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慈雲副校長是外行,不懂這裡面的門門道道,還在替老岳說話,“那也不能怪老岳啊,你們這些搞地質的,又沒有長火眼金睛,地底下有什麼,你們又看不到,老岳頂多就是粗心了點。”

  孫主任搖頭,“他不是粗心,是地質工作根本就沒認真做,完全是奔著敷衍差事的想法來做的。老岳這人吧,我了解,如果一直都給他新項目,他能一直都認認真真地做下去,要是稍微給他一個難度不算大的,或者是他之前做過的,老岳鐵定就不用心了,包括搞地質。”

  “我們一直都說,沒有兩個研究區的地質情況是完全一致的,每換一個研究區,都得詳細細緻地把那地質情況給摸清楚,但老岳這人有點不守規矩,他平時愛從一些巧合中琢磨各種各樣的歪理邪說,偶爾能碰上一兩個趕巧的,他就把自個兒琢磨出來的那些理論當成真理了。他這人搞地質研究,太喜歡用經驗主義那一套了。”

  慈雲副校長問,“那水庫最後怎麼樣了?想到彌補的辦法了沒?我記得你好像同我提過幾句,貌似中建局那邊一直都在修水庫,這是怎麼回事兒?”

  “具體的原因我也不清楚,只是大致聽說,好像是擔憂出現旱災吧。多修水庫是好事兒,甭管是多雨多澇的年景還是少雨乾旱的年景,只要有水庫在,情況就能好很多。我看國.家沿著所有的水系河道都在修建水庫,應該是擔心自然災害。”

  隔行如隔山,慈雲副校長只能聽懂個大概,不過他對這些也不關心,點點頭就把這件事情繞過去了。

  “那老岳的事兒,後來豫南省那水庫,你們怎麼搞的?”

  “能怎麼搞,承認自己在勘查過程中出現了問題,並且進行了二次勘探,重新找了一個山谷,精細細緻地勘查了好幾遍,確認不會再漏水之後,又請人將水給引到了那個山谷中去。那個項目的績效不僅沒拿到,還從其他項目中勻了一筆錢過去,那些工人引水築壩的錢都是我們給出的。”

  慈雲副校長這下總算懂孫主任在擔心什麼了,“你是不是怕蘇嬌楊發現你們帳里的貓膩?”

  “這不是廢話麼……隨便從國重中拉一個人出來問,誰不知道蘇嬌楊查帳的能耐和她做科研的能耐一樣厲害?當初她一個人就能將高能電池研究所那涉及了中央專項財政資金、市財政撥款、科技部撥款、企業橫向項目來款等複雜的帳給查清楚,我們做的那些帳都是掩飾住了皮毛的帳,你覺得能瞞得過她?”

  “本以為蘇嬌楊五六年不查帳,這件事情應該能掩蓋過去,沒想到栽在了這事兒上,老慈啊,甭管怎麼說,我都是國重的人,科技部當時分配給我的項目,我也都做完了,該提交的成果資料也都提交上去了,往後那衛星定位與導航的項目,我就不參與了。”

  “哎,我得想想怎麼同蘇嬌楊打一聲招呼,我沒做什麼虧心事,見她也坦蕩,只不過有些事情不能查的太細緻,水至清則無魚,做事還是需要給別人一條後路。”

  孫主任垂頭喪氣地告別了慈雲副校長,他走路的背影都有些佝僂。

  若是能挺直腰板走路,沒有誰願意彎腰。

  ————————————————

  孫主任是在蘇嬌楊吃晚飯的時候登門的。

  葛君去了國科大念少年班,但蘇爸爸和蘇媽媽也不得閒,蘇白楊在國防科大的後勤上勤勤懇懇地幹了好多年,也向上爬了一個台階,他媳婦兒也從一個宿舍樓的宿管變成了很多個宿舍樓的宿舍主管,最受益的還是蘇嬌楊那些侄子侄女們。

  得虧蘇白楊和他媳婦兒回頭回得早,這些孩子沒有完全被養廢,學習成績算不上出類拔萃,但也能算是優秀,起碼不用為升學擔心。

  有蘇嬌楊做榜樣,蘇家的孩子學習還是挺用心的,再加上蘇白楊和他媳婦兒對這些孩子的要求也不高,反正夫妻倆從沒說過要讓孩子同蘇嬌楊一樣的話,日子倒也過得順心滋潤。

  蘇爸爸和蘇媽媽早就在替蘇嬌楊養葛君的時候練出做飯手藝來了,如今依舊是老兩口掌勺,全家人吃。

  孫主任登門時,蘇嬌楊手裡正捧著一碗辣湯,見孫主任進來,她將辣湯放下,問孫主任,“要不要給您也添一碗?這辣湯的方子是我們當時在川蜀省天府市那邊學來的,味道不錯,最近平沙市下的雨比較多,潮氣重,喝點辣湯去去潮,要不要?”

  孫主任艱難地咧嘴,“不用了,蘇主任,你先吃吧,吃完之後我同你談點事兒。”

  蘇嬌楊衝著孫主任眨巴眨巴眼,心裡明白了。

  無事不登門,登門必有事。

  都不用往深處想,定然同她接下來要做的事情有關。

  蘇嬌楊笑了笑,端起碗來把剩下的那小半碗辣湯喝完,站起身同孫主任說,“邊走邊說吧,我要去國重那邊一趟,咱路上談。”

  孫主任心事重重道:“好。”

  真當蘇嬌楊同他出了門,孫主任反倒是不知道該怎麼開口了,二人沉默著走了將近百米的路,蘇嬌楊憋不住了,問,“孫主任,您不是有什麼事情想同我談麼?怎麼不說話了。”

  “哎……蘇主任,有些事兒我得和你先坦白一下,我們數學地質研究組在工作上確實出了問題,而且不小。我想著主動同你把這些問題給談了,之後開會的時候,你給研究員們留點面子,有問題咱解決問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