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藺昕:得到影帝難道不是因為演技好,劇本好, 導演好嗎?和老jian巨猾有什麼關係?而且我不老。

  兩個問題被藺昕解決後,記者的氣勢就減弱不少。

  畢竟藺昕是華國人,腐國的記者對藺昕的私生活並不了解, 沒多少可問的。而華國的某媒體集團還官司纏身, 其他媒體對藺昕都很客氣。

  當問完和電影無關的問題之後, 這些被邀請來的媒體也非常給面子的問了許多電影和拍戲過程中的事, 簡短的記者招待會結束之後,有關人員退場,電影開始放映。

  這場記者招待會,除了邀請了業內人士、記者之外, 還有許多影迷得到了增票,有幸與自己喜愛的明星一起觀看電影。

  大家的素質都很高。在燈光暗下來的時候, 觀眾們都安靜下來,一同等待著電影的開始。

  電影的開頭是嘈雜的案件現場, 有舉著閃光燈的媒體,有維持秩序的警察,還有臉上帶著好奇的圍觀市民。在警戒線之中,有一具被蒙上了白布的屍體,法醫和警察正在忙碌著。

  一個面容有些滄桑的男人走進警戒圈, 詢問在場警務人員屍體的情況。

  通過他們的對話,觀眾得知這個面容有些滄桑的人是警長西奧多,這是在倫敦發生的第三期殺人案件,其共同點是屍體旁邊放著白玫瑰,並被取走了一部□□體組織。

  這是一件連環殺人案,案件現在沒有進展,警察受到很大的輿論壓力,上面施壓讓快速破案,西奧多正是主要負責人。

  “看來必須又去找他了。”西奧多皺著眉,滿臉不願意,“不知道又要受什麼挖苦。”

  西奧多這麼說的時候,周圍人也露出挫敗的表情。

  作為警察,求助於私人偵探,還真是一件讓人心理很不舒服的事。何況那個私人偵探還是個嘴毒的混球。

  電影節奏很快,開門見山,開始幾分鐘就介紹了整件事的背景,十分乾淨利落。在西奧多去拜訪林德的時候,片頭曲這才響起。隨著片頭曲,是倫敦大街小巷的景象,形形色|色的人群,還有漫天飛舞的印著連環殺人案的報紙。

  隨著西奧多的腳步,字幕上不斷打出製作人和演員的訊息,待西奧多敲響了林德的門的時候,片頭曲正好放完。

  一些影評人點頭,這個開篇的節奏不錯。

  偵探電影,節奏是非常重要的。偵探電影,主角免不了要長篇大論的說台詞推理。這時候主角的台詞功力,已經導演對鏡頭的把握,就十分重要。怎麼讓影迷聽著那大段的推理不無聊,還能聽得懂,就是偵探電影成功的關鍵之一。

  為了這個腐國人民的國民IP,導演拿出了渾身解數,每一個細節都斟酌了無數遍,每一個情景的配樂都經過了無數次的篩選,對演員的要求更是到了“苛求”的地步。

  這種負責人的作品,觀眾們的觀影體驗是十分棒的。即使他們從原作中已經差不多得到了這個案件的全貌,仍舊不自覺的被劇情吸引。

  作為有原作的電影,劇情還能吸引觀眾,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你覺不覺得,那個賣花的小哥,有可能是藺昕?”一個觀影群眾小聲對自己同伴道。

  那同伴道:“哪裡哪裡,藺昕已經出場了嗎?”

  那觀影群眾道:“我覺得長的有點像,而且他對著主角那種玩味的笑容,嗯,有點像反派。”

  “我看到了,真的有點像。藺昕在幹什麼?不對,他演的林在幹什麼?”

  ……

  ……

  不止這兩位觀影群眾,也有人在猜測藺昕是不是已經出場了。

  畢竟片花可是劇透了,藺昕一開始就出現了,只是一直以偽裝的樣子出現。至於藺昕為什麼換成各種職業各種臉出現,原著說了,“林”喜歡裝扮成不同的人,體會不同的人生。他喜歡這種新鮮感。

  林德說林在觀察人類,“他想看著人類面對不同的人表現出來的樣子,並以此為樂”。

  而林在原著中自言,最喜歡觀察林德,特別是林德有案子的時候,他總喜歡暗搓搓的圍觀,覺得非常有意思。正是因為他覺得林德有意思,才會多次提供幫助。

  不過,有時候他也會給林德帶來很大的麻煩,成為林德案件的幕後主使。

  這個幕後主使是林德猜測的,但令林德挫敗的是,他即使猜到了,也找不出證據,將這位大佬送進監獄。

  對林德而言,林就是他的情報來源、麻煩來源和目前最想送進監獄的人。

  對林而言,林德大概就是很好的觀察對象,讓生活不會無聊的調劑。

  所以以原著中的人物性格,現在林德又開始查案了,林肯定會在林德身邊轉悠,觀察這個有趣的私人偵探。

  因此劇組劇透說,藺昕一開始就出場了,應該是沒有驢網友的。

  只是出場的那麼多背景板中,哪個是藺昕,這個就是需要觀眾們自己運用火眼金睛來尋找了。

  有時候藺昕會露出比較符合他boss身份的表情,有時候藺昕的扮相比較接近他本人,但大部分時候,他都是真心誠意的在扮演一個路人甲,連林德和他擦肩而過都認不出他,作為有上帝視角的觀眾們,真的能認出他嗎?

  “在電視劇中,雖然主角認不出來,但我一眼就能認出來,按照演員長相找不就成了,而且他在林德離開後都會自爆身份露出一些比較扭曲的表情。這華國的影帝怎麼一點都沒有露餡?”一位腐國的觀眾道。

  “這才符合原著吧。”他的同伴道,“林本來就是喬裝打扮出來體驗生活的,又不是專門為了跟蹤林德,所以大部分時候他不會在林德離開後做什麼不符合他扮演人物性格的事,就算偶爾暴露一下,也會立刻切換回現在扮演的人。”

  “你背的是原著……好吧,那個華國人真厲害。”

  ……

  ……

  很多原著小說粉都這麼覺得。而且他們還覺得,作為影帝的演員就是不一樣,藺昕這是根本不在乎自己在這部戲中的人氣嗎?

  電視劇中那些演員為什麼不樂意讓化妝師化得別人根本認不出他們來,老老實實按照原著扮演一個路人甲?因為沒有出鏡率,他們的人氣要從哪裡來?就算你演技再好,演一個布景板,觀眾記不住你,有什麼用?

  因為這種關係,即使他們需要飾演一個觀眾認不出來的角色,也必須要強行使主角眼瞎,讓觀眾一眼就能認出來。就算真的需要化妝到觀眾認不出來,演員也一定會在主角看不見的地方做些暴露自己身份的事,讓上帝視覺的觀眾發現。

  看了這麼久了,觀眾還在猜藺昕什麼時候出場的,什麼角色是他演的,也真是觀影歷史中一朵奇葩了。

  不過這種“大家來找茬”遊戲也增加了觀影趣味。在劇情過度的時候,觀眾也有事情干,全神貫注的在人群中尋找藺昕,找到了就一陣激動,這樣就算劇情鬆弛下來的時候,觀眾們也不會無聊,更不會想上廁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