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褚亮道:“我無事,我只是想,陛下有如此手段,卻放任於澤幾年,不在京城整頓朝綱是有原因的。”

  妻子好奇的看著他,褚亮微笑著搖搖頭,沒有繼續說下去。

  與其留在京城舉步維艱,不如破而後立,重新打下這天下,光是這種魄力,就可以看出皇帝陛下的能耐。

  褚亮心想,自己能書寫這段歷史,能書寫這樣的皇帝,他大概會是最幸運的史官之一了。

  ————————————————

  劉蕁不喜歡太嚴肅的氛圍,因此他的座談會地點就選在了莊子上。

  他想的非常美,等開完座談會,就可以烤全羊外加烤紅薯烤土豆烤玉米。

  司俊莫名有些可憐那群大臣。對劉蕁而言,或許烤全羊外加烤紅薯烤土豆烤玉米才是主要的事,和他們聊天只是順帶。

  這群大臣心裡也很忐忑。他們見到劉蕁之後,劉蕁直接道:“我們很熟了,不需要多禮,陪我……陪朕走走吧。”

  司俊說了,做這種事的時候得端著點架子。他強行當自己沒有說錯自稱了。

  田間小路被壓得很結實,最近又老天開眼,沒怎麼下雨,這群養尊處優的大臣們走在田埂上也不費勁。

  玉米等作物已經收割,麥秸玉米杆等被紮成一捆一捆堆在田間,隱約間還能聞到成熟後穀物特有的香味。

  偶爾有莊子裡的小孩提著籃子,在田間蹦蹦跳跳,拾取漏在地間的麥穗稻穗,或者翻刨泥土,提起被遺忘的紅薯土豆。每當尋到了一處,小孩們像雀鳥一般的笑聲就仿佛響徹了天際。

  有點吵鬧,有點刺耳,卻又莫名覺得心裡溫柔地一塌糊塗。

  大臣們心中的惴惴不安,隨著劉蕁走過一條一條田間小路之後,不由得到緩解。

  雖是莊子,但莊子裡的農人,仍舊是農人。他們看著農人們的笑容,聽著他們用不怎麼聽得懂的益州方言訴說著豐收的喜悅,他們心中也不由升起喜悅。

  今年是個豐收年,是個難得的豐收年。

  更讓他們驚訝的是,這些普通老百姓見到皇帝陛下時的態度。

  普通人見到皇帝,敬畏惶恐肯定不可少。但這些老百姓,似乎已經見慣了皇帝陛下來這裡巡視似的,他們臉上並沒有絲毫驚訝,沒有驚慌失措,沒有大呼小叫,沒有趴在地上瑟瑟發抖。

  他們只是在見到皇帝之後,就像是在廟宇里求神拜佛一樣,神情虔誠得可怕。

  或許是皇帝陛下之前已經吩咐過,不讓他們行叩拜大禮,免得耽誤了做事。但這些來往的農人和莊子裡的僕從會自覺停下腳步,用一點都不規矩的禮節,向皇帝陛下彎腰行禮。

  他們或許不會作揖,但他們都把腰快折到了自己所能折到的極限,嘴裡都念叨著感謝。

  感謝皇帝陛下賜予他們新的糧食,新的衣物,新的生活。

  小孩子們的感情不像是大人們這樣沉重,他們只是努力瞪圓了自己的眼睛,表達著自己的仰慕和喜歡。他們膽子很大,一會兒給皇帝陛下送花,一會兒問皇帝陛下要不要紅薯。皇帝陛下只是笑眯眯的擺手,讓他們自己去玩。

  這些人都數讀詩書,都曾用筆墨描繪過自己從未得見的盛世。

  現在他們看到皇帝陛下和老百姓們的相處,聯想到進入益州一路上所見所聞。他們心想,或許,盛世就該是這個模樣?

