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連金陵市這種國內老牌名市都找數學理論與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委託城市發展項目了,那些原本就發展稍差的城市怎麼能坐得住?

  一群中西部城市都紛紛向國重伸去了橄欖枝,唯獨兩地方沒有。

  一個是東三省,一個是煤炭之鄉。

  東三省的發展模式十分單一,除去農業便是重工業,憑藉這兩項優勢,東三省曾蟬聯國內經濟供應榜首多年,如今雖然出現了些微的下滑之勢,但無傷大雅。

  至於煤炭之鄉,則是因為他們太富裕了,靠著從地底挖出的‘一筐筐黑金’,煤炭之鄉的經濟形勢一路走高,可以這樣說,只要煤炭產業不衰落,煤炭之鄉就會一直繁榮下去。

  ————————————————

  除國防科大之外的高校都挖空心思地想要挖蘇嬌楊的牆角,為此,財大氣粗的清大直接給蘇嬌楊許了一個四合院,可惜被蘇嬌楊拒絕了。

  不為其他,只因為懶得挪窩。

  而且京城的學術派系太多,單單是一個清大數學系,之前就有那麼多的明爭暗鬥,蘇嬌楊不想被那些‘俗事’纏住身子,她只想安安心心的搞研究,所以京城那種暗流涌動的高壓學術環境並不適合她,反之,國防科大這種天高皇帝遠,沒有人干擾她,可以容她安心做研究的人才是真愛。

  蘇嬌楊不在國防科大的這三年裡,國重的項目依舊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不過隨著項目的推進,研究員手中的項目漸漸少了,哪怕陸陸續續不斷地有新項目補充進來,但這些項目多以企事業單位的橫向項目居多,類似於‘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卻幾乎沒了……對應到研究員身上,那結果便是想賺錢可以,想做出一些拿得出手的成果來,難上加難。

  如果換在一般研究所,能夠有項目不間斷地做,那絕對謝天謝地,可國重的研究員都是被蘇嬌楊‘慣’出來的,他們做項目研究不僅僅是為了錢,還為了滿足自己在科研領域的好奇心。

  如今蘇嬌楊回來,被一群人拉去了酒桌上,就是被這些人拉去訴苦的,這些人還打算順帶著探一探蘇嬌楊的口風,看看蘇嬌楊有沒有從國家手中再接一些項目的打算。

  酒桌上,推杯換盞,觥籌交錯。

  有系統傍身的蘇嬌楊千杯不醉,白酒灌入喉中,就如同飲了一杯白水,面對研究員關心的問題,她做了一些簡單的回答。

  “‘超級列車’的項目還有的做,繼續推進下去就可以,等什麼時候能將這速度再翻個四五倍,我覺得就可以了。不過‘超級列車’研究組的人會同時承擔一些新的項目,目前暫定為深空研究,將來的研究重心會從地面高速交通轉為空中高速交通,並盡力朝著星際高速交通靠攏。”

  “我給你們定一個小目標吧,在新世紀到來之前,差不多還有兩個半的五年計劃,你們用十多年的時間,在空中建設一座超級空間站,我的要求不遠,空間站能建立在月球上就可以。這個超級空間站需要滿足我們的一些實驗條件,同時,深空採礦也應當列入日程。”

  蘇嬌楊輕描淡寫的幾句話,就讓‘超級列車’項目組的研究員不約而同地摸起了腦殼上的頭髮。

  不知道他們這些倖存的頭髮還能不能經得住摧殘,能不能熬到深空採礦被實現的那天。

  蘇嬌楊又將目光看向‘數學地質研究組’,她說,“‘深空-深海-深地’是三維的研究模式,深空與深地涉及到海洋地質以及陸相地質,我們的研究目的很純粹,一是資源開採,二是災難預測。”

  “給你們也定一個小目標,同樣是到下一個世紀,我希望‘數學地質研究組’能夠為國家的資源及能源事業做出重大突破,並且在災難預測領域也做出不菲的成果來。至於怎麼確定這成果是不是不菲,怎麼著也得在《sce》或者《nature》這種頂級刊物上發表十篇八篇文章吧!”

  數學地質研究組的人噤若寒蟬,他們這些人還沒多少個發表過外文期刊呢,蘇嬌楊一上來就讓他們發表頂級刊物,這不是為難人嗎?

  當然,要是他們能夠完成蘇嬌楊的要求,那絕對會成為行業領軍人物,衝擊行業頂尖獎項是沒有問題的。

  蘇嬌楊還說,“‘深空-深地-深海’的項目,我們不能錯過,除此之外,我們國重還會再增設一些研究所。”

  “第一個是能源地質研究所,這個研究所將整合我們在石油領域的研究成果,積極拓展常規化石能源與非常規能源的開採工作,下一步工作重點是天然氣以及賦存於煤層中的煤層氣,我會去煤炭部申請一個課題下來,到時候大家都要努力。”

  “第二個是清潔能源研究所,主要研究核能,以‘核裂變’與‘核聚變’作為分水嶺來研究。眾所周知,聚變核能是星球誕生的第一步,而核聚變是可以用來功能發電的,所以我們將來的重頭工作會落在核聚變發電上。除去核能之外,風能、潮汐能、水能也將成為我們關注的對象。”

  “第三個便是設在鵬城的高能電池研究所,這三年來,高能研究所做了不少實驗,但效果總是差強人意,而高能電池作為電能的載體,如果快速穩定的充放電永遠都是主流命題,所以這個研究所的在研項目暫時不會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