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聽到國重申請了一個五千億級的大項目之後,國內學術圈的人都酸了。

  那些同國重有過合作的人當下就坐不住了,趕緊托關係找門路的聯繫國重,看自個兒能不能加入進來,就算分擔不到一個完整的課題,能夠分擔幾個零散的研究專題也好啊!

  有項目做,就有充足的經費搞研究!

  手裡頭經費足,就能多拿一些科研績效!

  另外,誰不知道國重的項目里,科研績效的提成特別高?

  那些沒有同國重合作過的研究員則是趕緊找門路,想要拜訪一下蘇嬌楊,希望能同蘇嬌楊建立友好合作關係。

  這些人跑去國防科大找蘇嬌楊,發現蘇嬌楊不在,又跑去鵬城高能電池研究所找蘇嬌楊,蘇嬌楊依舊不在。

  這下,這些研究員都懂了,蘇嬌楊是故意躲著他們呢!

  可蘇嬌楊到底藏到了哪兒?

  學術圈的人自發地成立了一個‘尋找蘇嬌楊聯盟’,這些人都負責各自所在的研究所與高校,一旦在自家地盤山見到蘇嬌楊的身影,立馬想盡一切辦法將蘇嬌楊拖住,並且儘快通知聯盟中的其它成員。

  反正現在的超級高鐵幾乎快得要上天,蘇嬌楊只要不出國,哪怕躲到了邊疆去,最晚也就需要一天的時間,必定能趕到。

  這個‘尋找蘇嬌楊聯盟’的人自認為自個兒的計劃□□無縫,就算蘇嬌楊藏到天涯海角,他們都能將蘇嬌楊給揪出來,可有誰能想到,蘇嬌楊去的還真是一個他們根本不可能找到的地方——7411兵工研究所。

  ————————————————

  當初國重向國防部申請項目的時候,國防部的現任領導就委婉地同蘇嬌楊提過一句7411兵工研究所的事兒。

  7411兵工研究所看似同蘇嬌楊沒多大關係,實則背地裡的緣分卻深的驚人——當初蘇嬌楊在川蜀軍區待了三年,那三年裡,蘇嬌楊一直都在為川蜀軍區進行‘裝配升級’,立下了不少功勞,蘇嬌楊離開川蜀軍區的時候,情真意切地向川蜀軍區的大領導建議過,讓大領導成立專門的兵工研究團隊,這便是7411的前身。

  川蜀軍區將成立兵工研究團隊的打算報到了國防部,國防部的領導覺得有這個必要,便暗中成立了不少兵工研究所,分布於祖國各地的深山老林中,7411便是這些兵工研究所的核心。

  國防部的領導同蘇嬌楊約了一個會議,保密等級挺高,會議地點就在7411兵工研究所。

  這次會議的主要議題是——獻禮建國五十周年。

  即,為即將到來的1999年提前做準備。

  五十周年是一個‘大節’,中華民族拜託外邦控制,真正站起來,屹立於世界東方,已經過去半個世紀。

  這半個世紀中,華國人民克服千難萬險,頂著技術封鎖的重重壓力,實現了脫貧致富,正在偉大復興的路上一路狂奔。

  那國防部的領導同蘇嬌楊說,“蘇教授,我們聽聞當初造‘超級高鐵’的團隊,近些年一直都在從事航空航天領域的研究,想諮詢一下,有沒有辦法將超級高鐵的速度拿到天上去,建設一支航空航天部隊,一來是為將來可能出現的不安全、不穩定情況作出部署,二來是為這場全球性的航天競賽做準備。”

  “將‘超級高鐵’搬到天上去?有點意思。”

  蘇嬌楊琢磨二三,從包里摸出一張紙來,當場便開始驗算繪圖,會議室中的人也不打擾,靜靜地等著蘇嬌楊。

  茶添了三杯之後,蘇嬌楊停下筆,道:“理論上是完全沒有問題的,‘超級高鐵’的速度雖然快,但我們主要克服的依舊是來自於空氣以及軌道介質的摩擦力,還有就是需要克服地球的引力。如果是將‘超級高鐵’搬上天的話,軌道介質的摩擦力、空氣的阻力、地球的引力等,都會得到了一個全方位的降低。”

  “我剛才計算了一下,在理想狀態下,這種航空太空梭可以實現五十分鐘內部署全球。只不過具體的過程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我的意思是,我們能夠將航空太空梭送上天,在五十分鐘內將它送到全球範圍內的任何一個位置……的上方。如何讓這些航空太空梭減速並且平穩著陸,是一個大問題,不容忽視的大問題。”

  國防部的領導聽得手都抖了,“五十分鐘?部署全球?”

  蘇嬌楊點頭,想了想,她又補充了一句,“如果算上降落時間,機動減速時間的話,可能得多占十分鐘。最遲一個小時,全球範圍內都可以實現精確部署。我做的推算,您大可以放心。我也搞了十幾年的研究,斷然不會無的放矢。只不過這個項目很大,屬於系統級項目,到本世紀末,想要實現不難,但花費的精力與錢財都不是少數。”

  “當然,這項目如果能夠啃下來,那受益面會相當大。航空太空梭可以搞,深海潛艇也可以搞,直接將這套技術搬過來就可以。比如說航空太空梭是在一個低壓情況下運作,需要合適的材料抵抗內壓,而深海潛艇則是在一個高壓情況下運作的,需要合適的材料來抵抗外壓。”

  “不論是航空太空梭還是深海潛艇,都要營造一個適宜人類的環境,這點也是共通的。另外,就是提速問題,深海潛艇的速度肯定比不上航空太空梭,但也差不到什麼地方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