  待走了一段路程之後,劉蕁領著幾人來到他平時常到的落腳處,廚子們已經架好了小羊羔和乳豬開始翻烤,紅薯和土豆、玉米之類的已經可以吃了。

  劉蕁笑眯眯道:“大家也累了,嘗一嘗益州新種的糧食。在這裡,大家就先把禮儀放在一邊,好好享受一下。”

  說完,他自己拿著一串烤玉米吹了吹,一口咬了下去:“果然玉米還是烤著好吃。”

  劉蕁旁若無人的吃掉了一串玉米,然後又剝了一個紅薯,美滋滋的吃了起來。

  其他大臣面面相覷,最後在王祈起頭之後,他們也跟著嘗試著新糧食。

  雖劉蕁說不需要禮儀,但為了照顧這群已經把禮儀深入了骨子裡的文人們,他還是讓人準備好了碗筷碟盤,讓人把烤制的食物分好了,放入他們的碗碟中,甚至連烤玉米,都切成了小塊,以便於他們用最文雅的姿勢啃玉米。

  其實劉蕁原本準備把玉米粒扒下來,但想著這樣吃就沒有烤玉米的滋味了,也就算了。

  大臣們對這些新奇的食物接受良好,他們本以為粗糧難以入口,就像是未精細加工的粟米小麥之類,實在是無法下咽。可這些新奇的食物,剛從地里採摘回來,烤熟了直接入口,滋味就已經相當不錯,實在是顛覆了他們以往想法。

  這些大臣也不是不通俗務之人,他們知道糧食要到入口的程度,驚喜加工需要消耗不少。可新作物不需要驚喜加工,就可直接入口食用,這對老百姓而言,不知道有多幸福。

  何況,這些作物的味道也相當不錯。

  劉蕁道:“玉米可以做主食,也可以做成菜,還能磨成面做成麵食。煎炒蒸炸,玉米都能做,都相當好吃。而且玉米煮熟之後還能榨成汁,若覺得口感不好,可以加入牛乳羊乳,再一點點蜜糖,味道相當不錯。”

  說著,僕從就把加了蜂蜜和一點點牛乳的玉米汁端了上來,劉蕁喝了一口,暖暖的玉米汁仿佛暖進了心底。

  大臣們好奇的喝著著新奇的飲品,王祈道:“這……對百姓而言,也算主食了吧?”

  劉蕁道:“對啊,對百姓而言算是能果腹的主食,對達官貴人們而言,就是平時點綴的享受。要在老百姓中推廣很容易,但天下田地大多還是歸屬豪門中,雖誰都知道這是不合法不合理,但豪門手中有兵有糧,朕若逼他們將強占的地全部吐出來,他們肯定會群起反之。所以推廣的新作物,也得符合他們的胃口才是。”

  劉蕁話音剛落,大臣們手一抖,差點把玉米汁打翻。

  劉蕁道:“你們何必這麼驚詫?這種事大家都心知肚明,你們既然是我的臣子,遲早也要為這些頭疼。我們君臣之間,說話還要遮遮掩掩嗎?我們說話都遮掩了,這問題還如何解決?”

  王祈苦笑:“陛下……”

  劉蕁擺擺手,打斷王祈要出口的客套話,道:“什麼虛的我們就別講了,朕只是帶你們來看看,朕想讓天下變成的樣子。”

  “你們肯定會好奇,為什麼司子傑會願意為朕守著益州,半步不逾越。是司子傑愚忠,還是朕真的有什麼能力讓他聽話?”劉蕁嘆氣,“其實,他只是有一個讓天下太平的夢想罷了。他忠於朕,是因為朕是最可能以最快的速度收拾山河,重建盛世的人。換了其他人,要收拾這爛攤子,肯定要花費很多年。”

  “這時間拖一日,老百姓的磨難就要多遭受一日。群雄割據,士族門閥天天想著怎麼站隊才能讓自己家族的利益最大化。嗯,他們頓頓都能吃飽,哪管得到庶民的煎熬?就算天下亂得再厲害,也不過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