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那間狹窄逼仄的會議室里忙活了一天,蘇嬌楊堪堪將那些來自全國各地的高中化學課本看完,提煉了一個講義編寫大綱出來。

  蘇嬌楊計劃再用兩到三天的時間將許老先生提供給她的那一套《大學化學》學完,然後拍板確定最終的講義大綱,拿給許老先生審核通過之後,便可以動筆編寫了。

  心中揣著計劃去食堂吃了飯,蘇嬌楊原本打算回宿舍休息一會兒,可是想到自個兒背在書包里的那幾本書還沒來得及看,她就拐去了圖書館。

  若是擱在後世,新入學的學生指不定三五成群地約到哪兒去浪了,但蘇嬌楊這一批學生不一樣,他們都是從苦日子裡熬過來的,對知識的渴望也是一般人無法想像的,別看這才開學頭一天,來圖書館裡學習的人已經相當不少了。

  只不過國防科大的圖書館是新建的,裡面寬敞得很,蘇嬌楊在角落裡尋摸了一張空桌子,掏出自個兒借的那幾本數學書,找到實用度最高的那本開始從頭看,吸飽墨水的鋼筆在紙上划過,留下一片沙沙的微聲。

  頭低下去再抬起來,三個多小時已經過去,圖書館的老師催促學生返回宿舍,蘇嬌楊活動了一下脖子,將那本已經刷過大半本的書收進書包里,決定等晚上回去之後再接著看。

  對於一般學生來說,宿舍里或許會吵鬧分心,但對於她而言,這個問題是不存在的,而且她也已經了解過了,她住的那個樓沒有‘熄燈政策’,晚上想學到幾點就學到幾點,她準備連夜將這本書刷完。

  回宿舍的路上,蘇嬌楊回味了一遍今天學數學時的狀態,和十年前在津大學習時的狀態對比了一下,心潮越發澎湃。

  專注水壺固然有用,但那效果僅僅局限在讓人聚精會神上,並不會對學習知識有什麼實質性的幫助,但她學習的速度、對數學知識的領悟程度卻快了不知道多少倍,想來是從那本《數學——上帝的密碼》中獲益了。

  回到宿舍,蘇嬌楊簡單地洗漱了一番,然後繼續沉迷學習無法自拔。

  第二天一大早,她拎著滿滿一壺水早早地趕到了化學系,等化學系的老師上班時,她已經將那本厚厚的《大學化學》看了將近五分之一。

  化學與數學不同,化學學習雖然也涉及到推理,但更多的內容還是在吸納與汲取。只有將書中的知識都學明白了,這樣才能順手地應用,而數學卻是從頭到尾都得推導推理。

  一連好幾天,蘇嬌楊都奔波在‘宿舍—食堂—化學系’這三點一線上,她自個兒覺得過得挺充實,殊不知當初迎他入學的陳教授卻險些氣歪鼻子。

  這個蘇嬌楊跑哪兒去了?

  系裡通知開大會,所有人都到了,就差她一個!

  學生之中要推選一個學生代表,原本系裡的領導最中意的就是成績最好的蘇嬌楊,結果蘇嬌楊也沒露面!

  聽說學生們要搞一個聯誼,滿世界地找蘇嬌楊,蘇嬌楊也沒有出現。

  蘇嬌楊就仿佛人間蒸發了一樣!

  陳潤之老先生為了找蘇嬌楊,還親自上了堵了幾次,可蘇嬌楊永遠都是鎖門,問看門的門衛,門衛也記不大清楚,最後還是門衛拎著鑰匙去查了蘇嬌楊的電錶與水錶,發現屋子裡每天都在用水用電,陳潤之老先生這才確定,蘇嬌楊不是棄學而逃了。

  那麼問題來了,蘇嬌楊每天都去哪兒了?

  陳潤之老先生百思不得其解,只能早起來堵蘇嬌楊的門,哪曾想到蘇嬌楊比她起得更早,等他來時,蘇嬌楊宿舍門上已經落了銅鎖。

  陳潤之老先生都快懷疑蘇嬌楊是不是屋內的燈沒關、水龍頭沒擰了,不然為什麼一直不見人影,水電卻一直在耗?

  他認真觀察了兩次,發現蘇嬌楊鎖門用的那個大鎖時不時會翻個面兒,這才定了心,蘇嬌楊肯定在。

  既然自己找不到蘇嬌楊,那就讓蘇嬌楊來數學系找他!

  陳潤之老先生當即就跑去蘇嬌楊所住宿舍樓下的公示欄上寫了一份《通知》,通知內容很短,就一句話——蘇嬌楊同學,看到請速回數學系上課!

  要不是國防科大的人都知道國防科大這一年招到的唯一一個省狀元就叫‘蘇嬌楊’,怕是會將蘇嬌楊當成逃課逃學的墮落分子。

  蘇嬌楊早晨天沒亮就走了,晚上路燈快熄的時候才打著手電筒回宿舍,滿腦子都是數學和化學,哪裡會留心樓下黑板上的通知?

  陳潤之老先生在數學系又等了兩天,遲遲沒等到蘇嬌楊,直接殺氣騰騰地衝去了廣播站,拎起話筒來就一通狂吼:“蘇嬌楊同學,聽到廣播請速速回數學系一趟!蘇嬌楊同學,聽到廣播請速速回數學系一趟!蘇嬌楊同學,聽到廣播請速速回數學系一趟!”

  陳潤之老先生恨鐵不成鋼的怒吼聲響徹國防科大校園時,蘇嬌楊正捧著專注水壺在化學系的會議室里歲月靜好地梳理大綱。

  《大學化學》中的內容已經被她掌握了,她重新釐清了思路,從化學系的資料室里領了新的講義備課紙,開始動筆。

  下筆的那一剎那,蘇嬌楊感覺腦子裡充斥著的東西都找到了宣洩點,她僅僅是揪出了一個線頭來,其餘的知識點便排好隊往紙上去了。

  每一個知識點都有對應的例題相匹配,一個章節完成之後,蘇嬌楊還會將那些重要的知識點攏在一起,仔細編寫,編寫一份章節測試題出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