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雖然最後銷量也還是沒有影響就是了。

  這個姑娘表面上的資料沒有任何問題,但藺昕就是看著這本書的內容,覺得很熟悉。

  倒不是臥底的事他似曾相識,而是關於幫派內部變革的事,他好似見到過。

  藺昕用他的超強大腦想了想,打電話問了顧濛,認不認識這個叫黑火的人。

  顧濛大笑:“這都能被你發現?”

  藺昕道:“我知道你的幫派發展歷史,和這本書寫的有點像。本來以為她是你幫派的熟人,知道你幫派的事,結果是你本人熟人?”

  顧濛沒有賣關子,道:“黑火其實是我手下那幫無聊的幹部共用的筆名,所以外面傳黑火是一個工作室倒也沒錯。我偶爾也會用黑火的筆名寫一點東西。推到台前的人資料是清白的。怎麼,你選擇了黑火的小說?我本來也想給你推薦黑火的小說,你倒自己選了。”

  藺昕道:“你怎麼不早跟我說,黑火的小說很適合拍成電影電視劇。”

  顧濛道:“你忘記了,前段時間對這種題材限制的很緊?黑火的小說把黑幫中的人美化了很多,畢竟是幫派內部的人寫的。幫派如果不是純粹的惡,最後也沒有得到全軍覆滅的報應,是過不了審的。”

  藺昕這才記起這件事。他之前演過一個臥底,那個結局就是幫派是純粹的壞人,最後是正義戰勝邪惡。

  近幾年,政策稍稍放鬆了一些,可以稍稍描寫一點幫派不算太惡毒的一面。而且這本書是黑火難得的黑幫主要人物都死光了的小說,幫派最後其實也算覆滅了,新生的黑幫已經不是原來那個邪惡的犯罪團伙。

  所以應該可以過審,孟嵐才選擇了這本小說改編劇本。

  顧濛道:“你要選這部小說,我來給你演黑幫老大。”

  藺昕道:“你不是不願意本色演出嗎?”

  顧濛道:“但是我不樂意讓別人演啊。就當是幫你了。我的兄弟也可以給你當群眾演員。反正我們現在都洗白了,現在出來展現一點歷史,上面也不會說什麼。投資什麼的……”

  藺昕無奈道:“我們對半分成了吧?你就知道錢錢錢,別這麼庸俗好不好?你賺的錢這輩子能用完嗎?”

  顧濛一本正經道:“我手下還有一幫兄弟要養活,又不是我一個人花。”

  藺昕呵呵。你用個人名義投資,說是給你底下兄弟賺錢,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顧濛:不但不會痛,還美滋滋的。賺了錢就給愛人買買買。

  同樣是有錢人,但吃穿住行都是花顧濛的錢的覃烽:……總有一種被金主養的感覺。賺了錢花不掉,也是一種心塞。

  於是這個劇本就這麼敲定了。

  黑火的小說還沒有被改編過,據說有人曾經想買黑火小說的版權,都被黑火拒絕了。

  孟嵐看中這本小說後,本來想聯繫小說作者,表示可以讓作者參與編劇,甚至可以不買走版權,讓作者以版權折算投資,以投資商的身份進入劇組。

  藺昕不差錢,他只想要一個玉梅影帝。

  孟嵐認為,藺昕這個金字招牌,作者應該不會拒絕。他沒想到的是,藺昕第二天就告訴他劇本的事搞定了。

  版權居然在顧濛手中?這個顧濛還真神秘。孟嵐想。

  不過這是好事,不需要他為版權的事操心了。顧濛再神秘,只要對藺昕好,只要不會拖累藺昕,就沒關係。

  至於涉黑還是涉zheng,在娛樂圈都很常見,孟嵐不會多做追究。

  顧濛和藺昕感情好,也不是第一次合作,孟嵐放心不少。

  只是他剛放心,藺昕又惹出了事來。

  準確來說,不是藺昕認識,而是事情來惹藺昕。

  這件事也和娛樂圈沒關係。

  外國一個科研團隊剽竊了藺昕新發布的數學論文,藺昕準備找對方算帳。

  ☆、第109章

  當得知被剽竊論文, 藺昕第一反應是不可置信。

  然後他就被光腦貓爪子攻擊。

  懷疑誰也不能懷疑光腦不是?光腦會說謊嗎?

