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以拍賣場將其作為壓軸,也不算錯。

  ——————————————————————

  除了最後幾件文物之外,其他東西蕭悅都只是看個稀奇。在這些人喊價舉牌的時候,蕭悅那緊張兮兮的樣子,就跟自己在喊價似的。

  當樂正元自己想給蕭悅買點東西的時候,他又不肯了。

  蕭悅道:“就算是最後的唐書,你也不要拍,暫且看著吧。”

  就算是偽作,唐書也是很貴的。以上一次拍賣價,那也是要上億的。

  紙張的保存十分不易,如此完好的唐書從品相來看,就絕對是佳品了。

  樂正元本就是買點東西讓蕭悅高興,蕭悅既然不要,他當然就看個熱鬧了。

  拍賣品一件一件的賣出去,沒有一件流拍。

  蕭悅一邊感慨著這群該死的有錢人(樂正元:?),一邊等著最後兩件拍賣品上場。

  正等著,拍賣公司突然來人和樂正元聯繫。

  原來拍賣公司想要弄個噱頭,讓在拍賣場上的書法家們近距離觀看那唐書拍賣品。蕭悅也在邀請之列。

  顯然,比起年代更加久遠的青銅斧,拍賣公司更加看重唐書。

  現在華盟遠古文物估價趨勢,也的確是更看重有文字的文物。

  “你要去嗎?”樂正元問道。

  蕭悅十分感興趣:“當然去啊,雖然不準備買,但不給錢提前欣賞,這種占便宜的事傻子才不接受。”

  樂正元神情十分無奈。

  蕭悅高高興興的跟著工作人員走了,在後台遇到好幾個在交流會上見過的書法協會會員。他與這群書法家們一邊一同吐槽外國人的鑑定水平,這麼明顯的偽作也沒認出來,一邊對那不知名作者的唐書十分好奇。

  這字帖從圖片上來看,字是寫的很不錯的,不知道這是名家借顏真卿之名寫的字帖,還是無名氏?

  蕭悅還專門讓系統開啟了鑑定模式,以強大的資料庫來比對字跡。

  其實現在的科技已經能做到這一點,只是還不夠智能,資料庫也不夠大,不如系統。

  前面一件拍賣品拍出了不錯的價格,被一華盟收藏家拍走,價格是如今青銅器拍賣價的平均數。

  在國家的呼籲下,現在收藏家對文物拍賣已經比較理智了。國外投機取巧的藝術品投資商也開始偃旗息鼓,進入觀望中。

  當然,國家呼籲之外是不是還做了什麼,讓那些投資商不敢囂張,這個蕭悅就不知道了。

  輪到那唐書上場了,蕭悅跟在幾個書法家身後,興致勃勃上了台,和書法鑑賞家一起鑑賞那幅唐書。

  一些認識蕭悅的人紛紛驚訝,李闊更是將自己口中上好的茶給噴了出來。

  李闊一邊咳嗽一邊道:“咳咳咳,這個……這個是蕭悅吧?蕭悅怎麼也在台上?”

  李老笑道:“蕭小友當然作為書法家被請到台上一同參加書法的鑑賞了唄,這不是顯而易見的事。”

  李闊目瞪口呆:“他真的那麼厲害?”

  李老道:“真要讓我說,幾個和他一同上台的還不如他。”

  雖然這句話是有感情濾鏡在裡面,但至少說明,蕭悅和其他上台的書法家,在其他人心目中,是同等層次的。

  主要是,他在交流會“鬥敗”的異國書法家們,在星際中都有不錯名氣。他這墊腳石實在是太高了些,直接讓他跨入了星際一流書法家的門檻。

  雖然許多人羨慕他的運氣,但這運氣是其他人不敢要的。

  他們可不敢說自己在那麼多書法家圍攻,且已經被襲擊受傷的前提下,還能得到全勝。

  ——————————————————————————

  鑑賞的程序,首先是科學儀器的鑑定,然後是書法鑑賞家的鑑定,最後才是這些書法家們的意見。

  之所以讓書法家們的意見放在最後,這是拍賣方的善意。免得一些書法家雖然自己寫得好,但是鑑賞能力不怎麼樣,最後看走了眼,本來是借書法家提升拍賣品名氣,結果成了書法家的醜聞,白白得罪了人。

  通過機器分析,這字,的確是唐朝的字。

  書法鑑賞家鑑定之後,認定這不是顏真卿的字。其理由,和蕭悅跟樂正元說的一樣。

  華盟的書法作品,“書”在前,“法”在後。“法”是技藝,而“書”則是文字,是書寫者的思想。有的人的字只是單純的記錄,而許多書法家的字是依託於文章本身。

  比如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其流暢的書法也是源自流暢的行文,其瀟灑的意味也是源自瀟灑的辭藻,若沒有他在蘭亭和友人遊玩的好心情,自然是寫不出這飄逸的第一行書。

  顏真卿的字也是如此。

  在開元盛世時,顏真卿敬佩張旭,其字也充滿著當時書法家那種被盛世書法家薰陶出來的磅礴之氣。

  但在安史之亂時,他的字就變得充滿著抑鬱和悲憤之氣,好似被千鈞的重量壓在心上,讓觀者也能看出他凌亂又急促的呼吸。

  這一時期的代表作,表示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的《祭侄季明文稿》。文稿氣勢磅礴,筆風蒼勁豪放,常常寫至枯筆,悲憤激昂的心情流露於字裡行間。

  蕭悅所附身的文人最後的經歷和顏真卿差不多,或者說,和顏真卿其兄弟顏杲卿一樣,以書生文人之身守城,最終殉國。

  所以他對這一時期的顏真卿的心態共鳴很深,為突破瓶頸,他現在臨摹作品便是顏真卿這一時期書法。

  系統中儲存著大量顏真卿真跡,可供蕭悅觀摩。

  以蕭悅對顏真卿書法的了解,不需多做觀察,就能一眼斷定這並非顏真卿真跡。

  甚至,他確定,即使這字極力模仿顏真卿,但其風流爛漫之一,是顏真卿整個書法生涯中都不可能有的。

  “顏真卿世代儒門,其從早年便很沉穩,筆鋒一直渾厚大氣。雖有狂放之時,但並無風流之意。”蕭悅道,“這字帖可惜了。本身寫字者性子很浮,不適合臨摹顏真卿的字,可惜了。”

  其他書法家紛紛點頭。

  “蕭小友擅飛白和行書,對顏真卿的了解很深。”一書法家道,“這字的確可惜了。極力模仿相性不和的人,反而落了下乘。”

  另一書法家也遺憾:“若不是唐代字帖,而是現代書法,這字,其實算不得上乘了。”

  那書法鑑賞家也道:“它的價值,就在於唐書了。”

  可見連書法鑑賞家也看不得這字。

  不是古人的字,就一定好。能被書法家們紛紛評價為“非上乘”,即是這字連今人都看不下去了。

  蕭悅在評價的時候,系統掃描也結束了。

  其掃描結果令蕭悅大感意外。

  在書法鑑定家準備宣布鑑定結果的時候,蕭悅道:“等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