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敢來參加第一次科舉的人,心裡都是很自傲。現在被皇帝陛下指著鼻子說他們不如別人,他們心裡不可能不難受。

  劉蕁看出他們臉上的神情,很好奇。

  明明考試考輸了,試卷也公布了,他們難道還沒有自愧不如嗎?他們就這麼盲目自信?

  如果是這樣,他要用一甲之外的人,還真的需要打磨打磨了。

  許和雖然呈上來一本翻印的試卷給劉蕁翻越,但劉蕁熟讀一甲三位的文章,還和人討論過許多次,不看案上試卷冊子,就能將對方內容中獻的策倒背如流。

  楚通一邊解釋劉蕁的疑問,一邊心裡十分自豪和感動。

  皇帝陛下這樣子,明顯熟讀自己的文章。沒有什麼比這一點更讓他高興的了。

  他感覺到了皇帝陛下對他的看重和尊重。

  他能到考上榜眼,顯然獻得策十分對劉蕁胃口之外,他自己下的功夫也很深。

  楚通不僅研究了劉蕁和司俊曾經發布的政策,還研究了其他地方現在的政策。更重要的是,他熟知北方中原地形,並且對百姓心理研究很深厚。他的獻策方向是如何能損失更小的拿下中原。

  楚通每一則建議,都是建立在當地的實際上的,而不是根據自己的空想。

  劉蕁細細問過之後,稱讚道:“濟之高才,可直接上任,不必在成都熟悉朝政。朕將派季佩和公宇去徐州,到時候你和他們同去。他們兩都是高才之人,你要多學多看,該建議的時候,也要提出建議。”

  楚通立刻起身行禮:“謝陛下。”

  季恆和季斯都被那個熟悉的名字給嚇到了。

  他們兩科舉,怎麼他們爹先受重用了。

  劉蕁見他們兩那樣子,失笑:“你兩人這是什麼表情?別人不知道,難道你們兩還不知道季佩的才能?朕覺得,或許你們兩加起來,都不一定有你們兩老子強呢。嗯,至少現在不可能。”

  季恆和季斯連忙替父親謝過皇帝陛下。

  劉蕁擺手道:“要謝,他自己來謝。季斯,你知道嗎?季佩向朕上書,希望不給你授官,想帶你去任上磨礪一二。”

  季斯低頭道:“臣不知。”

  劉蕁道:“他很後悔,見你天賦奇佳,才華橫溢,就對你太信任,疏於管教。你文章寫得好,卻對實務知之甚少。剛濟之所說方向,也是你選的方向。他所說中原地形和百姓生活狀況,你知道多少?”

  季斯聲音更加低沉:“臣……不知。”

  劉蕁嘆氣:“你當然不知。以你才氣,被世家奉為上賓。日日和那些世家子醉生夢死,抨擊社會黑暗。你說你不願看著百姓的慘狀,就真的不睜眼去看了。你只知道現在國家在危急之中,卻不知道為何危急,自然也不知道該如何拯救他。”

  “不止季斯,你們都是。”

  “你們都是有才華之人,文章也做得花團錦簇,志向也很高遠,報效國家之心也很急切。可你們的文章都是泛泛而談,甚至連泛泛而談都不是,只是自己的空想。”

  “種田、治水、車馬、糧草……這些在你們看來都是繁瑣的俗事,斤斤計較不適合你們高雅的性子,但為官後,做的就是這斤斤計較的事。”

  “濟之的文章,可以看得出他曾經親腳丈量中原大地,親眼目睹百姓生活。你們的文章,也能看出你們過得是風花雪月的生活。”

  劉蕁看向季恆,道:“你父親也說了你的事。他說,他不是個會教育兒子的好父親。他看重季斯,卻差點毀了季斯。他忽視你,你卻因為旁人對你的忽視更加腳踏實地。朕聽過你曾作為小吏,在各個部門工作過,也曾經隨你父親上過戰場。你雙手能拉弓,還有一手好劍法。這次你是不是想去武科?”

  季恆眼眶通紅,道:“臣想去。”

  劉蕁轉頭對羅朗道:“嘉饗啊,文科別人比不上你,你好歹也是朕的主簿,若對政事的了解還比不過未出仕的人,朕的面子往哪擱?不過武科上可就不一定了。這次或許你會丟掉雙狀元也說不定。怎麼樣?武探花了解一下?”

  哼哼,小樣,不想當探花,最終還是探花。

  羅朗眼中浮現戰意,他笑道:“既然陛下這麼說了,那臣當全力以赴。”

  劉蕁對季恆道:“你也給朕努力,朕等著讓羅朗當探花呢。他長得這麼好看,怎麼能不當探花呢?”

  季恆目瞪口呆的看著羅朗,然後心中了悟。

  嗯,羅狀元的確很好看,和探花這個名字很配,怪不得皇帝陛下有執念。

  羅朗微笑回看。

  皇帝陛下如此看重你,我倒是要看看你有幾斤幾兩,說得好像我沒有上過戰場似的。

  劉蕁道:“不提嘉饗這個混球了,朕來說說你獻得策。你對胡人很有了解啊。”

  季恆忙道:“略知一二。”

  劉蕁道:“大臣曾說你計謀過於毒辣,有傷天和,不符合大國之風,要壓你名次。不過朕和子傑都推舉你。天和?大國?大國的天和是給自己的老百姓,而不是給我們的敵人。對自己人如春風般溫暖,對敵人如冬風般冷冽,這才是一個好官員。朕覺得,他們倒是該反省一下,這種心態,可是要不得的。朕可不希望因為什麼大國之風,錯過戰機,或者放虎歸山。朕給你的那句詩你記好了。”

  季恆激動道:“臣銘記陛下教誨!”

  劉蕁點頭:“你思想倒是到位了,不過手段還是差了些。的確,毀了他們的地方的確能斷了他們的根,但是我們也討不了好。為什麼要說對胡人的主動攻擊是窮兵黷武呢?因為我們打仗是純消耗,沒有好處。但是為什麼現在朕收復失地的時候沒有人說窮兵黷武呢?因為打勝了,搶下了地盤,就有好處。”

  “同樣是地,同樣是百姓,本質上是一樣的。只要能耕種的地,我們就能耕種;只能放牧的地,我們也可以放牧;就算是死地,也可能是戰略要地,或者下面儲藏著豐富的礦產。”

  “而且如果我們真的不好占領他們的地方,但我們可以向他們所要賠款。一次付不清,就加上利息,每年都付一部分。這些錢,足以讓我們做許多事了。朕想他們一定會為了保住皇位,非常樂意向我們支付賠款。”

  “畢竟錢還是從他們的老百姓身上出,只要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就不算問題對吧?”

  “如果他們剝削太多,民不聊生,正好把他們的皇帝推翻,換我們支持的人上……”

  劉蕁口若懸河,越說越溜,周圍的古人們眼睛越瞪越大,嘴也越張越大,下巴都快脫臼了。

  司俊扶額。劉蕁在這方面,受宿誼印象太大,天天就想著從其他國家要好處,而且說不定還會來個幫助底層百姓推翻上層,自請歸順大漢什麼的。

  以前宿誼跟著慕晏征伐高句麗的時候就這麼幹過。

  他讓軍隊秋毫不犯,打土豪,分田地,處處宣揚高句麗和華夏百年前是一家,我們都是華夏人,並且組織分得田地的百姓建立城衛軍,保護打下來的城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