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華國古代的化學和物理,就是在方士煉製各種東西的過程中發展,所以宿誼對古代方士的手段也有所研究。

  在宿誼看來,最神奇的,莫過於“點石成金”和“滴水成冰”兩種。“滴水成冰”已經被自己破解,鬥法的方士應該也有所耳聞,那他很可能會用“點石成金”。

  果不其然。

  宿誼拿出一個密封的水晶瓶子,那水晶瓶子的蓋子內部有螺旋狀花紋,可以旋轉蓋緊,並且蓋子蓋緊之後,還用蠟密封了一層。

  宿誼打開蓋子,用滴管吸取了半管液體——因沒有橡膠,滴管頭採用了一種回彈性較好的厚皮革,宿誼試驗了好多次,才選中這種皮革。

  宿誼道:“這種液體,貧道門派叫硫酸,在這裡……嗯,應該叫綠礬油。”

  宿誼話音剛落,陶明立刻渾身一顫,面如土色。

  宿誼瞟了陶明一眼,知道自己算是猜對了。

  不過這也不算猜,是科學的勝利。

  宿誼趁勝追擊,慢悠悠道:“既然道友一場,貧道就教教陶道友,何為所以然。”

  宿誼要來一塊蒙著白紙的木板,讓人舉好。他拿著毛筆在木板上邊寫邊道:“這是濃硫酸的化學式,H2SO4。我們先做銅的實……的煉製吧。”

  “銅的活躍性不強,只有在加熱的情況下,才能溶解於濃硫酸。嗯,濃綠礬油。”宿誼說著,就將那一小塊銅塊用小錘子敲下一小半,放入水晶燒杯中,然後用滴管慢慢注入濃硫酸。

  然後,宿誼將燒杯置於鐵支架中部的可調節高度的鐵絲網上,點燃酒精燈加熱。

  說起來這酒精燈,還頗費了宿誼一番功夫。

  這個年代的酒跟醪糟水似的,純度特別低。為了取得酒精,宿誼還專門讓人打造了一個蒸餾鍋用於提純酒精。現在這個蒸餾鍋他帶來了,本來準備用於鬥法“煉製”東西用。

  宿誼瞟了一眼身體抖得跟潑了水的雞仔似的,滿臉懷疑人生表情的陶明。嗯,說不定不需要了。

  在酒精燈的加熱下,銅塊漸漸在濃硫酸中溶解。

  因宿誼開始示範了一下濃硫酸的強腐蝕作用,所以雖然圍觀人紛紛伸長脖子,但沒有一個人敢靠近的。

  宿誼感到非常滿意。

  他最討厭做實驗的時候一堆人擠過來,還有些人手賤亂動實驗用具。

  “銅的化學式是Cu。銅溶解於硫酸的化學方程式為Cu+2H2SO4(濃)=CuSO4+2H2O+SO2↑。”宿誼在木板上寫好方程式中,所有人都用看神靈的眼光看著宿誼。

  這……這什麼符號?看不懂啊……

  宿誼非常好心情的解釋:“嗯,這個代表銅和硫酸,之前說過了。濃字代表了必須要很濃的硫酸……呃,綠礬油。這個是銅和綠礬油合成後的產物硫酸銅。這個符號代表了水。硫酸銅能溶於水。這個是二氧化硫……嗯,這個不重要,你們知道他是一種氣體就成了。”

  “聽懂了嗎?”宿誼問道。

  眾人齊齊搖頭。

  不懂!

  第30章

  宿誼納悶, 都說的這麼清楚了, 你們怎麼還是不懂呢?

  圍觀眾人更納悶,那木板上寫的啥啊,鬼畫符似的。等等,該不會就是畫符吧!看上去好高端好厲害的樣子!

  宿誼頂著別人“啊,真神奇啊”的視線,鬱卒的繼續“講課”。

  如此淺顯易懂, 別說初中生, 就算是小學生都該懂吧?

  但宿道長啊,小學生也是從小到大接觸科學概念的, 和這群古人能一樣嗎?

  宿誼繼續一邊寫化學方程式一邊做實驗。

  銅已經完全溶解了,宿誼放入鐵粉,置換出了一小堆銅粉, 然後用磁鐵將剩餘的鐵粉分離出來,就得到了純淨的銅粉。

  這時候周圍氣氛之熱烈, 如果放在後世的話, 大概就會響起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了。

  宿誼感覺心很累。

  明明這個逼裝的很成功, 但是怎麼有一種在幼兒園孩子們面前裝逼的挫敗感?

  之後宿誼又做了銀的還原反應,和銅的置換實驗是一樣的過程。

  當宿誼將那一小堆銀粉和銅粉放置在白玉盤中得時候,眾人這才圍了上來,對著銀粉和銅粉嘖嘖稱奇。

  宿誼則慢慢清洗實驗器材。

  至於陶明, 這時候已經沒人關注他了。

  如果要“打敗”宿誼,陶明就得拿出更神奇的手段出來。顯然,點石成金已經是壓箱底的東西了。

  何況, 宿誼只聽了陶明“點石成金”幾個字,就輕描淡寫的將過程做了出來不說,連前因後果都做了出來,還對其中道理做了說明。

  雖然那一大堆符咒似的文字,沒人看得懂。

  在場的除了陶明之外,還有其他道士方士,甚至和尚圍觀。

  這些人打著見證的旗號,實際上都等著依次向宿誼發難。

  他們商議的時候,拿出了各自壓箱底的本事,最終還是陶明這個“點石成金”最為神秘,讓人無法探究其奧秘。所以才選擇讓陶明打頭陣。

  至於論道、算命什麼的,雖然是陶明打頭陣,但是他們到時候準備一擁而上,群策群力,簡稱群毆。

  反正宿天師是高人,應該不介意為其他人答疑吧?

