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以說,《總裁追妻記》從劇組組成來說,已經顯示了足夠的誠意。

  對藺昕有好感的人開始稱讚藺昕的用心,對這部電影充滿信心;而一些酸溜溜的人,則說這是資本的對電影市場的褻瀆。

  至於為什麼就變成褻瀆了……嗯,反正黑子開心就好。

  不僅劇組後台成員非常豪華,演員的陣容也不差。有不少藺昕合作過的演員表示可以低價來劇組中客串一下,特別是《東海桑田》中的演員們。

  《東海桑田》中飾演了賀天他爹的老藝術家攜同樣是表演藝術家的妻子飾演了藺昕那兩把孩子教導成這種不諳世事的樣子,為藺昕的愛情亂出注意的不著調爹娘;商文暉跑來演了藺昕的情敵,兩人又成為了“情敵”;飾演被推翻的姜王的那位老藝術家飾演了女主那個女控爹……

  粉絲們戲稱,這是,為了彌補粉絲們看了這BE電視劇破碎的玻璃心,《東海桑田》原班人馬特意傾情出演一部愛情喜劇,搏粉絲們一笑。

  有了這個戲稱,讓《東海桑田》的粉絲們對這部愛情喜劇充滿了期待,特別是那群期盼紫鈴蘭和張昀有一個美滿結局的bg愛情粉,簡直忍不住自己那充滿洪荒之力的期盼之心,天天在劇組臉博下籤到,扳著手指頭數日子。

  在拍攝之前,藺昕已經背下了帝影導演專業所有專業書,還在系統空間上了導演課。

  按照系統虛擬課程的要求,在學習導演之前,藺昕還學習了攝影和剪輯,即使是藺昕這種幾乎過目不忘的記憶力,在吃下這三個專業課程專業書的時候,也有些頭昏腦漲的感覺。

  藺昕這時候分外想念還是系統智能的自己。那時候的自己,絕對不會因為這幾十本教材就處理器過熱。

  藺昕:人類的身體真不好用。

  光腦:(秀出了自己的資料庫。)

  藺昕:……別刺激我了QAQ。

  背下了教科書還不算,藺昕還要在系統空間中實踐。

  大概系統智能的確是在美學上有點問題,藺昕的攝影作品被老師批了個狗血淋頭。

  最後藺昕強行背下了一些得過獎的攝影作品的數據,讓光腦測量數據,直接原封不動照辦。至於創作什麼……先等模仿之後再說吧。

  攝影攝像可以模仿,但剪輯就沒辦法了。

  剪輯需要強烈的個人色彩,即使藺昕看了大量電影,也不能照搬別人的風格。

  按照老師的說法,首先藺昕要明白自己要講什麼故事,然後根據自己的理解,對影片進行製作整理。

  藺昕抱住腦袋,仿佛一隻苦惱的可達鴨。

  他要講什麼故事?他喜歡什麼風格?嗯……風格……他不知道啊……

  藺昕十分苦惱的看著各種愛情電影,越看越迷茫。

  藺昕精心製作的作品被老師多次打回,最後煩惱的藺昕隨便剪了一個,然後過關了。

  藺昕:……這個評價真迷。

  雖然覺得評價很迷,藺昕還是進入了下一個學習環節。

  導演的話,藺昕還是做得不錯的。他自己有演技,也知道對方怎麼才算是表現出了演技,所以要指導別人演戲並不難。

  其實導演也是一個充滿創造性的工作。設計各個場景和動作,都需要導演發揮創造力。

  但在演技方面,藺昕只要自己代入這個角色,就能很容易覺察出對方演員飾演的狀態是否合適。似乎藺昕在當演員方面已經有些天賦了。

  這天賦,是通過不斷不斷的高強度練習養成的“潛意識”,說是天賦,不如說是熟練度。

  至於在場景設計上,藺昕“惡俗”的愛好,對男主的劇情設置十分“合拍”,讓副導演對藺昕讚不絕口,認為藺昕在導演上也很有天賦。

  然而在設計普通劇情上,藺昕就完蛋了。

  副導演笑得直不起腰。感情藺昕不是有天賦,而是有特殊的體會呢。

  藺昕繼續抱著腦袋苦惱。

  真的是他的問題嗎?是他的問題嗎?他真的審美和為人處世都有問題嗎?

  元秋曼笑著拍了拍藺昕的肩膀:“你這樣特挺好的。和別人一樣,多沒意思。剩下的交給我吧,我來教你。如果你什麼都會了,我還覺得我的高工資拿的愧疚了。不過你真的很厲害,理論知識非常紮實。你缺乏的只是實踐。”

  藺昕蔫嗒嗒的點頭。

  理論知識什麼的可以靠背,但要看自己創造力的,他真的是很頭疼啊。

  劇組中其他人也哭笑不得,覺得藺昕雖然作為天才羨煞旁人,但有時候一些缺點還真是讓人啼笑皆非。

  被孟嵐特意請來坐鎮的顧問屈正德老師則唏噓不已,覺得藺昕不是科班出身,就擁有這麼紮實的理論知識,如果一開始就選擇導演,一定會是導演界的新星。

  藺昕連忙搖手,說屈老師過譽了。藺昕一臉苦相:“理論知識我可以用勤奮彌補,但……導演界的新星……我自認為太難了。我現在在學剪輯,怎麼也理解不了什麼叫做自我風格。只是啃下書本,於事無補。”

  屈正德使勁點頭:“的確,導演需要積累大量經驗,只啃下書本當然沒用。但若是連基礎知識都不紮實,只通過後期摸索,也是很難的。雖然現在半路出家的導演越來越多了,我還是希望那些新導演能多讀點書。”

  屈正德是正統學院派出身的導演,現在“退休”之後便在帝影給學生們上課。他一直認為就算是半路出身的導演,也必須經過系統學習。有其他行業的人轉行當導演是一件好事,能豐富導演行列的人才儲備。但是僅憑著自己摸索就開始導演作品,不學習、不積累,即使浪費的是投資商的錢,和屈正德沒關係,屈正德仍然覺得難受。

  看著電影市場充斥著那些新“銳”導演們粗製濫造的作品,屈正德就難受得睡不著。

  也可以說這是一種強迫症吧。

  屈正德真的希望那些新導演們能在導演自己的處女作之前,多讀幾本書,多上幾次課——哪怕是視頻課程,多問些人,多做點短片試試手。

  屈正德就很喜歡藺昕,即使藺昕的確在創作上有很大的問題,不算是有靈氣的“學生”。

  但藺昕夠努力啊。屈正德見過的新導演那麼多,別說那些半路轉行的,就說帝影導演專業的學生,有多少敢說自己畢業的時候將所有課本都背下來了?雖然這中間有藺昕智商高、記憶力好的緣故,但藺昕至少去背了。

  而且藺昕學的還不止導演,他還自學了攝像和剪輯,還做了許多作業。這些作業屈正德也看了。雖然剪輯上有很大問題,但是攝影已經具有一定美感,可以看出藺昕花了很多功夫,更能看出藺昕是從基礎一步一步走的,雖然是自學,但這一步一步的走的很踏實。

  屈正德認為,藺昕肯定早就準備了轉行導演的相關學習,現在學習小有所成了,才會自己導演作品。

  這麼多的作業和這麼多的學習,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完成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