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天下哪有不透風的牆?

  哪怕這些科研人員的心性都比較純潔,投其所好這種事情也是很多人都樂於去做的。

  尤其是拿著自己不喜歡的花獻給自己最想拜的佛。

  要是擱在平時,蘇嬌楊絕對把這些送禮的人給拒絕了,可這些人都是帶著‘話術’來的:先同蘇嬌楊討論討論咸口月餅與甜口月餅的喜好,然後再表達一下自己實在不喜歡吃咸口月餅的想法,最後再誇誇小葛君的可愛以及自己對小葛君的喜愛,那月餅就留在蘇嬌楊辦公室里去了。

  如果蘇嬌楊拒絕收下這些月餅,那送禮的人還會懟回來,“蘇主任,這月餅又不是給你吃的,我們都知道你也不好咸口月餅,這月餅是給小葛君吃的!難得遇到一個喜歡咸口月餅的人,反正那些月餅放在我那兒也沒地方打發,擱著也是擱著,不如給小葛君吃了。”

  “你看這孩子,太瘦了,雖然個頭不小,但看著身上沒點兒肉就是讓人不安心。蘇主任,你不能只顧科研不顧孩子啊,平時多給孩子買點兒雞鴨魚肉吃吃,咱平沙市這邊要啥有啥,水產也不缺,聽說給孩子吃水產補腦子,你可得對孩子多上點心!”

  盛情難卻,蘇嬌楊只能收下那月餅。

  這些月餅有一個優點——經得住放!、

  據說放到過年都不會壞,但蘇嬌楊為了穩妥起見,將月餅都放到了冰箱的冷藏櫃裡,平時外面只留個兩三塊。

  蘇嬌楊也發現小葛君太瘦的問題了,她便抽空開車帶著小葛君去市里改善伙食,平時在家也會燉一些排骨、雞湯、魚湯之類。

  這年頭的物資不算充裕,但平沙市好歹是湘南省的省份,蘇嬌楊口袋裡也不缺錢,故而買點吃的東西還是不成問題的。

  *

  眨眼就到了十月中旬。

  從這學期開始,蘇嬌楊漸漸地將工作重心轉移到了數學上,她惦記著來年的春季學期會有很多事情做,便讓數學系教務科的人將給她安排的課時都放到了這個秋季學期。

  同時,當初由蘇嬌楊帶著複習高中數學基礎知識的這批學生也迎來了畢業論文這道大關。

  好在國重那邊的項目已經十分成熟,鮮少會出現需要蘇嬌楊把關的地方,蘇嬌楊才得以忙裡偷閒。

  十月十六號,蘇嬌楊正在國重辦公室里批改學生們交上來的作業,一通電話突然打了進來。

  “蘇嬌楊女士,您好,我們是華國駐瑞典大使館的外交官。現在有一則重要的消息通知您,恭喜您憑藉‘發展經濟學’入選一九八二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嗯,怎麼還有個化學獎?”

  電話那頭沉默了片刻,終於傳來了聲音,“蘇嬌楊女士,我需要向您確認一下,‘發展經濟學’確實是您的研究成果,對吧。”

  蘇嬌楊應道:“沒問題,‘發展經濟學’是我的研究成果,那篇論文發表在《當代經濟》上。”

  電話那頭的男聲又問,“那‘計算材料學’呢?大概是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的人搞混了,將一個同名同姓的名單也送到了我們的手裡。我一會兒去找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去核實。請問您能於十二月十號趕至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嗎?屆時,頒獎典禮會在斯德哥爾摩的藍色大廳舉行。”

  蘇嬌楊道:“‘計算材料學’也是我的研究成果,該成果發表在《數學紀年》上,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沒有搞錯。”

  電話那頭的男人差點驚得把手裡的聽筒給摔掉。

  過了好一會兒,尷尬而不失禮貌的聲音才從電話那頭傳到了蘇嬌楊的耳朵里,那男聲說,“原來是這樣,沒想到蘇女士您的研究範圍還挺廣。這樣更好,我們一次性通知到您。您作為第一任拿著華國國籍的華人獲得者,也是我們華國培養出來的本土科學家,這是我們華國科學家第一次在國際舞台上露臉,請您一定要調度好時間,準時到達。”

  蘇嬌楊應了一聲‘好’,腦子裡滿是空白。

  掛斷電話之後,蘇嬌楊的腦子裡都在想,剛剛那個電話會不會是詐騙電話?有人故意想要尋她開心?

  在她心裡,諾貝爾獎就是科研人員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峰啊!

  哪個科學家要是能夠摘得一枚諾貝爾獎,那他便可以直接在學術界中封神了!

  她沒覺得自己做出來的科研成果有多麼厲害啊,怎麼就被通知獲獎了呢?而且還是一次性就拿了兩枚。

  “莫非是這一次參加諾貝爾獎評選的人都沒什麼實力?”蘇嬌楊在心裡小聲嘀咕。

  要是被其他人知道了蘇嬌楊的這種想法,怕是會被氣到心態爆炸。

  世上怎麼會有這種得了便宜還賣乖的人?

  要是你不想要諾貝爾獎,給我們啊!我們也不貪,勻一枚諾貝爾獎給我們就好!

  一枚就好!!!

  *

  華國本土科學家蘇嬌楊在這一次諾貝爾獎中評選中一次性拿下兩座大獎的消息傳回華國時,國內一片沸騰。

  這個消息是給華國科學界打的一劑強心針!

  誰說華國本土就培育不出世界頂級的科學家來著?

  蘇嬌楊不就是土生土長的華國科學家麼?

  《百姓日報》用整整一個大版面報導了蘇嬌楊獲獎的消息,其中絕大多數都是蘇嬌楊身上發生的趣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