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雖然對記者們來說,大概不是。

  記者招待會之後,便是特邀的嘉賓入場觀影。

  電影是全國同時播出,劇組包下了這個放映廳,邀請了許多影評人,以及上次同人比賽獲獎的幸運觀眾,來一同觀看電影。

  記者退場之後,觀眾們就陸續進場。

  藺昕等人也坐到位置上,觀看自己的電影。

  影片開始的時候,是暖色調的回憶。

  一個面無表情的小男孩被嘮嘮叨叨的父母耳提面命,告訴他面對別人的時候應該如何,面對事的時候應該如何,教導他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小男孩帶著不解看著父母。

  “照著這麼做,你漸漸就會明白的。”父母道,“雖然你現在對這個世界沒有感情,但將來一定會的,我們會陪著你,直到你接受這個世界這一刻。和和,爸爸媽媽愛你。”

  小男孩抿嘴,然後道:“爸爸媽媽,我也愛你們。”

  臉上帶著疲態的雙親露出溫柔的笑容。

  然後記憶結束,小男孩長成了一個少年,他臉上帶著燦爛的笑容,他的父母頭上白頭髮多了一些,正滿臉笑容的給他收拾行李。

  原來那個少年進入了物理競賽夏令營,要去集訓。

  從少年和他父母的對話中,觀眾們得知少年的父母是研究人員,正在進行一個生物課題研究,似乎馬上要突破瓶頸了。

  “如果研製成功,當然是公開專利了。”父親道,“目的就是造福人類啊。”

  母親點頭:“終於等到這一天了。”

  少年道:“還是先申請專利吧,不然被別人申請了,他們可不一定不要錢就給大家用。”

  父母點頭:“當然。”

  他們又聊了一會兒,父母送少年去了機場。

  觀眾們突然有了不好的預感。

  專利……研究……還有事先劇組透露的破案的主劇情,難道……

  他們心中忐忑,想著不要吧,少年太可憐了,劇組不會這麼殘忍吧的時候,“意外”發生,少年的父母死於實驗事故,少年匆忙回來,給父母收殮。

  少年茫然的對著父母的遺體道:“說好的,陪著我,直到我接受這個世界呢?”

  爸爸媽媽,大騙子。

  有些影評人開始動筆了。

  他們覺得,已經猜到接下來的劇情了。

  接下來的劇情,應該是方和長大之後,在警察的幫助下,兩人攜手破案,讓正義不會遲到的故事把。

  故事情節很老套,不知道劇組會不會有新意。

  不過劇組之前說這是文藝片,果然還是商業片吧?攜手破案什麼的。

  其他電影院坐著的普通觀眾已經開始吃爆米花,等著主角長大成為拽拽的私家偵探,和警察聯手破案了。

  不怪他們會這麼想,實在是同人洗腦太厲害,他們已經接受了藺昕會和顧濛聯手破案的設定。很多人已經在期待顧濛出場,他們覺得,顧濛肯定就是兇手。

  不過很快,這群人就慘遭打臉。

  方和父母死亡的時候居然刻下了密碼,方和通過密碼找到了殺人兇手的證據。

  方和拿到證據的那一刻,自言自語:“爸爸媽媽說過,要相信這個社會……是有正義存在的。犯罪就會受到懲罰。”

  於是,方和將證據交給警察了。

  觀眾們:“……”

  總覺得這個主角有點不對勁?

  等等,你別交給警察啊!按照劇情套路!警察中絕對有jian細!

  果不其然,警察後手就銷毀了證據。

  在家裡的方和看著電腦,道:“銷毀了嗎?那麼……”

  這個十幾歲的小少年,居然開始布置離開的措施。他一邊裝作傻白甜的詢問案件進度,一邊遊歷於各種不應該他知道的場所——他還顯得十分熟悉,顯然不是第一次來。他好似在辦什麼東西,在準備什麼東西,然後在他父母下葬的那一天晚上,方和似乎因為傷心過度,失足落入湍急的江水中失蹤,官方認定其死亡。

  觀眾們:“……這個劇情好像有點不對勁?這個少年怎麼這麼厲害,跟開了掛似的?”

  影評人們停止了筆記,他們重新將注意力集中到電影上。作為職業影評人的敏銳嗅覺,讓他們嗅到了一絲詭異的氣息。

  這部電影,恐怕不是簡單的商業電影。

  《正義》劇組:我還要說多少次,我是文藝電影!

  電影第一階段在觀影人的疑惑和不安中結束了。很快,就是十幾年後,藺昕終於出現。

  他面前綁著一個驚恐的人,藺昕飾演的方和正在他面前做什麼實驗似的。他的神情十分輕鬆,就像是真的在做課堂化學實驗一樣,一點壓力都沒有。

  他將實驗都設置好,然後把桌子推到那個人面前,對著那人揮揮手,淡然的離去。

  很快,房子裡傳來一聲巨響。

  方和此時已經到了一個環境優雅的咖啡廳喝咖啡,他看著自己的小本子,道:“下一個……在袋鼠國嗎?嗯,之後順便在袋鼠國旅遊吧,媽媽是很想來這裡旅遊,回去燒些照片給她。”

  方和露出愉快的微笑。他的笑容毫無陰霾,就像是一個單純的善良的青年,和犯罪者一點關係都沒有。

  場景到了一個警察局。

  顧濛飾演的專案組組長正在和組員們研究一個連環殺人案件。

  那個案件的所有被害者都是死於爆炸,爆炸原因都是幾種化學混合物融合。若不是死亡原因一致,被害者天南海北,甚至國外都有,他們是不會聯想到一個人的。

  因為覺察到這些人死亡的相似性,國家專門成立了專案組,要抓住這個窮凶極惡的連環罪犯。

  因為這些人看不出關聯性,所以專案組將其定義為無差別殺人案件。

  有許多連環殺手都喜歡用同樣的殺人方式,甚至留下記號,讓破案者知道這些案子是同一個人犯下的。他們這麼做,或許是有強烈的表現欲,或許是強烈的自信,或許是給警察下的挑戰書。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那位犯罪者十分狡猾且殘忍。”顧濛扮演的專案組組長姜泰道,“除了他可以留下的證據之外,現場沒有任何可以證明兇手身份的證據。他或許就是為了挑戰警察的權威性,才故意做出這些案件。他選擇兇手的理由隨心所欲,世界各地都有,實在是讓人摸不著頭緒,讓人不知道他下一個下手的是誰。”

  觀眾們:……不,人家不是無差別殺人,是有目的的報仇啊!你們這群警察怎麼連這個都不知道!

  方和不知道從哪得知了專案組的消息,他自言自語:“當初證據毀滅的太徹底,十幾年過去了,這些人早已經毫無聯繫,他們暫時查不到關聯也是理所當然。畢竟,他們在同一個地方工作過的痕跡,也被人磨掉了呢。”

  不然,只要查一下這些人經歷的交匯點,就會得出不同。

  之後鏡頭,就主要集中在方和身上,偶爾方和作案的時候,會給一些鏡頭給姜泰這群因為方和疲於奔命的警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