嗎?

  最終皇帝解救了宿誼。在他知道宿誼將自己壽禮的點子讓給太子之後,又指點了易苒如何送禮,便道這兩樣禮物都是宿誼的心意,就當是他與太子、易苒合送的。這其中意思他知道就成,宿誼不必再送一次禮。

  皇帝道,他給宿誼的身份本就是獨立於朝堂之外,不以宿誼為臣子。宿誼乾脆不用和臣子一樣走奉上壽禮那個流程,對外也算給宿誼一個新的特殊待遇。

  宿誼連皇帝都可以不送禮,那別人也別腆著臉想讓宿誼送什麼。皇帝想起,當宿誼和京中這些人漸漸熟悉之後,京中官宦將宿誼納入人情客往之後,宿誼將別人的年節隨禮都拒絕了,卻要猶豫自己該不該送禮,不然是不是太不給人面子。只是宿誼現在大半時間都在青州,所以躲了過去。

  現在皇帝來這麼一招,正好可以讓宿誼以後都免了這麻煩。

  “但是其實我還是有送。”宿誼悄悄對慕晏吐槽道,“雖然陛下說每年給他做點好吃的或者好玩的就成,但那也是送。”

  慕晏無奈笑道:“真不讓你送,你就會不送嗎?”

  宿誼想了想,道:“不會。”

  畢竟還是他這輩子的爹,而且對他很不錯。

  易苒果然第二天非常有空的來找宿誼,宿誼交給了他“江山”這壽禮的做法。就是做個立體山河全景地圖,類似於沙盤的東西。

  這種東西在地理博物館什麼很常見。不標註城市,只標註主要山脈河流就成。根據地圖來,裝點的漂亮點。

  本來這東西要做精細些是需要時間的,但現在有水泥,就不需要多少時間了。只要確定好圖紙,讓一群工匠堆沙子雕沙子能用多少時間?待兩三日水泥凝固了,就可以在上面增加顏色了。

  在宿誼的提點下,易苒很快就領會了宿誼這壽禮的意思,表示會做個漂漂亮亮的江山圖給皇帝陛下做壽禮。

  宿誼只是從讓太子進獻農作物做成的吉祥盆景代表“社稷”聯想到用三維全國自然地圖作為“江山”,正好配套。易苒卻誤解了宿誼的意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