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宿誼道:“人貴有自知之明,我真不成。就像是你居然數學這麼差一樣。明明給你講了十幾遍了,你做題還能錯一半,我懷疑你智商問題。”

  慕晏捂著胸口敗退。

  宿誼仰天長嘆。他一直以為慕晏文上是大名士,武上是大將軍,朝中是大權臣,還制定了慕家經商計劃,慕家現在已經帶著海船和假公濟私的士兵們出海經商去了,世上好似沒有慕晏不會的事。

  結果這次編纂昱朝的數學課本的時候,宿誼順便教了慕晏,卻發現慕晏居然數學上天賦這麼差。

  慕晏不是背不住定理公式,也不是算術的時候不仔細,但是就是不知道慕晏平日裡聰明的腦袋瓜子,在做題的時候怎麼就木了。明明他作為大文豪,閱讀理解應該過關吧?但只要換一個題干,設置一點陷阱,轉幾個彎,慕晏就懵逼了,完全不知道怎麼做了。

  宿誼算了一下,完全只需要套公式的簡單題,慕晏能全對;稍稍轉幾個彎的中等題,慕晏能做對百分之八十;難題,慕晏只能死記硬背解答步驟,換一個說法,慕晏就不會了。

  明明終於找到了慕晏的弱項,自以為嫉妒心不弱,小氣吧唧,心理陰暗的宿誼同志本應該歡呼雀躍,並且用此打擊慕晏的。但成為慕晏老師的宿誼,卻半點提不起打擊慕晏的心情。

  他只是教人教的想打人。

  為什麼這麼笨這麼笨這麼笨!

  慕晏也仰天長嘆。人有擅長和不擅長的,他以為自己的數學得還不錯,誰知道宿誼能弄出那麼多奇怪的題。他能怎麼辦?他也很無奈啊。不過他是絕對不承認自己數學學得差。這不是直接套公式的題全對嗎?他只需要會做這些題就夠了,那些所謂難題,和他有關係嗎?

  對此,宿誼表示呵呵噠。這大概就是文科生和理科生經常互懟的地方吧。

  不過墨家的那群人是非常喜歡宿誼出的那些難題的,他們甚至放下了手中對物理和化學的研究,跑來研究數理,並且表示數理對這兩門知識也有很大輔助作用。

  這個宿誼當然知道了。數學是所有立刻學科的基礎,數學發展之後,才會有這些學科的發展。

  希望自己推廣數學之後,能帶動其他學科的研究吧。即使皇帝變了,朝代變了,政策變了,又開始壓抑其他學科的發展了,好歹有這些書籍和研究留下來,等到需要解禁思想的時候,不至於落後別人太遠。

  宿誼這邊數學已經開始推廣,數學符號也很快流行起來的事傳到了京城。皇帝長吁短嘆,覺得心裡很不是滋味。

  他好歹是個皇帝,底下還有一幫鬼機靈的大臣,怎麼說也比宿誼那邊能人多些,推廣力度也高些吧?就算文字什麼的難了些,但他這邊還在扯皮,還沒定下人選,宿誼這邊已經進入正軌了。

  以宿誼寫信來的報告(炫耀),或許宿誼這邊書都編好了,他自己這邊人還不一定選好了。

  為什麼手下人的效率這麼低呢?皇帝百思不得其解,最終歸結於都是大臣辦事能力不成,心中彎彎道道太多的錯。

  這時候皇帝終於顯示出其作為皇帝唯我獨尊,全國乃至世界中心的心態,反正錯的不是朕,是大臣,是世界。

  當然,也不是朕的兒子的錯。

  於是皇帝大發雷霆,將朝中大臣罵了個狗血淋頭,說這些人辦事效率太低,尸位素餐。皇帝直接給這些人布置了最後期限,如果還討論不出來什麼,他就直接點人了。

  反正現在皇帝已經清楚了朝中障礙,反對的世家和蹦躂的藩王已經嗝屁了,皇帝權力正大著,要想點什麼人辦什麼事,基本上不可能有推脫的。

  大臣們不知道皇帝受了什麼刺激,還是跟太子和二皇子旁敲側擊之後,才知道國師在青州拍著腦袋,突然想整合一下數學知識,完善一下數學書,然後只月余,便進入正軌,現在第一冊 書都已經出來,已經在刊印了。

  而陛下早早就決定了要編纂字書,雖然比算數書難了些,但居然連人選還沒學好。於是皇帝陛下覺得有些難堪,於是生氣了。

  難道滿朝文武百官群策群力,還比不過國師隨便召集了些青州學問人的心血來cháo嗎?

  大臣們覺得心裡苦。這也能比?朝廷編書,難的不是編書這個過程,而是其中利益分配。現在他們扯皮就是扯這個,待走入正軌,肯定就快了。

  但國師人家那是民間學術團體,直接就進入正軌,沒什麼利益糾紛,當然快了。

  陛下你跟民間學術團體比進入正軌的時間,這不是強人所難嗎?

  然而皇帝陛下的存在意義之一,就是強人所難。

  於是大臣們只得私下加快利益討論的步伐,而從宿誼那裡早得知此事的人就占了便宜。他們已經將人選都準備好,並且上報皇帝了,其餘人還要現考慮。

  於是最終人選定下來的時候,除了皇帝塞了幾個學問好但政事一竅不通還喜歡當攪屎棍的“名士”進來之外,基本上就被這幾人家族或者有關係的人分完了編書的名額。

  皇帝也不在意。反正最後名聲大頭是他和太子的。

  太子有事可做,有名聲可賺,皇帝拍拍腦門,覺得二皇子最近有點閒,天天盯著文武百官小辮子想要再抄人家給國庫賺點錢也不是辦法,於是將二皇子扔去了青州,讓二皇子負責海運之事。

  太子爾康手:等等!讓弟弟留下編書,換孤去!

