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現在再看,那些當時看來十分正常的評論,反而變成了笑話。

  蹭著五億的熱度,又有許多新聞媒體開始發布各種“五億良心”的新聞稿,內容幾乎大同小異,都在敘述《則天傳》的良心,而跟《則天傳》相比,其餘那些號稱斥資多少多少億的,瞬間被襯托成了笑話。

  “最讓我驚訝的不是《則天傳》中的道具,而是那些演員,到底是什麼樣的劇本,讓這些演員演的角色看起來跟真實存在的一樣?”

  事實也確實如此,不僅是《則天傳》中的道具和文化備受關注,那些配角們也備受關注。

  與主演相比,配角們倒是有不少都是演了多年戲的老戲骨。

  配角們的演技無法挑剔,畢竟他們本身底子好,但是被大家關注的並不是他們的演技,而是這些配角們在劇中的人設。

  《則天傳》播出後不久,就有人注意到了,這部電視劇中所有人物都不是扁平人物,特別是那些大臣和後宮的妃子們,這些與武皇打交道最多的角色,一個個都好像是真實存在的一樣。

  看著看著,許多人都忍不住將這些人與歷史上存在的人物重疊。

  特別是歷史學家們,更是特別關注著這些人物的發展。

  網友們關心著,記者自然不會沒有注意。

  第163章 語言通嗎

  於是,在無法採訪到主演的情況下,記者們把話筒遞到了這些老戲骨嘴邊,詢問《則天傳》拍攝當時的情況。

  一位飾演大臣的演員在接受採訪時是這麼回答的。

  “當武皇坐在龍椅上時,我甚至有一種自己真實身處在那個時代的感覺,她是君,我是臣,我打從心底佩服她,卻又因為時代因素,對她坐上皇位一事產生不滿,但無論如何,她都是君,是高高在上的皇帝。”

  飾演後宮妃子的演員。

  “怎麼說呢,其實我平時也喜歡看一些宮斗劇,喜歡看妃子們鬥智鬥勇,但是在拍攝《則天傳》的時候,我卻有一種自己真實身處在後宮的感覺,雖然也有勾心鬥角,但是跟我們想像中不一樣,即便是妃子,也有自己的生活。”

  飾演平民百姓的演員。

  “唐朝比我想像中要繁華多了,我總以為古時候老百姓過得都不好,其實那個時候大家都很知足,特別是唐朝,我們那地方的人都是普通生活的老百姓,至於好不好,反正大家都一樣,沒有空調,沒有wifi,沒有電腦,所以都還行。”

  另一位飾演平民百姓的演員。

  “那時候的生活也挺有盼頭的,我們那條街,平時不拍戲的時候,也都人來人往的,到後來大家好像忘了那是拍戲的地方,真的有人開始擺攤買東西了,用的也是銅板,好像真的回到了唐朝一樣。”

  《則天傳》雖然起了這麼個名字,但並不是武則天的獨角戲,在電視劇中,還有許多精彩的畫面。

  其中,配角的戲份自然不少,特別是朝中官員,不少都是史書上記錄下來的存在,而這些人物在電視劇中的表現,讓歷史學家們十分激動。

  嚴格來說,《則天傳》是一部值得推敲的電視劇。

  一百二十集的體量,在國內古裝劇中,稱得上龐大,即使這些年來古裝劇越來越長,也很少有這麼長的古裝劇出現。

  尋常電視劇要是達到這個體量,免不了要被人說一句“裹腳布”,但是《則天傳》卻不一樣,即使它已經達到了一百二十集,還是有不少人數著集數過日子,然後哀嚎怎麼才只有一百二十集。

  這就是《則天傳》的特色所在。

  這部電視劇的編劇主要是武則天和李治,他們這一輩子做了許多許多事,對外對內,以及政治上的磨合和切磋,隨便拎幾場戲出來,都稱得上經典。

  尋常的編劇寫劇本要自己思考,為了拉長劇集,很有可能十集裡只有一個劇情,電視劇長度全靠磨磨蹭蹭的對話拖拉。

  《則天傳》卻不同,它的編劇本身就是武則天和李治本人,把武則天的一生壓縮在一百二十集中展示出來,還夾雜著李治的政事,提取的自然都是精華中的精華。

  這樣一來,一百二十集還真的不算長。

  《則天傳》大爆的同時,受到關注的還有電視劇中的兩位主要,武則天和李治。

  媒體們費盡心思想要挖出兩人的身份,但無論如何都找不到絲毫蛛絲馬跡,好像唯一跟這兩人有聯繫的就是陸玄等人。

  被稱為“戲精本精朋友圈”的團體。

  這個朋友圈不包括陸玄和顏如御,也不包括兩人的經紀人,而是除了他們之外的其他人,這些人中也只有蘇軾常駐娛樂圈,作為直播網紅大佬存在。

  李清照是第二個出現的,但是她的存在感主要在於她自己微博上那些字。

  然後是沈萬三,沈萬三的存在感算高,但卻沒有露過面,主要作為“金大腿”存在,基本上賺錢的事都會有他一份,而且沈萬三和蘇軾的互動也最多。

  之後的辛棄疾、杜甫……

  杜甫,或者說杜子美倒是出現過,但也只是在綜藝節目上一閃而過,節目結束後,就再也沒人找到過他,也沒有人偶遇過他。

  不少記者想要透過其他人,了解《則天傳》兩位主演的情況,但是數來數去,卻還是只有陸玄和顏如御兩人能聯繫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