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以前他就很可怕了,板著一張臉跟羅剎鬼似的。”馬崇道,“沒想到現在更可怕了。他居然還笑!”

  “一刀將人劈成兩半,濺一身鮮血之後,臉上露出溫和的微笑。這不是凶,這是變態。”宿誼當著慕晏的面吐槽道,然後被慕晏湊到耳邊威脅“等回京後看我怎麼收拾你”。

  宿誼掏掏耳朵。

  收拾他?等回京他就跟皇帝老爹說,把雋樂和榮秀都接到府上來住。有兩個弟弟坐鎮,看誰收拾誰。

  慕晏看著宿誼挑釁的笑容,知道他心中鬼主意一大堆,立刻住嘴不再去撩他。若宿誼真出什麼鬼主意,皇宮裡一家子都會站在宿誼那邊,他還真的敵不過。

  ……

  後勤看好了,武器裝備好了,將士們整裝待發了,匈奴大軍終於打進來了。

  本來馬崇看著這麼好的武器裝備,心想開城門全軍出擊干他丫的。現在昱朝打了好幾次勝仗,心中早對匈奴沒什麼懼怕了。

  不過慕晏道:“康樂做的地雷和火炮只有在攻城時作用才更大。我們固守城池,後面是昱朝廣闊的補給,不懼打持久戰。待他們人退後時,再趁勝追擊勝勢更大。”

  馬崇道:“我知道,只是說說而已。真衝出去,我早就被匈奴人砍死了,還能守到現在。”

  馬崇嘆了口氣,遺憾道:“也是那些武器機動性太差,準頭也太差,若是能像弓箭一樣,便於攜帶,準頭也強,老夫還真想衝上去。”

  慕晏道:“的確。不過以後可以慢慢研究。”

  馬崇笑道:“國師會繼續研究吧?”

  慕晏道:“以康樂態度,是不會親自研究。不過朝中供奉的工匠們不是白被養著。”

  馬崇點頭:“說的也是。國師是做大事的人。而且……國師雖有雷霆之怒,但看得出是很純善的人,害人性命之事,他還是做不來啊。”

  慕晏嘆氣。

  若是可能,他再不想讓宿誼接觸任何戰事之事。宿誼不應該接觸屍山血海。

  只是他有心保護宿誼,天卻不隨人願。

  往好的想,宿誼能安然無事,已是大幸,不該強求更多了。

  何況,匈奴人將宿誼帶到北疆,對他們自己而言,或許並不是福。

  匈奴大軍壓上昱朝的防線,宿誼雖不在前線,卻時時刻刻關心著前線的消息,關心著他的地雷陣。

  宿誼製造的地雷陣,為了讓其起到最大殺傷的效果,特意製造的是機關引爆式的地雷。也就是踩到地雷的時候不會炸,要踩到最前面的地雷,整片地雷才會爆炸。

  現在的大軍都是列的方陣,因為還沒有各種熱武器,除了防備有人偷襲之外,大軍前行的時候防備並不多。

  若是兵臨城下的時候,他們還會防備對方城牆上的遠程武器。現在一片空蕩蕩的地方,看得出四處不可能有大部隊埋伏,他們自然也不會多謹慎。

  宿誼本製作的是敵軍觸發的地雷陣,但他不知道的是,這種地雷陣被改了。為了保證地雷正被觸發,除了敵軍觸發的機關之外,還有斥候專門守在地雷陣旁,若是觸發不了,便以己身觸發。

  也就是送死。

  宿誼若是知道,肯定會堅決反對。但兩軍交戰的時候,這種死士很常見。在高句麗戰場的時候,也是戰況出乎意料的順利,才沒有死士出現。不過就算出現,慕晏也不會讓宿誼知道。

  宿誼知道打仗會死人,但宿誼無法接受自己人去送死。可為了勝利,有時候必須有人做出犧牲。

  現代戰場尚且如此,古代人命可沒有現代那麼值錢。

  不過或許是宿誼天師好運加成,地雷陣全部被敵軍觸發,沒有用上自己人。馬崇知道之後,很是驚訝。

  地雷陣在實驗的時候,觸發率只有百分之六十左右,並不算高。所以宿誼做了好幾片區域,還考慮到了匈奴軍隊撤退的時候。並且宿誼在周圍做了標記,若是自己人追擊,需要繞過什麼地方,免得炸到自己人。

  馬崇的布置,是將百分之六十變成百分之百。誰知道在實戰過程中,地雷陣居然百分之百炸了。

  “或許是天師不希望自己人多死吧。”慕晏嘆氣,“在高句麗的時候也一樣,戰事順利的不像話,將士的傷亡都不像是打仗。”

  馬崇樂呵呵道:“那不是更好?”

  雖然為了戰術派人送死的時候馬崇絲毫不皺眉頭,但一個出色的大將,沒有不愛護自己的士兵的。若能少死人,誰不願意?