  但宿誼如此炫酷的就把他們認為十拿九穩的煉製鬥法給拿下了,這些圍觀的人也有些腿軟。

  宿誼決定,乘勝追擊。

  反正該得罪的已經得罪透了,不如多得罪一點。把他們打怕了,就不敢來煩自己了。

  於是,宿誼決定,製作九轉金丹。

  這九轉金丹在後世的小說中多次出現,傳說吃了一粒就能得道成仙。

  實際上,九轉金丹就是鉛汞的氧化還原反應。鉛汞經過漫長的時間氧化變紅,加熱還原變回銀色。如此九次,就稱為九轉金丹。

  在後世中,道教有許多詩歌口訣來傳頌鉛汞的神奇性。什麼“有人識得真鉛汞,便是長生不老仙”,什麼“鉛汞此時為至藥”。他們認為鉛乃天地靈氣結晶,汞為人身元神化身,鉛汞相和煉製成外丹,服用之後就能結成金丹,最後化元嬰而飛升。

  當然,現在社會的人都知道那是假的。鉛汞什麼的,我們只知道鉛汞中毒。

  雖然關於內丹外丹的記載,是在多年之後,但宿誼知道,古代方士煉丹,多是用這兩種材料。

  而雖然宿誼不懂醫理,但在看相關書籍的時候,看過方士重金屬中毒的記載——典型的重金屬中毒的症狀。

  因此宿誼猜測,陶明那一派煉製的丹藥,估計原材料也就是鉛汞那一類。

  九轉金丹不知道這時候有沒有,但宿誼拿這個做實驗總不會錯。

  宿誼加速了氧化和還原的反應時間,並且利用化學方程式進行講解——雖然這個沒有人看得懂,但宿誼總覺得,不把化學方程式寫出來,就沒有說服力。而且雖然沒有人看得懂,但哪些符號是一樣的,這個還是看得明白的。

  所以這紅轉銀銀轉紅,其實就是兩樣東西來迴轉換而已。

  “當然,你可以說,在轉換過程中,這兩樣東西吸收了天地精華,產生了某種不可言說的奇妙反應。”宿誼在陶明辯解之前,繼續道,“你自己都不知道其中吸收了什麼東西,產生了什麼東西,有什麼效果,就信誓旦旦吹噓那可以得道成仙長生不老。憑什麼?憑愛嗎?”

  “得到一隻神仙用的筆就能成為文豪,拿著一把神仙給的刀就能成為將軍。在場有這麼多文臣武將,陶道友可以問一下,他們的學問,他們的武藝,是怎麼得來的。”

  “是寒窗苦讀,是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還是突然有一天醍醐灌頂什麼都會了。”宿誼仰天長嘆,面色悲戚,“貧道早就說過了,得道成仙,難道比讀書更容易,比習武更容易嗎?凡人且知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修道者理應站得更高,看得更遠。為何覺得,吃點凡間的丹藥,就可以白日飛升?那還不如白日做夢比較快。”

  “吾欲登頂,諸般阻道。連穩固道心都做不到,妄想憑藉外道手段一朝登天。”宿誼環視周圍一眼,道,“無論僧道,你們捫心自問,可能嗎?”

  “道祖佛祖,皆為大造化之人轉世。他們只是回歸,便經歷了那麼多磨難。各家典籍中可窺一斑。我們這些後來者,從零開始修煉,憑什麼就認為自己會比道祖佛祖要輕鬆?”宿誼背著雙手,背後是湛藍的天空翻滾的白雲,白雲瞬息萬變,仿佛這世間萬物隨著時光流逝的剪影,“修道之人,修佛之人,都是抱著問道向佛之心而踏上征程。若要安逸享受,不勞而獲,還是學學貧道,離開門派,朝著世俗榮華富貴奮鬥吧。”

  宿誼一言,如雷貫耳。

  特別是佛家子弟,苦修本就是佛家修行的道路之一,他們心中震撼更深。

  一群佛家弟子開始閉眼念佛,面色或慚愧或頓悟。

  看這樣子,他們是不準備繼續跟宿誼互懟下去了。

  至於那群道士和方士,臉色就青青白白極其好看了。

  他們能說什麼?不,我不是為了問什麼狗屁的道,我就是為了得道成仙長生不老而已?

  但這話說出來,就不像是仙人吧?

  能說出這種話的人,還修什麼道?成什麼仙?仙界是垃圾場嗎?

  “修道一途,非大毅力,大智慧之人不可。”宿誼總結道,“前途渺渺,小千世界中,可能上千年也不一定有一個得道之人。但正統修道之人從不斷絕。道之一字,你們好好想想吧。”

  說罷,宿誼閉著眼念誦道:“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眾人正被宿誼一番關於大道的話語所震撼,宿誼突然開始講經了。

  明明煉製這一環節,宿誼鬥法勝的不費吹灰之力,其餘人已經準備打退堂鼓了,試探的世家貴族們也準備收手了,大家準備和樂融融的撤退了,宿誼居然自己開啟了第二環節,他開始講經說道。

  其實也算不上講經說道,他只是單純閉著眼睛念了一段而已。

  《清靜經》全稱《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傳聞是東漢葛玄筆錄成書。但考古之後得知不過是後人托葛玄之名,實際上成書應該是南朝到北周末年這一段時間。不過這個時候,就算是左慈葛玄都還未出現,也就是說,現在這一部道家經典還未出現,正好可以用來裝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