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見淑妃大驚失色,讓人忍不住懷疑。

  難道是從戲文到落水,都是淑妃的計謀,只是禍水東引,把這事栽贓陷害到寧美人頭上?

  這樣算來,竟然滿宮中,除了淑妃之外,其餘的人竟然或多或少的都遭了禍事。

  容嬪跟寧美人搬去偏僻的景陽宮,孫昭儀自縊未遂。

  人人都以為是皇后善妒,把三位妃子逼成這副模樣,但現在想來竟然有些蹊蹺。

  皇后本就深受聖寵,無端端的做這些事豈不是讓她名聲受損,沒看容嬪已經被皇后從景陽宮接走了嗎?

  眾人不由得冷汗直冒,看向淑妃的眼神都變了。

  在場的小姐公子們也有和家的人,跟寧美人是親戚關係,這時候不自覺的站到淑妃的對立面,虎視眈眈的瞪著淑妃。

  一時間詩會上竟然隱隱分為三派。

  以和家為主的武將天然站在皇后身邊,董家為首的文官家眷則替淑妃開脫,還有一部分則是靜默不語,但此時的不表態已經是偏向皇后了。

  林惜香滿意的笑了笑,目光平和的看向董大夫人,意思已經非常明顯,這不是你們董家想看到的嗎?

  林惜香開口:“今日是董家的詩會,不該擾大家的雅興,胡二小姐若是有話要說,那待詩會結束後,咱們再細聊。”

  董家的心剛放下,就聽胡妙清哭著道:“娘娘你給董家顏面,但這董家要故意給您難看啊!”

  此話一出,詩會上的人大驚,有些是驚詫胡妙清的話,另一些則是做賊心虛,他們確實接到了董家的指示,必要在詩會上寫些生僻的典故跟文字,好讓皇后當場出醜,但這些典故董家嫡長女已經做好功課,只要皇后有一個答不出,董寄瑤便能壓皇后一頭。

  董寄瑤也是後退兩步,她印象里並未找胡家人商議,這胡妙清是怎麼回事?

  難道是母親又找胡家講的?好讓胡家刁難皇后,變成她出風頭?

  林惜香看著眾人的臉色,皺眉道:“口說無憑,胡二小姐若是說了假話,挑撥本宮跟董家的關係,那本宮定會重重責罰。”

  不等胡妙清說話,公孫里已經上前一步:“臣也聽說了些謠言,這會聽胡二小姐也提起這事,竟然是跟臣聽到的不謀而合。”

  要讓胡妙清拿證據,胡妙清自然是拿不出來的,林惜香讓胡妙清當眾這麼說,自然是詐董家,好讓董家自亂陣腳。

  證據則是在公孫里身上。

  “臣當時只是聽說幾個書生奉命在詩會上做文章,好讓皇后娘娘點評,藉此抨擊娘娘,臣當時便呵斥他們,只是沒想到這竟然是有計劃的?”

  說完,公孫里讓人把那三個書生帶上來,書生們面帶恐慌,早就嚇得腿軟。

  胡妙清接著道:“這倒是奇怪了,詩會之前也有人慫恿我把詩詞拿給娘娘看,還讓我姐姐替我寫些生冷的典故,一併拿給娘娘。”

  胡妙清的姐姐胡妙珍在京城也算有名的才女,只是她如今在家修行,自然不能到場。

  這其中的深意其他的人都不敢想。

  不管是慫恿貴女們找皇后的麻煩,還是書生們私下的口舌之爭,竟然都是要在董家的詩會上找皇后的麻煩。

  坐在上位的林惜香眉頭微微蹙起,神色有些疑惑,但看的出修養極好,只是掃了眾人一眼,大方得體,任詩會上哪一個女子都不能保證,在知道董家可能故意設圈套的時候,能保證的這樣優雅冷靜。

  此時不少人明白了,為何林惜香能坐穩皇后的位置,她林惜香確實值得。

  林惜香淡淡看了淑妃一眼,笑著道:“無端的猜測就留到詩會後再說,不管如何,雲台山的詩會是京城盛事,不管是誰舉辦,不論有何內情,今日諸位來這裡的目的是為著詩詞。”

  說著,林惜香站起來,舉起手中的果酒:“我大盛朝文人輩出,或詩詞華麗,或清越婉轉,或氣勢磅礴,不管何種流派都有其韻味雅致,以詩詞寄情,以文字為托,這才是詩會的目的所在。”

  “也望諸位不忘初心,莫要辜負了這山河風光,為後人留下筆墨香味。”林惜香頓了頓,“其他的事,本宮並未放在心上,誇大一句,只願本宮如這雲台山的松柏一般,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說完,林惜香將手中的酒一飲而盡,台下眾人這才醒過神,高呼皇后娘娘千歲,皇后娘娘大義。

  若是此時皇后藉機發難,恐怕直接可將淑妃拉下,但這詩會必然也毀了。

  既然是詩會,自然有真正醉心文字之人,皇后寧願壓下那些恩恩怨怨,就為還學子們一片淨土,這等氣魄,實在是並非尋常女子所有。

  眼看董家為董寄瑤搭的台子,卻讓林惜香唱了大戲。

  董大夫人剛想上前說話,但也知道現在不是什麼好時機,如今要揪著不放,那真的是他們董家沒理了。

  經了這事,哪還有人再敢上前找皇后點評詩詞,生怕被扣上董家跟淑妃同黨的罪名。

  林惜香自然樂的清淨,淑妃跟董家則是忐忑不安,知道詩會結束,這事定然不能善了。

  林惜香看看胡妙清,胡妙清狡詐一笑,跟公孫里走到角落裡,將林惜香的計劃跟公孫里和盤托出。

  “胡二小姐倒是大膽,就一點也不怕董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