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雖然英語基礎的確應該從音標開始,但是你覺不覺得你太正式了?

  偏偏這群孩子還學的認真,連幾個英語不好的大人也跟著學,那表情嚴肅的樣子,可不像是在開玩笑。

  導演忍不住過來問:“藺昕,你該不會事先準備過的吧?”

  藺昕道:“當然準備過了。我已經先學過了各類幼兒教材,即使在節目的這七天,也不會耽誤孩子們的學習的。”

  在場五個孩子雖然成績都不錯,但都忍不住打了個寒顫,看向藺昕的眼神驚恐中帶著一絲無助。

  而大人們已經扶額的扶額,捂嘴的捂嘴,顧濛更是毫不客氣的放聲大笑:“你們別忘了,藺小昕是正兒八經的大學教授哦。客座教授也是教授,他可是給大學生上過課的。這次節目,可是蠢蠢欲動想給小孩子上課,當一次幼兒園老師了吧?”

  導演一臉無語。

  藺昕聳肩:“這也沒什麼不好的不是嗎?節目的宗旨是讓大人跟小孩子相處中,都能學到東西。我覺得我能交給他們的,也只有知識了。”

  顧濛嘲笑道:“孩子們認命吧,至少藺昕沒有準備交給你們他最擅長的數學。”

  其餘幾位大人嘉賓都忍不住笑了。

  言雨萱看著自己被群嘲的藺爸,小聲鼓起勇氣道:“數、數學也沒什麼不好。藺爸可以教我兩位數的加減法嗎?”

  宋葉柏挺起胸膛,驕傲道:“兩位數的加減法,我會!”

  池天平聳肩:“我已經在背九九乘除法表了。”

  季小曼苦著臉道:“我還沒背下來九九加減法表。怎麼也背不下來,藺叔叔可以教我嗎?”

  張盈道:“數學的確比古詩詞容易,古詩詞才是要命。”

  好吧,對於六七歲的孩子而言,或許背誦古詩詞,比只有加減乘除的數學讓他們更恐懼。

  藺昕若有所思:“好,那我教你們。”

  眾大人:“……”你準備把這個親子節目變成幼兒教學節目嗎?!

  ☆、第92章

  節目組早知道邀請藺昕的綜藝節目,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 總會出一點這樣那樣的問題。

  比如藺昕最早上的求生節目,變成了他和主持人的體能競賽;比如藺昕上的體驗職業節目, 變成了藺昕被當地科研組織留下來當做外援顧問。

  這次親子體驗節目, 不會真的變成教育節目吧?節目導演和節目負責人交換了一個擔心的眼神。

  罷了罷了,無論變成什麼樣, 以如今電影的熱度,和藺昕等人的人氣,也足以撐起這期節目的收視率了吧?

  在節目組的擔憂中,藺昕等人來到了他們這次居住的小山村。

  這雖說是個小山村,但並不貧窮落後。

  雙寨村是一個位於山上的羌族聚集的村莊,位於所屬羌族治自縣和市區中間, 交通方便,早就已經搞起了羌族文化旅遊業,山上的房子都修得很漂亮, 吃的也很不錯。

  這次搞節目, 也是接了這個村子的贊助,為這個村子的旅遊業打廣告。因此他們一切花銷,都是當地買單。

  羌族人對漢族很友好,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忌諱,同時本民族也有比較特色的東西, 很適合用來做節目。

  他們這次就要體驗羌族特有的文化。

  藺昕粗略的看了一下節目需要經歷的項目,心想這就跟許多民族特色旅遊小鎮的體驗項目差不多。不過這本來就是一個旅遊村子,當然。

  到達這個村子之後, 第一件事就是分房子。

  本來分房子要通過考驗來決定,後來這群大人齊齊指責藺昕綜合實力太高,要求抽籤。不然彩頭都被藺昕給搶了。

  節目組猶豫中。

  雖然藺昕大殺八方也挺有趣,但觀眾們都知道藺昕很厲害。已經猜到結局,就沒趣了。可抽籤就更沒趣了。

  藺昕看了一眼明明能正面對抗自己,偏偏裝得跟弱雞一樣大呼小叫的顧濛,對節目組道:“既然大人的實力相差太遠,那就讓孩子們來吧。我正好準備了一些益智小遊戲,對學識要求不高,考的是運氣和記憶、反應。還能讓孩子們學點東西。”

  嘉賓進節目的時候沒有劇本,但節目組是有的。只是因為臨時接受上面整改的通知,導致現在有些環節需要臨時想。

  本來他們準備的是親子默契比賽,但這親子默契比賽中有讓大人和小孩過分親密的活動,只能砍掉了。現在他們在猶豫是就讓大人隨便比一下,還是真的就抽籤。現在聽到藺昕這麼說,節目負責人和導演商量了一下,同意了。

  讓孩子們表演也挺有趣的。而且由嘉賓來當裁判,觀眾們也一定會覺得很新奇。

  藺昕找來了村長,和村長商量了一下,在孩子們好奇的眼光中,現場製作了一個尋寶遊戲。

  “來到這個村子的第一件事就是熟悉這個村子,這個尋寶遊戲一是為了踩地圖,二是為了了解這個村子基本的民俗。”藺昕道,“我給你們每人一本村子旅遊地點冊子和一個有關羌族文化的謎題,有文字的,也有圖案的。你們去資料館自己尋找這個謎題的含義,或者是詢問村民,然後找到這個謎題代表的地點,從這個地點拿到需要尋找的東西。”

  “我會準備好幾樣東西混淆你們的視線,最終要找的東西也要從謎題中選擇最符合謎底的東西。選中東西的時候,遊戲結束。”

  “我已經向村長借了自行車。這裡路很平坦,可以騎自行車。大人們騎車帶著孩子,跟著孩子一起去尋找,但是不能用語言或者動作來幫助孩子。如果你們擔心我泄題,可以換一個人帶萱萱。”藺昕道。

  節目組和在場嘉賓都用兔斯基眼看著藺昕。他們看得出藺昕製作出整個遊戲的過程的確是現在才開始的。這人腦子還真好用,這麼快就想出來一個聽起來挺有趣的遊戲,製作了符合現場特色的謎題。

  看著村長這樣子,顯然對藺昕也很佩服,不斷說藺昕對羌族文化了解的很透徹。

  節目組在聽了藺昕的謎題和謎底之後,立刻表示就用這個活動分組。藺昕被安排到導演和負責人中間坐著,由節目主持人騎自行車帶著萱萱行動。

  節目主持人笑道:“這次我出鏡的機會還挺多的。”

  藺昕笑了笑,乖乖端了個小板凳坐在導演和負責人中間,繼續和村長嘮嗑。

  他們從羌族的傳說說到羌族的歷史,從羌族的歷史說到羌族的民俗,從羌族的民俗說到羌族聚集地的山山水水,好似有嘮不完的嗑。村長是村子裡的老人家,也是文化人,身上還有一連串民俗研究的頭銜。他誇獎藺昕對民俗和地理都了解的很透徹,是個博學的年輕人。

  藺昕謙虛道:“我只是來之前做了準備。我所說的東西,也是拾人牙慧。”

  藺昕提了幾個比較著名的民俗研究學者,然後就其研究論文,繼續和村長討論。

  聽著藺昕和村長討論的越來越高深,甚至上升到了國際合作的高度,導演和負責人交換了一個眼神死的眼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