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石油系統內的福利待遇好,逢年過節都會給員工發各種福利,有時候是米麵糧油,有時候是棉花紅薯,當然,每一次都不會缺‘汽油福利票’或‘柴油福利票’,這是石油系統的特色。

  想到蘇嬌楊開車,石油系統的領導就想了個轍——送蘇嬌楊汽油票。

  送蘇嬌楊米麵糧油,蘇嬌楊回收嗎?也就是這種石油工業部自個兒印發的汽油票才會被蘇嬌楊收下了。

  對外人來說,這些汽油福利票很之前,畢竟汽油的價格很高,但蘇嬌楊知道,對於石油工業部而言,她用的那點兒汽油連九牛一毛都算不上,用她的理論幫助一口井提產,多生產出來的石油她用三十輩子都用不完,畢竟她只是養了一口車,又不是養了一個車隊。

  如若蘇嬌楊不收下這些汽車福利票,反倒是會讓石油工業部的領導心裡總覺得有虧欠。

  人與人之間相處,最要不得的就是虧欠感,甭管誰虧欠了誰,虧欠的那個人總會覺得矮人一頭,關係能處自然呢?

  除了大忌的虧欠感之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想要一日比一日好,還需要建議‘需要’與‘被需要’的關係,就和兩個木塊,如果雙方都方方正正,那湊一塊兒嚇唬嚇唬人還行,一旦有人動手掰,很容易就給掰散了,若是兩個木塊變成了卯榫結構,那讓人上手來掰著試試?

  有人說君子之交淡如水,也有人說仗義每逢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說到底,你能讓出一些弱點作為把柄送給別人,那別人肯定會對你卸下不少心防,這叫示敵以弱,當然,是真的弱點還是假的弱點,那另當別論。

  ————————————————

  那測試員聽了蘇嬌楊的安利,麻溜地去找了《應用數學》,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總算從那一堆一堆又一堆的論文中找到了蘇嬌楊寫的那幾篇與計算材料學相關的論文。

  原先聽蘇嬌楊說‘有看不懂的可以來找我’時,那測試員心裡多少是有點不高興的,他好歹也獨立搞了這麼多年的材料學研究,怎麼可能連一篇講材料學的論文都看不懂?

  計算材料學也是材料學!

  心裡有多麼的不服氣,最後遭遇的旋風打臉就有多疼。

  翻到蘇嬌楊寫的那幾篇論文後,那研究員滿懷信心地去看,結果才看了三行,他就實在看不下去了。

  一臉恍恍惚惚地抬起頭看向窗外,那研究員有些懷疑人生,“這真的是講材料學的嗎?怎麼和我之前研究的材料學完全不一樣?”

  材料學已經算是理科中的理科了,對數學功底要求極高,計算材料學還在材料學的基礎上加了‘計算’兩字,能簡單麼?

  能登頂數學界頂刊的論文,可能簡單麼?

  如果簡單的話,蘇嬌楊也不會發表在《應用數學》上了。

  計算材料學是蘇嬌楊當初研究超級列車鐵軌材料的時候搞出來的,如今用到了高能電池上,蘇嬌楊沒感覺到丁點兒生疏,貌似還因為數學能力與工程學能力的提升,她對計算材料學的運用更加得心應手了!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一定有三更,已經回到學校了,不夠三更我渣浪歪脖直播吃鍵盤!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CPY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月餅餅餅餅~ 100瓶;郗幼菱 30瓶;是小白呀 20瓶;依依墟里煙、123、27246164、寶簾 10瓶;秋依、翛然 8瓶;書蟲、h19lou、小羊 5瓶;有何不可、大頭短髮、就是看看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02章 買不到就自己搞!

  如何讓負極材料腔體中的鋰金屬不再變成導致鋰硫電池‘短命’的鋰枝晶,這個問題擺在了蘇嬌楊面前。

  這個問題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

  從本質上來講,這個問題與‘如何防止鐵生鏽’是一樣的,解決方法其實早就有現成的思路了:第一種方法是在材料表面加一層‘保護膜’,常見的方法有刷漆、電鍍等,第二種方法則是從根源上解決問題——改變材料的性質,如不鏽鋼等。

  甭管是哪一種辦法,應該都可以解決問題,蘇嬌楊猶豫再三,她選擇了第一種方法,即:在負極材料的外包腔體上添加一層可以抑制鋰金屬與電解質溶液發生置換反應的材料。

  “什麼樣的材料才能抑制置換反應?”

  “要麼是惰性金屬材料,要麼是無機非金屬材料。”

  “惰性金屬材料的成本太高,暫時不作考慮,那無機非金屬材料又該選那些?”

  蘇嬌楊提筆在紙上不斷地推導,腦海中浮現出了數十種材料的參數,最後又被她給一一划掉,最終留下來的材料只剩下一種——石墨。

  嚴格意義上來說,不是石墨,而是石墨的一種改性材料,如果要準確命的話,應該叫碳材料。

  經過繁複的計算,蘇嬌楊最終將這種碳材料的參數約束計算了出來,看著得到的結果,她犯了難。

  這種材料的設計圖倒是有了,但高能電池研究所的實驗條件根本制不出這種材料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