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次會議雖是意料之外,卻也飽受期待。

  遠在京城的大領導聽說這個消息後,還讓科工局的人專門跑了一趟,倒不是指望那些人能聽懂這次核專業的大會上講了什麼東西,只是希望這些人能夠明白核專業的人是準備搞什麼大事罷了。

  如果僅僅是核專業的專家學者開會,大領導或許還不會太在乎,畢竟這種行業交流會議開得多了去了,他不可能每場會議都放在心上,但這次會議有奇奇怪怪的人混了進來——蘇嬌楊。

  蘇嬌楊已經給國家帶來了太多驚喜,而且她從來不做無的放矢的事情,故而大領導還是挺想看看蘇嬌楊又作什麼妖的。

  ————————————————

  華國核專業第一次行業交流會定於在七月十五日召開,會議地點為川蜀大學和平報告廳。

  因為這次核專業行業交流會預計持續的時間較長,需要完成的任務項較多,故而核工業研究所的謝榮成教授直接同川蜀大學借了一周的報告廳,連帶著還借了一層的學生食堂,用於為所有參會人員提供免費早、午、晚餐。

  就連參會人員住的招待所,都是川蜀大學招待所的。

  蘇嬌楊沒打算講一些假大空的東西,故而會議一開始,她簡單地向這些‘未來的同仁’介紹了一下自己後,就將話題切到了本次會議的主要議題上。

  因為會議時間比較倉促,蘇嬌楊沒辦法一張一張地準備匯報的大白報紙,她便只在大白報紙上寫了一些重要的東西,絕大多數時間都在脫稿,遇到少數比較重要的地方,蘇嬌楊才會停下來進行少量的板書。

  謝榮成教授知道蘇嬌楊只學了一個月,故而他雖然對這次會議報以期待,但期待值並不高,他只希望蘇嬌楊講的不要太離譜,不要鬧一些常識性的笑話,至於蘇嬌楊真講出一些子丑寅卯的東西來,謝榮成教授是不大相信的。

  蘇嬌楊站在匯報台上,清了清嗓子,正式開講。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長足的提高,對應到工業上,便是用電量的需求在飛速增加。目前最依賴的發電方式為火力發電,除此之外,風力發電、水力發電也取得了小規模的應用,在大西洋彼岸的很多國家,他們正在嘗試利用太陽能。”

  “熟悉個中機理的人都明白,不管是哪種發電方式,都是將能量轉變為電能,諸如火力發電,是將燃料的內能轉化為電能,水力發電是將水的動能轉化為電能等……高速列車的發展提高了國民的幸福度,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已經一一顯現——我們該從哪裡調度來充足的電能,以維持超級列車的快速運轉?”

  “在座的各位都是研究核能的,所以我這個關子就不賣了。就我們目前所掌握的科技而言,能夠放出的最大能量,應當就是核能。老鄰居家的那兩個城市在頃刻間被摧毀成了廢墟便是這能量之大的絕對顯現。而且根據前人的核試驗研究,我們不難知道,□□的威力是遠勝於原子.彈的,換言之,核聚變能帶來的能量遠勝於核裂變。”

  “核聚變這個詞,對於很多人來說,應當都不陌生。如果有人陌生的話,那不妨在白天抬頭看看太陽,澤披萬物蒼生的太陽之所以能夠持續地向整個太陽系供能,便是因為太陽上一直都在發生著核聚變反應,即氘與氚的聚變反應。”

  “而我今天要講的,正是一個思路,一個關於‘如何將太陽上無時無刻不在發生的反應帶到地球上’的思路。至於我為什麼直接捨棄了核裂變的嘗試,大家應該能想到,核裂變會產生長期且高水平的核輻射,核聚變不會有,核聚變不會產生任何的核廢料……所以,我們本次會議的議題,經過簡化後,可以這麼說,如何有效控制□□爆炸。”

  會議室中鴉雀無聲。

  以萌新段位來參加這個會議的人已經懵掉了,有人喃喃自語,“這會一開始就要這麼刺激嗎?這個蘇老師是不是瘋了?還是說……她有點飄了?”

  謝榮成教授也收起了心中的那點兒輕視,從口袋裡摸出老花鏡來,架在鼻樑上,開始認真地盯著蘇嬌楊掛在黑板上的那幾張大白報紙看。

  核聚變的基礎理論參會者都懂,蘇嬌楊也就沒有在這一部分廢話,她將自己的時間與唾沫都用到了最關鍵的地方。

  “首先,我們大致回顧一下核聚變發生的具體流程,長話短說,核聚變的第一步便是將作為反應體的混合氣加熱到等離子態,記住‘等離子態’這個關鍵名詞,這將會是相當重要的一步,也是接下來研究的重點之一。”

  “何為‘等離子態’,其實很簡單,就是將溫度加熱到足夠高,直到電子能脫離原子核的束縛,使得原子核能自由運動。也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原子核才能發生直接接觸,這是可控核聚變的前提。”

  蘇嬌楊提筆在黑板上寫下了一串公式。

  為什麼叫一串,不叫一行?因為這個公司太長了,各種各樣的數學符號不斷地出現,寫了足足六行,一張黑板被用去大半,蘇嬌楊才將這個公式寫完。

  在座的研究員都被蘇嬌楊這一手數學能力秀的目瞪口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