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林德先生》作為電影,自然不可能拍完所有原著的內容,他們要選擇其中一個事件,並且經過大量的改編,不然已經看了許多遍小說的原著書迷可是不會買帳的。

  這次電影選擇的內容,是人氣最高的“白薔薇事件”。倫敦驚現連環殺手,被害的屍體會被取走一部□□體組織,兇手會在屍體旁邊放置一朵白薔薇,仿若悼念似的。

  如此囂張的殺手,完全是挑釁警察的權威,林德先生的搭檔警長自然受到了來自上司和民眾的強大壓力。

  林德先生性格雖然傲嬌,經常欺負搭檔警長,但當他真的有麻煩的時候,雖然嘴上會嫌棄幾句,但從來不會拒絕幫忙。

  這次案件本來以為只是一個普通的連環殺手,但最後扯出了金融家、大商人、政治家等一系列不可以惹的人物,帶出了他們邪惡的地下交易,林德先生和警長在追查過程中受到了多方追殺,案件的真相也更加撲朔迷離。

  這時候,就是神秘的林登場的時候了。

  亦正亦邪自稱為情報販子的林,似乎對整件事都十分清楚。但他可不會輕易將自己知道的消息說出來。他要和林德先生玩一個遊戲。

  這個遊戲是另一個案件,只有林德先生找出了真相,林才會將林德先生想要的消息告訴他。

  林德先生接受了“挑戰”,陷入了更大的危險之中。

  ☆、第57章

  偵探小說和偵探題材的電影電視劇鋪天蓋地,《林德先生》能經久不衰, 其中情節設置和邏輯推理顯然是非常厲害的。

  好的偵探題材的創作可以讓讀者或者觀眾感覺到“真實”, 《林德先生》就是如此。

  《林德先生》不僅讓讀者感覺真實, 還感覺“撲朔迷離”。甚至一些案件,就算真相大白,兇手伏法, 讀者仍舊覺得浮出水面的真相不是全部, 忍不住反覆看, 希望能找到更多的線索, 找到背後的真相。

  電影《林德先生》選擇的這個案件就是典型的例子。林先生給林德的挑戰是和他要查的案件相關的。最後的真相是這件事涉及一個大的戀童癖俱樂部。

  這個俱樂部十分高端, 裡面的人都是達官貴人, 有錢有權的精英人士。為了滿足這些人的“愛好”, 自然就有人組建了這麼一個俱樂部。

  連環殺手和他的雙胞胎妹妹就是被親生父母賣進了這個高級俱樂部,他的妹妹慘死, 他運氣比較好,沒有遇到比較變態的主顧, 並且逃了出來,還混進了福利院,被一家比較善良的夫妻收養, 看似已經與之前悲慘生活徹底決裂。

  但是之前的經歷,讓他的心理產生了極大的問題。這種問題,讓他走上了連環殺人的道路。

  而他沒有找加害者下手,反而是找同是俱樂部的曾經的孩童下手。

  俱樂部也不算“喪盡天良”,“商品”若是能無病無災的長大, 他們也不會故意下殺手,還會給這些人一筆錢,讓他們離開。

  這些離開的人已經被下了心理暗示,不記得曾經的生活,不會泄露秘密。就算泄露也沒關係,他們沒有證據。

  這可是高級俱樂部,保護它的人太多了。這種隱藏在社會中專供高級階層享樂的俱樂部很多,都是“合法經營”資格的俱樂部。

  就算有媒體想要進入查找其非法的證據,也沒有成功的例子。

  而且這些離開的人,他們已經被訓練成了純粹的“玩具”。除非是像殺手那樣年紀不大的時候跑出來,還有可能適應外界生活。就算他們離開了那個俱樂部,也沒有手段生活下去。他們相貌姣好的留在了俱樂部,為喜歡其他年齡“商品”的客人服務。而相貌不好的得了錢被趕出去,最終大概也只會淪落到野鶯地步。

  俱樂部可不怕這些人會做出什麼不利於俱樂部的事。

  或許是畏懼,或許是曾經的洗腦,殺手雖然記著雙胞胎妹妹慘死的仇,雖然無法忘記在俱樂部時候的痛苦,但他沒有報復加害者,而是找到了被放出來的已經長大的孩子們。

  他並非是泄憤,也並非是覺得他們“骯髒”,而是想著讓這些人“解脫”。

  他認為這種痛苦是無法擺脫的,就算他現在大概是獲得了常人眼中的“幸福家庭”,但他仍然日日夜夜在痛苦中掙扎,他覺得他的同伴們比他待在地獄中更久,肯定更加痛苦。

  與其痛苦的活著,不如他送同伴們上路。

  抱著這種想法,好像自己也有目標繼續活下去了呢,不然總是想離開這個骯髒的世界。

  屍體身旁的白玫瑰是祝福,取走的身體組織是一種邪教儀式。殺手不知道從哪看到這種儀式,可以用人體一部分組織代替死去的人洗清罪孽和污穢,這樣死去的人就能上天堂。取走的身體組織部分則是按照生日來選擇。

  林德要查到連環殺手是誰,首先要查清死者的共同點,連環殺手的目的,這麼查下去,自然查到了那個俱樂部,被阻攔也是理所當然了。

  而林先生給林德的“挑戰”,最終指向也是這個俱樂部。

  一家孩子在商場中走失,商場中有監控錄像,整條商業街各家小店門口都有監控錄像,就這樣,拐走他們孩子的兇手都沒有找到。

  林先生提供了足夠的線索,讓林德找到這個孩子,不管是死是活。

  這個孩子的走失是一件普通的案件,只是人販子將其賣給了那個俱樂部,而那個孩子現在正是一個俱樂部頂級貴賓看中的“新寵”,自然不可能還給那家父母。

  林先生的確做到了他的承諾,當林德解開這個案子謎題的時候,林德想要的信息就已經給他了。

  無論是連環殺手的殺人動機,還是阻攔林德的“神秘組織”,就是那個高級俱樂部。

  這個案件讓三觀正直的人都感覺無比噁心,最終結局也是好的,林德雖然經歷了許多危險,但他最終將俱樂部的罪證全部掌握。就算它上面有再多的人罩著,當一切揭露之後,它覆滅的速度比沒有人罩著更快。

  因為不快點抓捕定刑,說不定會牽涉更多的人呢。現在林德掌握的罪證中的人,算是被棄車保帥了。

  即使知道背後還有人安然無恙,即使知道還有這種俱樂部存在,但打掉了一個窩點,解救出那麼多無辜的孩子,看著那麼多社會精英“貴賓”因這件事入獄,也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

  案件就這麼結束,一切順理成章,好似完美無缺。但看推理小說的讀者都不是普通人,他們提出了更多的疑問。

  結合其他幾個案子,可以證明林雖然是個隨心所欲的人,但做事並非沒有目的。他會幫助林德,應該是因為揭露這件事,能完成他想想要的目的。

  林幫助林德的目的是什麼?

  那個連環殺手只是一個普通人,他為什麼從哪裡學到那麼多邪教知識,殺人知識,躲避偵查的知識?他又是從哪裡得到這些曾經的同伴的消息,甚至精確到生日?

  連環殺手回憶中,他逃出俱樂部的時候曾經得到一個人的幫助,那個人是誰,是不是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