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林惜香好笑的看著董大夫人,慢慢道:“淑妃也是董家的女兒,這次詩會本宮就破例帶著淑妃同去吧。”

  果然,聽到淑妃的名字,董大夫人跟董寄瑤皆是一愣,不都說皇后要把淑妃她們趕出皇宮嗎?這又是怎麼回事?

  愛你們,感謝支持。

  第68章

  一到春時,京城大小詩會花會數不勝數,各處美景遊人如織,若說最風雅的,自然是董家嫡長女董寄瑤所辦的詩會。

  每年的命題不同,或寫小令,或吟詩詞,不知多少書生佳人,早早在家想了好詞佳句,想在詩會上一鳴驚人。

  但今年的情形又有不同,聽說尊貴的皇后娘娘也要前來。

  雖說皇后娘娘是庶女出身,但深得陛下寵愛,入宮不到半年,陛下日日都歇在她那。

  聽說皇后生的國色天香,京城不少人都在猜皇后娘娘到底生的多好看,能讓英明神武的陛下這樣神魂顛倒。

  皇后的父親是先皇時期才名遠揚的朝臣林元文,這也讓眾人對皇后多了些好感。

  無數人期待皇后露面後,能受到賞識。

  董家從宮中回來之後,把詩會的聲勢越造越大,幾乎把林惜香吹得天上有地下無。

  簡直是把林惜香架起來,若是皇后出現後,並未有想像中的美貌跟才華,只怕會讓眾人失望。

  林惜香沒想到董家竟然這樣陰狠,就連公孫夫人楊氏都遞了消息過來,提醒林惜香要小心,自然楊氏的信沒那麼直白,但意思是那個意思。

  但想也是公孫里讓楊氏幫忙傳的消息,不然以楊氏的脾氣,又怎麼會跟林惜香聯繫。

  林惜香心底一暖,竟然不知公孫里還在幫她,默默記下這個人情。

  雲台有山,其山有雲,雲霧相間,山柏傲然。

  董寄瑤的詩會就在城郊雲台山腳下而設,雲台山之上,松柏環繞,霧氣飄然,遠看仿若仙境一般。

  詩會設在這裡,還沒開始,便已經有些清雅之氣。

  林惜香乘著鳳車鸞架緩緩前來,淺綠色宮裝的春芝扶著林惜香緩緩下車。

  身後跟著的皆是容貌清秀,大方得體的綠裙宮人,看著便清新的很。

  林惜香今日並未穿的隆重,她過了年也不過十七八歲,正是如花的年紀,近來清瘦些,細腰更是顯得盈盈一握。

  因是詩會,穿了寬袍大袖的月白色衣袍,袖子上用同色絲線繡了碎珠流蘇,走動可見其星火閃爍,又不會太過奪目。

  林惜香一張小臉微微抬起,明明是倨傲的動作,卻因她尊貴的身份,只讓眾人覺得理所應當,更是忍不住想,這樣的女子,怪不得能得到陛下的萬千寵愛。

  她生來,便應該是被人捧在心尖上的人。

  跟在她身後的淑妃,雖用了脂粉,但怎麼看都有些憔悴,跟林惜香一前一後,竟然是被眾人無視了。

  林惜香自然是最後到場的,幾乎吸引了全部人的目光,當她走進來的時候,便是這個詩會最閃耀的人。

  眾人慌忙行禮,大膽些的抬頭看過去,寬大的衣袍隨著微風輕輕擺動,仿若風中的仙子一般,林惜香嘴角的笑容淡而清澈,聲音柔和婉轉:“都起吧,既然是詩會,就不該拘些俗禮。”

  一句話讓眾人心生好感,臉上的笑容也更多了起來。

  林惜香笑著繼續道:“諸位都是我們大盛朝的才子佳人,皆是大盛的棟樑之才,今日若是在詩會拔得頭籌的,賞徽州好墨一塊,狼毫竹王筆一隻,書聖王羲之的字帖一份。”

  說完這話,林惜香往高台走去,這個詩會有她在,自然是以她為尊。

  留下驚愕後狂喜的眾人小聲驚呼,王羲之的字帖!他們從來沒覺得這樣的東西能離他們這樣近,這會本來懶得跟小輩們爭搶的讀書人們,也按捺不住了。

  別說能得到字帖了,只是看一看摸一摸,便是極大的運氣了。

  林惜香來之前並未打算拿什麼貴重的獎賞,畢竟她的重頭戲並非在詩文上。

  但祁景乾總怕她受什麼委屈,從庫房中挑出一本字帖出來,讓她帶去詩會。

  這個字帖一出,整個詩會上只有誇讚林惜香的份。

  林惜香沒指望送個字帖就讓詩會上別有用心的人不會故意找事,但總能拉會一部人的好感。

  皇后也到了詩會,詩會上的氣氛顯然比剛剛更好了些。

  董寄瑤捧著詩走了過來,剛要遞給皇后,被春芝跟菱角攔下:“董小姐還是把詩文給奴婢吧。”

  皇后身邊的人,縱然是朝中大員在此也要給些臉面,董寄瑤只能把手裡的紙張遞給菱角。

  這紙張皆是在場眾人做的詩詞,就連淑妃也湊了個熱鬧,寫了一首放在其中,這會都等著皇后娘娘一一看過,好來點評。

  此時的淑妃也多是想看林惜香笑話,她就不信小官家的庶女,還真能學富五車不成?

  董寄瑤原本是想在林惜香身邊站著,也好讓人將她二人聯繫起來,畢竟一個是小官家的庶女,如今成了皇后,另一個是大家族嫡長女,還未婚配。

  若是能兩相對比,董寄瑤再出口成章富有才學,恐怕在場的人心裡都會有計較。

  董家不怕林惜香如今的身份比董寄瑤高,只要能穩穩的壓林惜香一頭,那這次詩會就辦的值了。

  林惜香淡淡的看過去,目光掃過董大夫人的面容,總讓董大夫人覺得有些嘲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