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活該,太活該了,一個妾室,就該有妾室的模樣,不該去肖想正室能得到的東西,不應該想著讓賈環繼承家裡的一切。

  即使王夫人在西北,她也知道趙姨娘是什麼德性。趙姨娘這樣的人,有人壓著的時候,趙姨娘還不敢多鬧騰,頂多就是多捧著賈政,意圖讓賈政對他們母子三個人好。

  一旦上面沒有人壓著,趙姨娘就想要更多,而賈環被趙姨娘教養,估計也會去想不該想的家產。

  在王夫人沒有在京城的那些日子,趙姨娘確實想了不少辦法,就是想讓賈環壓過賈蘭,想弄死賈蘭。等到後面,卻等到被分出去的結果,她也被分出去了。

  趙姨娘不是不想繼續待在府里,可是女兒出嫁了,兒子也被分出去,她已經年老色衰,賈政去她房裡的次數又少了很多。要是她不跟著兒子出去,在府里只會更加難過,她就只剩下一條路,跟著兒子賈環出去住。

  二房在京城的一切,終究由賈蘭繼承一切。

  即使路途遙遠,王夫人還是從西北到了京城。過去那麼多年,因為賈寶玉在西北的功績,皇帝特赦王夫人,讓她允許跟著賈寶玉養好,也允許她到京城。

  王夫人的頭上已經有很多白髮,孫子都長得那麼大,都娶妻生子了,她怎麼可能不老。可能是因為她這些年經常勞作,身體反而沒有那麼孱弱,反而比較硬朗。

  她平時從村子裡出去,坐的還是比較顛簸的牛車呢。從西北回京城,坐的還是有柔軟墊子的馬車,倒是舒服許多。

  當周姨娘看到王夫人回府,還是得恭恭敬敬地對王夫人。王夫人到底是正室,哪怕犯過錯,賈政沒有休妻,王夫人就是正室。

  別看周姨娘之前掌管中饋那麼多年,但她也沒有飄了。她是妾室,沒有兒女的妾室,想要過得好,就得有分寸。正室回來了,都得退讓。

  賈蘭是王夫人的親孫子,不管王夫人曾經多麼無視他,他都不能不敬王夫人。賈蘭見了賈寶玉,還是叫一聲叔叔。

  賈寶玉這一次拖家帶口回來,賈政去世,不來不行。

  王夫人看著賈政的牌位,沒有不高興,心想自己終於熬過來了。

  “放心,我以後會好好的活著。”王夫人對著賈政的牌位道,她得再活著,得過得好好的,這樣才好。

  反正賈政已經死去了,對方死後安寧不安寧,她可不管。

  賈政那麼薄情寡義,她再來看賈政就已經極為不錯了。要是她不活著,又怎麼可以呢。

  李紈也算是熬出來了,婆婆沒跟她住在一起,公公沒了,而周姨娘到底是賈政的妾室,周姨娘也就管不了那麼多事情。

  在看王夫人說那些話之後,李紈還得扶著王夫人坐下,讓她別傷心呢。

  至於其他的,李紈當然不可能去說,有些事情還是糊塗一點為好。

  賈寶玉為賈政守孝三年,又去了西北。王夫人跟著賈寶玉一塊兒去西北,沒有想著繼續待在京城。

  屬於王夫人的時代早已經過去,這個京城早已經不是王夫人當年在是京城。

  王夫人不可能再像過去那樣,在京城裡擁有那麼高的地位,倒不如去西北,過著平平淡淡的生活,平淡的生活也是一種福。

  她沒有跟賈寶玉他們一塊兒生活,而是自己待在鄉村里。

  曾經犯了錯,那就得接受懲罰。哪怕得了特赦,她也不想去,王夫人想自己多贖罪,想著兒女能過得好。

  等老了,她就葬在這個村莊吧,什麼落葉歸根。王夫人不去想,正如她以前做的那些噩夢,那些被印子錢害死的人,有的人連一口棺材都沒有,也沒有落葉歸根。

  還有一點,她不想跟賈政靠得太近。這一輩子,也就這樣了。若有下一輩子,她必定不去碰那些了。

  【邢夫人】

  在邢夫人初嫁到榮國府的時候,她還有一些想法,比如生下跟自己有血脈關係的孩子,再比如掌管榮國府的中饋。

  可在榮國府待了一段時間之後,她就知道自己錯了,填房,出身低,老夫人根本就不可能讓她掌管府中中饋。大房住的地方也沒有二房好,就算大房繼承榮國府也沒有任何用。

  邢夫人不是不想掙扎,可是賈赦根本就不管這些,不站在她這邊。

  這當邢夫人能怎麼辦,就只能妥協,她的娘家人沒有那麼強。

  在榮國府時間久了,邢夫人隱約察覺到一些事情,卻也沒有辦法去說。沒有地位的人沒有資格說那些話,說了的話,別人不會受到威脅,只有她自己會受到威脅,所以她只能當自己什麼都不知道。

  沒有兒女,不是她不想懷上,也不是賈赦不進她的房間。

  邢夫人想她是別想生下孩子了,被下了絕育藥的人,又怎麼可能懷上孩子呢。沒有孩子也好,省得孩子跟著她苦。

  繼子是原配嫡子,這一房的一切都是賈璉的。

  邢夫人感覺未來沒有什麼希望,這日子也就是如此,不過能讓王夫人不舒服一點,就說點不好聽的話。反正榮國府的人不可能休了她,就賈赦那樣的也不好再找填房,他們還認為她這樣的好控制,好說話。

  她不是傻瓜,知道他們的態度。

  後來,賈老夫人讓她帶一帶賈迎春,那就帶吧。賈迎春還小,要是好好養,也能讓賈迎春多敬著她這個嫡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