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林惜香看著氣呼呼拿來早點的巧兒,想也知道受了奚落,安慰道:“旁人的言語莫要理會,林家人口雖不算複雜,內里的勾心鬥角卻是一刻不停歇,凡事多做多錯,等我們摸清了府裡面的情況,再慢慢籌劃。”

  金媽媽還算聽的進去,巧兒坐在旁邊抹眼淚,面上帶著憤慨。

  林惜香只當沒看見,心裡有些失望,巧兒活波討喜,有些小性子,若在平常就算了,到了京城林家,這般行事,只怕被人拿捏到錯處,自己本就無依無靠,如何保得住她。

  她若無其事的喝下清粥,對金媽媽,巧兒道:“隨我去看看母親跟祖母吧。”

  雖說應當先拜見老夫人,再去見二夫人,此時已經在二房住了一晚,自然要先去見她的嫡母鄭氏。

  鄭氏這人出身一般,乃是益州交榆縣副千戶的女兒,本攀不上林家的姻親,只是鄭氏的父親湊巧救下了,途徑益州的身懷有孕的老夫人。

  當時懷的便是林惜香的父親林元文,而鄭副千戶的妻子正巧也有身孕。

  因這救命之恩,林家這懷的又是次子,便當場指腹為婚,算是一段佳話。

  誰知林家次子從小就有神童之名,自從考上探花後,林老夫人更不滿這門婚事,畢竟以林元文的名聲才氣,尚公主都尚的,怎麼好娶區區一個副千戶家的女兒?

  最後是林元文出面,說既有盟誓之約,便不能背信棄義,怎好嫌貧愛富,拿當初的婚約做兒戲。

  有了林元文的話,林老夫人自然不好再說,鄭家人是歡歡喜喜的把女兒嫁了過來,因鄭氏的身份,林老夫人一直不喜鄭氏。

  這些彎彎繞繞,林惜香跟金媽媽都知道,鄭氏說也可憐,但從副千戶之女嫁到京城探花的家中,是她滿懷歡喜過來的。

  只是鄭氏不識字,在這種書香門第,實在是舉步維艱,漸漸變得陰鬱,林元文敬重髮妻,卻是話不投機半句多,平常敬重有加,恩愛不足。

  之後先皇賜了個女子給林元文做妾,林元文雖不熱衷此事,但先皇賜下,只能謝恩。

  先皇賜下的人正是林惜香的生母曾淑然,曾淑然是罪臣之女,原本要隨家人流放到苦寒之地,不知何人求到了先皇后那裡。

  最後兜兜轉轉,被先皇賜給了林元文,也是看在曾淑然飽讀詩書,為人性情淡泊,好給林元文做個解語花。

  也如先皇所想,林元文跟曾淑然脾性相投,又同是愛詩愛文之人,一時間琴瑟和鳴。

  林元文雖寵愛曾姨娘,卻從未越過鄭氏,只是真正的喜愛跟敬重,到底不同,鄭氏對曾姨娘恨的厲害,只因曾姨娘是皇上賜下,不敢多說。

  林惜香嘆口氣,生母帶著自己離開京城,一是想替父親守孝,二則未必沒有想躲著鄭氏的意思,父親在的時候那鄭氏來找麻煩,不敢太過分,父親一走,她們孤兒寡母,豈不是任人魚肉。

  這般想著,林惜香走到鄭氏的院子,一路走來,見院子衰敗的很,遠沒有記憶里的鮮活。

  想也是,二房的頂樑柱沒了,日子過的自然是天差地別。

  林惜香來的早,站到鄭氏門前時,似乎鄭氏剛洗完漱,金媽媽對門口的丫鬟道:“勞煩通報一聲,說是三小姐來給夫人請安了。”

  誰知那丫鬟撇撇嘴刻薄道:“什麼三小姐?我們院子裡只有大小姐一個。”

  就隔著個房門,裡面的人定然是聽到了的,金媽媽被噎的險些說不出話來,人在屋檐下,只得再道:“我們小姐一直住在揚州老家,你來得晚,不知道也是正常的,還請去跟夫人說一聲吧。”

  丫鬟擺足了架勢,這才仰著下巴道:“等著吧。”

  說完,進了屋內,許久沒見裡面有什麼聲音,林惜香站了約莫一炷香的時間,那丫鬟才走了出來道:“我們夫人今天身體不適,小姐還是改日再來吧。”

  金媽媽剛想再說什麼,被林惜香拉住,微微搖搖頭,這會無論說什麼,都討不了好。

  鄭氏這樣做,在林惜香的意料中,已經不算差了,雖說凡事占個理字,可鄭氏今日隨意挑個錯處要罰她,她又能怎麼做?誰會幫她說話?罰了就罰了,罰錯了該是你認了。

  不見她,反倒是讓林惜香鬆口氣。

  林惜香沉著道:“去祖母那請安,昨日沒去成,今日怎地都要去的。”

  金媽媽只得恨恨道:“狗眼看人低的東西,當初她們誰敢這樣對小姐?”

  那時候父親還在,自己又是父親寵愛的小女兒,自然是沒人敢怠慢的,今時不同往日,林惜香淡淡道:“人家看咱們低,是因為咱們確實低,若是為了這個生氣,以後恐怕日日都要生氣。”

  巧兒聽了眼神閃躲,她不太記得以前在京城林府的日子,卻知道在揚州老家過的多暢快,有些接受不了,聽說要來京城的時候,巧兒高興的很,被小姐說了幾次,沒放在心上,經過昨日跟今日早上的事,巧兒才算明白了,來京城的日子竟然這樣難過。

  林惜香隱隱記得去老夫人那裡的路,再看這路上的景色,是大不如前,昨日是夜裡過來,看不清楚,白日裡見了,讓人忍不住感慨萬千,林惜香嘆氣,父親走了,頹敗的竟是整個林家。

  跟二房的落寞有些不同,主院裡面丫鬟婆子還是不少,遠遠的看見林惜香三人就迎了過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