  “上次康樂遭受九死一生的殺劫,這次若是康樂做的過火了……”王博源擔憂道。

  慕晏眉頭跳了一下,道:“康樂應該有分寸吧。”

  現在慕晏也說不出來沒有劫數之事了。雖然那什麼殺劫是他們編造出來的,但宿誼被匈奴劫持,難道不是劫數嗎?雖然遲了些時日才來,但高句麗戰事掃尾也在那時候臨近劫數,說不準天道正等著這時候算總帳。

  慕晏覺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但信了又如何?他就能管住宿誼了?慕晏覺得頭疼。

  若只是提供武器,人只在後面待著,不做其他多餘的事,應該沒事吧?慕晏不確定的想著。

  但他越是如此想,宿誼好似越不會消停。慕晏握緊手中長刀,心情沉重。

  馬崇嘆了口氣。

  本來戰事如此順利,他應該高興的。但若是國師因此出事,他實在是高興不起來。

  畢竟即使沒有國師橫插一槓子,這場戰鬥他也不會輸。他都贏了好多次了。

  人心中都有杆天平。宿誼認為用自己一人換那麼多人很划算,但在其他官員,甚至百姓眼中,都不是那麼回事。

  “快點結束。”幾人心中如是想。

  這次防衛戰結束的越早,變數越小。

  ……

  匈奴的軍隊在經歷地雷陣時造成了很大恐慌。馬崇等人以為,受此衝擊之後,匈奴的攻勢很快就會潰散,到時候就是他們反擊之時,說不定根本用不到兵臨關前。

  但匈奴卻很快就重整了陣型,並及時做出了應對。他們猜測這是一種機關,高句麗戰場上宿誼帶去的那些強大的有雷鳴聲般的武器,也早已經傳到匈奴人耳中。他們在昱朝的釘子,特別是安插在宿誼身邊那隨從,遞了不少消息回匈奴。

  雖然那時候地雷還在研發中,但雛形已經有了。

  匈奴軍隊的應對方式和應對弓箭等遠程攻擊武器一樣,就是驅趕奴隸走在前面,充當人盾。

  匈奴是奴隸制度,這些“南人”奴隸在他們看來,比牛羊更廉價,正好充當馬前卒。

  宿誼在製造地雷的時候,就知道地雷陣的應對方式。但他以為這要下一次戰鬥的時候,敵人才會想出應對方式,沒想到這麼快。

  而且匈奴人採取的,偏偏是宿誼最不願意看到的,以人作為盾牆。

  馬崇等一干將士早就習慣了。在戰爭中,平民的傷亡不可避免,用這種方式來抵擋敵人攻擊,更是常見。

  不僅僅是匈奴人會做,中原王朝也會做。不過中原王朝多是在逐鹿中原時做,在守御邊疆的時候卻不做了。因為朝廷穩固了,再做“殘忍”的事,就會有人抨擊“有傷天和”,不是“仁義之師”了。

  所以這時候他們倒是束手束腳了。即使戰鬥勝利了,被朝中文臣參一本,回去之後不一定是福是禍。

  不過自己雖然不怎麼做,但對方做的時候,他們也不會有惻隱之心。若是有惻隱之心,邊關早就被攻破了。

  匈奴人在攻城的時候,最愛驅一群“南人”來到陣前,用各種方式折磨給守邊的將士看。若是守邊的將士過於憤怒自己衝出城門,便是計謀得逞。若不能得逞,也可打擊守邊將士樂趣。

  即使這兩點都沒有,至少可以振奮他們自己的士氣,或者讓他們自己的將士開心。

  匈奴人在陣前做出的兇殘之事不可勝數,守邊將士習以為常,甚至有些麻木了。

  他們現在唯一的想法便是,決不能讓這群人攻進來,若匈奴人攻進來,他們背後的百姓,都會遭此厄運。

  宿誼沒有親眼看到,但也聽說了。

  在影視小說中,宿誼曾經多次看到比這個更殘忍的事。其他不說,中學近現代史課本上就有許多大屠殺慘事。

  但從書本或者屏幕上看到,和自己親身經歷,是兩回事。即使那親身經歷只是親耳聽聞,只是位於同一個地方,宿誼並沒有親眼看見。但其震撼和憤怒,也遠遠強過從書本或者屏幕上看到。

  宿誼現在腦海里非常痛恨自己曾經的軟弱。為什麼不早點把熱兵器拿出來?若是現在組一隊火槍隊,早打到匈奴王庭去了吧?

  宿誼身邊的人不知道宿誼為何會陷入自責,但他們看得出來宿誼的自責。

  可無論宿誼為何自責,他們認為,都不該宿誼自責。戰爭會有死亡,匈奴人就是這麼殘暴,這個宿誼有什麼關係?宿誼已經給他們帶來更多了。

  他們也希望宿誼能有通天之能,從此天下再無戰事。但朝廷的宣傳非常好,宿誼不過是大才華的高人而已,高人也是人,是人,就有許多力所不能及的事。

  宿誼自己還差點被匈奴人殺了呢。宿誼每次做大事,都會被天道懲罰呢。

  所以,國師真不應該自責。

  宿誼聽人勸慰後,勉強打起精神。之前的事已經過去了,後悔也沒用,只有著眼於現在。

  這次匈奴人的攻勢十分強烈,即使有地雷陣,他們也打到了邊關城牆下。

  這時候馬崇等人才真正確定,這次居然是匈奴大汗親征。

  怪不得,怪不得匈奴人遭遇了地雷陣還能迅速重整陣型,除了被地雷炸死的人,幾乎沒有造成其他影響。原來是有這麼一員主將。

  匈奴大汗行軍打仗的本事,宣稱和昱朝皇帝比肩。兩人雖然沒有比過,但各自的戰績便已經讓人感慨,或許這並不是匈奴人吹噓。

  匈奴大汗年齡甚至比昱朝皇帝還小五歲。他擁有強大的軍事才華,結束了匈奴的紛爭,在匈奴人心中地位十分高。

  他為何會來到這裡?

  匈奴大汗騎在戰馬上,絲毫沒有將城牆上兵器放在眼裡。他面前是那一群“南人”奴隸做成的人牆,以及匈奴士兵組成的鐵甲盾牆。

  “可惜,沒能讓昱朝的國師來王庭一聚。”匈奴大汗講的是昱朝的官話,他聲如洪鐘,匈奴將士將其話不斷重複,即使是城牆之後,也能聽得清清楚楚。

  他們所說的都是昱朝人能聽懂的官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