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一些羅家人被之前一呼百應的形式蒙蔽了雙眼,看不見形勢。

  可羅朗在祖父靈位前發誓,要接過羅家的重擔。即使知道前路渺茫,他也只能硬著頭皮去闖。

  羅朗這段時間看似冷眼旁觀,什麼都沒做,實際上暗地裡羅家還是在他的掌控中。他就是要看看,羅家有多少不穩定的因素。趁此機會,一舉拔除。將羅家牢牢掌握在手中。

  但即使他確定自己能解決羅家現在的問題,可他心裡還是迷惘。

  解決了之後呢?他該如何選擇?

  當然,他可以統一意見,舉家投靠皇帝陛下,幫皇帝陛下統一江東。

  只是這樣,羅家最多也就多一個三公而已。甚至,皇帝身邊已經有了那麼多能人賢士,他能不能排得上三公都是問題。

  這算振興家族嗎?

  羅逡看著兒子這樣,心裡十分難受。

  他自己沒什麼本事,一直在兄長庇佑下生活。

  兄長早逝,兒子天資聰慧,被父親選做羅家家主繼承人,他是為羅朗驕傲的。

  只是作為父親,一個和羅家這個大家族無關,只單純血緣親情上的父親,羅逡看著一切以家族為重,把自己的抱負理想感情都深藏心底,從原本神采飛揚變成了現在有些陰沉模樣的兒子,心裡不難受是不可能的。

  他只恨自己沒用,不能為兒子分擔。

  不,或許他能。

  羅逡想起妻子的出謀劃策,道:“為父愚鈍,不認為羅家有本事和皇帝陛下對抗,因此,為父準備和你母親一起啟程去成都。”

  羅朗猛地抬頭:“哈?”

  羅逡看著羅朗目瞪口呆的樣子,腦海中想起了兒子小時候那古靈精怪的模樣,他強忍著笑意,嚴肅道:“以後我們各自為主,就是敵人了。你見到為父,不必手下留情。”

  羅朗瞠目結舌:“什麼?”

  羅逡道:“不日,我就將啟程前往成都。你母親已經在收拾行李。我今日就是來通知你的。對了,孔瑾你留下也罷,扣留也罷,千萬別傷害他。留下他,將來你投降的時候,好歹留有一絲餘地。”

  羅朗忙道:“我當然不會殺他……等等,父親,你說什麼?你和母親要去哪?成都?”

  羅逡義正言辭道:“我羅家世代公卿,我父親和大哥都為漢室忠臣,我從小就受他們薰陶,要匡扶漢室。雖我不如父親和大哥,但也是陛下的臣子。我本就不同意羅家背叛漢室,只是若漢室名存實亡,那誰逐鹿天下也無所謂。既然陛下安然無恙,我自然要為陛下效力。”

  羅朗看著自家父親正氣凜然的樣子,整個人呆滯中。

  羅逡一甩袖子:“此事只是來通知你,全我兩父子之情。你是否要扣留為父,皆由你決定。但為父要說明白,無論我在哪,心裡都是向著漢室。”

  羅朗訕訕道:“我怎麼可能扣留父親……父親,現在羅家亂成一團,你要投靠陛下,也別選現在啊?”

  羅逡凜然道:“正是現在,才是投奔陛下的最好時機。陛下現在正缺人,若晚了,能幫得了陛下什麼?為父不才,但去給陛下當個郡守還是沒問題。”

  羅朗扶額。

  雖說他父親不比大伯,但地方官怎麼可能當不來?若父親真的跑去成都了,他難道真的要父子成仇?

  不,等等,他還沒想要要不要自立呢!

  羅逡丟完一堆話之後,保持著正氣凜然的姿態和神情離開了,留他兒子在那裡傻乎乎的站著,好似還沒回過神來。

  待走出了院子之後,羅逡轉身就去了妻子房間。

  “怎麼?說完了?”方夫人笑眯眯道。

  羅逡用袖子擦了一下汗:“好像騙過去了。”

  方夫人道:“我們並不是騙他。本就是打算去成都的。”

  羅逡灌下一杯蜜水,道:“是啊。”

  既然羅家不可能成功,他至少要想方設法保住自己的兒子。

  最差的預想中,只要他投奔皇帝陛下,皇帝陛下看在他的面子上,或許能為他留下羅朗的性命。哪怕關羅朗一輩子,他至少有個可以把兒子救出來的念想。

  而且,兒子被關押被流放,他還能護得住孫子。

  他就這麼一個兒子,怎麼也不能毀在家族手中。

  所以羅逡沒有被他父親選擇繼承人,不一定是不聰明,其實最大的原因,是他太“自私”。

  比起羅家這個大家,他更注重自己的小家。

  在羅逡看來,其他人關老子屁事,妻子兒子好才是最重要的事。至於什麼世家,只要老子和兒子夠厲害,分分鐘又是一個世家。

  在以家族為重的世族中,羅逡這想法真是離經叛道不合群。

  羅逡有些擔憂:“你說咱兒子會不會把咱兩關起來,不准我們離開?”

  方夫人微笑:“不會。他不但不會,還會助我們厲害。因為他也知道,羅家獲勝希望渺茫,不希望我們受到傷害。”

  “但我們走了之後,兒子在羅家會很難做吧,他們肯定會更加不服……”羅逡一拍大腿,“哎喲,這不是更好嗎?最好把兒子排擠在家族之外,讓兒子心灰意冷。以兒子脾氣,肯定是隱居或者遠走,即使不投奔陛下,羅家做什麼,都和兒子無關了。”

  方夫人點頭:“正是這個理。”

  夫妻兩美滋滋的收拾細軟,準備擇日出發。

  ……

  羅朗則陷入更大的迷惘中。

  本來他就不看好羅家,只是他必須背負羅家。現在連父母都不支持他,他覺得,遲早要完這個遲早,只有早,沒有遲了。

  更讓羅朗無語望天的是,第二天,他最好的朋友吳孚向他辭行。

  “孚決定去投奔皇帝陛下!”吳孚目光炯炯,“以後若是戰場相見,請勿手下留情。”

  羅朗深呼吸了一下。覺得這話真是耳熟。

  呵呵,能不耳熟嗎?昨天才聽他爹說過。

  羅朗問道:“子輔為何突然決定?”

  吳孚搖頭:“孚不是突然決定。父親早已經決定,只是認為貿然投靠沒有功勞,正率兵掃平於澤涼州餘部。沒想到魏周言行不一,說是輔佐漢室,實際上有自立之心。趁著父親掃蕩涼州之時,奪了父親的地。父親決定直接率兵前往益州,我也該出發了。”

  吳孚勸說道:“如今陛下大勢已定,嘉饗為何不行動?”

  羅家嘴角扯了扯。

  難道他要說,羅家想自立嗎?

  雖然他和吳孚交好,但羅家暗地裡的謀劃肯定不會被外人得知。或許一些同為江東世家豪門的人會知道一些,但吳家還算不得世家,他的謀劃也沒有告訴吳孚。

  吳孚雖不知道羅家打算,但隱約猜到了一些:“難道是羅家有人不願意投奔陛下?唉,你和我不同,你還要照顧這麼大一家子。以前羨慕你羅家勢大,現在覺得,家族人太多也不是什麼好事。”

  吳孚和羅朗太熟悉,說話也沒顧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