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過一些網友想出創作出許多作品,然後用全家的身份證報名,這是允許的。許多抽獎都是用借別人的手機轉,這是規則允許內。

  同人創作的主題是確定的,劇組給出了“懸疑”“愛情”“喜劇”三個分類,必須要選擇一個分類。

  限定了分類,就讓網友們的同人創作不可能和劇組的內容撞車。

  因為這部電影沒有愛情,是個悲劇,兇手還在一開始就出現了(滑稽臉)。

  不過劇組沒有騙人,它可是老老實實說了,這三個分類都不是自己電影的類型,所以僅僅是同人。

  只是……網友會不會因為同人產生第一印象,這個就不是劇組能管得了的。

  同人活動在網絡上開展的如火如荼,許多電影看到這個宣傳效果,都想效仿。

  只是他們擔心的和藺昕之前擔心的一樣,如果同人創作的劇情比電影劇情還好,這就很尷尬了。

  其實用同人來炒熱度並非《正義》劇組受創,許多有“原著”的劇組都會用這個炒熱度。

  有原著小說,劇情怎麼也脫離不了原著的範疇。所以無論怎麼寫同人,也不會讓網友產生“原著還不如同人”的想法。

  但非改編的電影就很尷尬了。

  特別是現在大部分商業電影並非以劇本取勝,他們的劇本可能完全是套路劇本,甚至毫無邏輯完全是一坨屎。商業電影可以賣特效,可以賣美色,可以賣明星效應吸引粉絲買單,如果讓他們對劇情產生過高的期待,就等著票房下滑吧。

  前期宣傳再熱鬧,如果無法轉換到票房中去,那宣傳就是毫無意義的。

  雖然他們可以借“同人圖”等宣傳,但像《正義》這樣直接讓網友們創作同人,是根本不可能的。

  他們甚至十分疑惑,《正義》哪來的勇氣,在電影放映之前,就先攛掇網友寫同人?如果同人撞車原著劇情了怎麼辦?如果同人劇情比原著劇情更精彩怎麼辦?

  還是說,這是劇組宣傳沒腦子的舉動?

  但是劇組背後站著風娛和龍夏,風娛背後又站著環球,他們可不是傻子。

  業內倒是想對《正義》劇組唱衰,但他們想起多次被藺昕打臉的過往,又想起藺昕的背景,最終他們默默蔫了。

  至於一些死不要臉的媒體和營銷號的唱衰,劇組直接無視了。

  網絡上有些人唱衰,也能給劇組降低一點期待度。稍稍降低一點期待度,對劇組只有好處沒壞處。

  ……

  ……

  網友們的智慧是無窮的,藺昕去維納度假的時候,許多同人作品已經上傳,有許多質量很高的,讓藺昕看的津津有味。

  “不過愛情什麼的……怎麼又是我和顧大萌。”藺昕道,“在影視圈,我和他算不算王道cp?”

  薛斐面無表情道:“什麼王道cp,別亂說。”

  藺昕道:“反正他們就是隨便亂猜測就是了,看了這些難過的是顧濛又不是我。”

  薛斐糾正:“是覃烽,不是顧濛。”

  藺昕道:“覃烽這么小氣,那怎麼還讓顧濛進娛樂圈?”

  薛斐道:“大概讓顧濛進娛樂圈,讓顧濛開心,比吃醋更重要吧。”

  藺昕想了想,道:“狗糧,一腳踢翻。”

  薛斐聽藺昕最近將狗糧掛在嘴邊,但表情上其實沒有絲毫羨慕的樣子,突然想著,如果藺昕真的羨慕就好了。

  薛斐皺了一下眉毛。他心裡因為這種莫名其妙的想法有一絲慌亂。

  藺昕還在繼續開開心心的刷著同人。

  這群網友真是太有才了,其中一些想法也有些猜中了劇情。

  比如在“愛情”分類中,就有藺昕是兇手,耍著顧濛玩,然後兩人在追逐中莫名吸引,最後相愛後又悲劇的故事。

  不過更多的人受了之前的分析影響,認為這次顧濛才是兇手,藺昕最後將顧濛繩之以法,最後悲劇。

  懸疑中,有一個故事借鑑了之前《追逐》的劇情,藺昕是打入殺手組織的臥底,因為顧濛的執著追逐,結果臥底身份敗露,藺昕被殺,顧濛悔之晚矣。

  藺昕覺得這個劇情很有意思。

  至於在搞笑中,好玩的劇情就更多了。他們將《正義》的片花和之前顧濛、藺昕飾演的影視作品結合起來,剪輯出各種他們倒霉的場景。居然這些場景還能無fèng銜接,看上去逗死了。

  “被這些視頻洗腦,以後電影出現的時候,希望他們不會失望。”藺昕還是忐忑,“《正義》本質上不是一個商業電影,騙電影票也只能騙一次。”

  薛斐道:“能回本就成。而且你們之前提醒了很多次,這是文藝電影,就算他們最後發現這是文藝電影,也不會說什麼。在首映式之前,你們再誠懇的發一個通告,讓大家做好心理準備就成了。”

  藺昕輕笑:“會不會有人說我們故弄玄虛?”

  薛斐道:“說又如何?”

  藺昕想了想,的確是“說又如何”。劇組盡到了自己提醒的義務就夠了。

  藺昕暫時將同人宣傳的事放在一邊,開始潛心接受維納古典音樂的薰陶。

  世界古典音樂分為東方西方兩派,西方古典音樂之都是維納,東方古典音樂之都是吳州,兩個古典音樂之都在世界上地位差不多,他們之間也有許多交流,融合出許多東西方古典音樂結合的大型音樂盛典。

  藺昕原本想學習東方古典音樂,但……對他而言,果然還是鋼琴最好學了。

  就像他回應不了老師卡文的期待去學習小提琴一樣,弦樂什麼真實太為難人了。按弦到底要怎麼按才叫合適?只能憑耳朵聽實在是太難了。他要先通過判斷才好動作啊。不同的弦觸感和鬆緊還不同,正讓人難受。

  吹奏樂器也是,氣息什麼的好難把握。

  倒是揚琴比較適合他,但鋼琴更好表演獨奏一些。

  藺昕到達維納的時候,卡文正好在維納準備他的小提琴獨奏會。

  天知道他的小提琴獨奏會已經準備了多少年了,反正現在還沒有開始的跡象。

  藺昕倒是覺得自家老師的小提琴已經演奏的夠好了,但卡文和他的老師及朋友都覺得卡文不夠火候。

  聽著自家老師的朋友們評價什麼感情還不到位,琴聲還不夠靈動什麼的,藺昕默默遁了。

  感情……靈動……這種主觀的評價真是為難死個系統了。

  藺昕告別老師之後,開始跟著薛斐聽音樂會。

  他聽的還是同樣曲目的音樂會。

  同一個曲子,有的人婉約,有的人激昂,有的人靈動……就算是同樣的風格,同樣的情感,演奏風格也是完全不同的。

  最開始,藺昕只能聽出演奏聲音和節奏的不同,漸漸的,他似乎也能稍稍感受道一丁點風格的不同。

  再聽幾場,他好似能漸漸理解了感情的不同。當然,這也有可能是他聽多了薛斐的嘮叨和講解產生的錯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