  二皇子包袱款款連夜出京,溜得比兔子還快。

  第141章

  宿誼正在忙碌的時候, 苦力來了, 不,易苒來了。

  易苒一來,宿誼就拉著易苒去學習數學。

  易苒一臉懵逼。

  雖然易苒來之前已經知道宿誼在編書,他也想過雖然皇帝給他下了任務但他肯定會去幫宿誼協調編書的事。這種協調和總攬的工作易苒現在已經挺熟悉了。只是他沒想到,來的第一件事居然不是做事,而是上學。

  易苒武力值強悍, 小小年紀在侍衛的幫助下就能獵取老虎。他處事能力也挺強, 就是不近人情,讓朝中一些大臣恨得牙痒痒。但易苒的數學能力, 跟慕晏半斤八兩,也是只能直接套用公式,拐個彎就不會的人。

  宿誼很心塞。

  唯一讓他欣慰的是, 跟太子的書信,太子對數學十分敏感, 學習能力十分強。宿誼想, 不愧是自己帶大的弟弟, 隨他!

  易苒被宿誼逼著勉強學了一陣子之後,就找藉口去船上待著去了。

  那藉口自然是皇帝的旨意。

  雖然易苒很想和宿誼待在一塊兒,但數學的魅力實在是太強大了,強大的他忙不慌的跑路了。

  慕晏也以公務繁忙, 結束了宿誼的數學授課。

  宿誼撇嘴。算了,好歹他們把公式和例題都記住了,其他的他也不要求了。還是跟他的太子弟弟交流數學問題吧。

  易苒來到船上之後, 就喜歡上了大海,從此一顆雄心向著大海……那是不可能的。他暈船了。

  易苒以前在江河中乘坐過船隻,並沒發現暈船。誰知道一到了海上,就暈的不得了。

  慕晏假裝遺憾道:“看來殿下不適合海上,還是奏請陛下,殿下先回京吧?”

  易苒惡狠狠的灌下一碗苦藥,抹了一下嘴,道:“這點苦都吃不了,我怎麼跟父皇交代。還請慕大人為我隱瞞些時日,讓我再熟悉熟悉。”

  慕晏嘆氣:“殿下何苦呢?海上危險大,殿下又不可能親自出海。”

  易苒道:“那也不是不可能。遠的地方去不了,近的地方還是可以去的。以國師之言,世界大著,我也想去看看那些還未被人涉足的地方。”

  慕晏知道自己勸不走了,遺憾離開。

  宿誼臉皮薄,易苒又非常不客氣的跟宿誼同吃同住。雖然夜晚他還是能和宿誼同床,但白日易苒在的時候,宿誼便不肯與自己表現的多親近。

  他一直期盼易苒快點滾蛋,誰知道易苒被數學逼走的時候,他也落荒而逃。

  現在宿誼放棄繼續教他兩數學,慕晏白日又會抽時間隨時偷懶,但易苒又住了回來。

  這小舅子可真是煩人。

  宿誼倒是對易苒想要克服自己暈船的毛病很贊同。宿誼一直想讓華國的人多注意大海,若是有皇子願意親自出海,體驗大海的魅力,對華國注重大海肯定有幫助。

  數學書的編纂已經進入正軌,路要一步一步的走,現在第一本書已經進入正軌,宿誼也不用老是盯著,他便也跟著易苒一起去船上,幫助易苒訓練。

  宿誼曾經跟隨海船遠征高句麗,自然是不怕坐海船的。宿誼想了一些現代治療暈船的方法,最終決定讓易苒親自掌舵。

  就像是暈車的人開車反而不暈了一樣,或許易苒將注意力集中在開船上,就不暈船了呢?

  沒想到這方法還真管用。易苒在坐船的時候還是會暈,但自己掌舵就真的不暈了。

  看來轉移注意力是一種很有用的治療方法。

  易苒學會開船之後,就挺喜歡在大海上航行的感覺。

  從易苒小小年紀就敢去獵老虎,就知道易苒的膽子很大,而且很喜歡冒險。這或許和他的童年有關係。他母親自殺之後,易苒心中十分苦悶,一直用刺激的事來麻痹自己。但易苒是個好孩子,他做不出折騰別人的事——揍紈絝子弟和勸他搶奪太子之位的前朝老臣不算,便只能折騰自己。

  冒險,能讓他忘記煩惱。

  現在雖然已經用不著這樣,但喜歡冒險的因子已經深入他的心中。

  還有什麼開著大船在海浪中航行中更刺激的?大概只有開飛機了吧。

  在面對大自然的時候,人類是那麼渺小。看著鋪天蓋地的巨浪,大船在巨浪中就像是浮在水面上的樹葉一樣,仿佛一不小心就會被打翻。

  易苒開船開上癮了。開始只是在近海練習航海技術,後來他越開越遠,直到被宿誼制止為止。

  易苒琢磨著,之前跟慕晏說自己要出海,只是想留在這裡,跟慕晏對著幹而已。但現在他真的很想出海了。

  遠了的話,父皇肯定不同意。但聽聞南邊有許多島嶼,那些島嶼也是可以種植糧食的,還有香料和名貴木材,或許他可以出使這些小島。

  若是島上有政權的話,想來他們很願意歸順昱朝這個龐然大物。若是島上沒有政權,那麼就可以直接移民或者修建補給基地。

  補給基地的說法,是宿誼提出的。當慕家第一個龐大的船隊滿載而歸的時候,海上貿易肯定會興起,到時候總要在沿線建給船隊的補給基地,而且還要配備士兵,隨時出海,護送船隊離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