  藺昕:有時候你的確……

  光腦:這麼嚴肅的事我會騙你?!(瘋狂亂抓!)

  藺昕:我錯了!

  藺昕立刻去查怎麼回事, 自己提交給AMS學報的論文怎麼會被人剽竊。等看了光腦的監控資料之後, 藺昕囧然。

  剽竊自己那個研究小組自己也研究著同樣的難題,正陷入瓶頸中。負責審核藺昕論文的教授正好是這個研究小組的負責人。或許是項目瓶頸導致心裡煩躁, 或許是藺昕年紀輕輕獲得這麼多成就讓他心裡不平衡, 或許是研究了這麼久的項目將要作廢讓他心理直接崩潰。這個教授鬼使神差的做出了這種在學術界不可饒恕的事。

  藺昕的論文讓他突破了研究瓶頸,讓項目可以繼續下去。但藺昕的論文雖然進入評審流程之後最先到他的手中, 他可以暫時扣住藺昕的論文拖延時間, 可藺昕發表論文之前先給他的導師卡爾文以及哈弗大學幾個數學家看過,他若是將藺昕的論文一直扣住不放, 卡爾文等人肯定會來找他麻煩。

  他不想讓這麼長時間的研究作廢,就只能打時間差。

  就算根據藺昕論文中的數據,自己撰寫一篇論文時間也已經不夠, 於是他只是將藺昕的論文稍稍修改,就作為自己研究小組的研究成果發表。

  因為他是數學界老前輩,又是學報負責篩選的專家之一,因此他可以跳過初步篩選的流程。

  這位數學家非常淡定的給卡爾文打電話, 說藺昕的研究成果和他撞車了,他的論文正好在這期刊登。

  他假惺惺道:“還真是巧啊,我的論文正好在這期刊登,他論文中的證明方法和我一模一樣。如果是其他人, 我肯定都懷疑組裡是不是出了間諜。但如果是你的學生,我相信這只是一場令人驚訝的巧合。你讓他將論文修改一下,在下期刊登吧。雖然我和他證明方法是一樣的, 但畢竟他也是自己證明的,我也不好意思因為自己資歷老,就讓年輕人的研究成果作廢。”

  卡爾文知道這位數學家也在研究這個課題,因為其資歷和在學術家良好的口碑,他絲毫沒有懷疑這件事的真假。當然,他也不會懷疑自己的學生。他只是很遺憾藺昕遇到這種巧合。

  如果不是光腦實時監控並掌握著足夠的證據,藺昕定也會以為這是一個巧合。

  畢竟對方是學術界大牛,並且已經研究這個難題很長時間。即使對方論文和自己重合度很高,但或許真的是心有靈犀?

  便是藺昕懷疑對方,以對方的身份地位,他也百口莫辯。說不定反而有人懷疑是他買通了對方研究小組的成員,偷竊了對方的研究成果呢。

  誰讓他年紀輕,資歷淺,外加有錢。

  藺昕在專注演藝圈事業的時候,也沒忘記自己的愛好,並且以兩年一篇高質量論文的速度,保持著自己在數學學術界的天才名聲。

  數學界有很多天才,在藺昕這個年齡,研究成果和研究速度都不算罕見,但藺昕在演藝圈的事業也很輝煌,兩個毫不相關的行業,藺昕都能取得如此成就,就難免會有人會心裡酸溜溜的,還有些人說藺昕在學術界的成果說不定根本不是自己的,而是有一個團隊在為藺昕服務,藺昕只需要把成果署名就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