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何況自家世子爺也就只有三老爺一個一母同胞的兄弟,便宜三房也比便宜別的房裡要好。太夫人胡氏那邊還樂意這樣呢。

  家裡除了祖上的產業,各房當家人的俸祿都是要交公的,另外的私產都是各房管各房的,別人也不會說什麼。

  所以在男人最開始成家的時候,反而是自己的媳婦那邊的錢財多一些,畢竟女人嫁過來,都是帶有嫁妝的,且可以自行挪用,男人們還是用公中的月例銀子,真心是有些寒磣呢。

  不過鎮國公府倒是對成年男子的月用給的足足的,畢竟這是關係到男人們在外面的臉面,女人們嫁過來了,也是由婆家發月例銀子,表示這個人已經屬於婆家了,自然吃穿用度都要用婆家的,所以只要不是太落魄的人家,一個女人的嫁妝基本上都用不上,只要管理的好,那是只增不減的。

  賢惠的媳婦會把自己嫁妝里出產的東西拿來孝敬府上的長輩或者分給妯娌親戚,但是真的把嫁妝拿出來,填補府上的窟窿,那這個家也只能是衰敗下去了。

  好在鎮國公府沒有這個擔憂,李氏作為長子長媳,主持中饋也這麼多年了,早就熟門熟路了,以前也有懷孕生孩子讓別的妯娌暫代的,都是後來拿了回來,所以這次很順利的就接手了。

  李氏也想自己能輕鬆,但是為了兒女,這中饋必須是她主持的,因為這個家早晚都是自己大房的,說到底也是為自己家做事情。

  況且當過家的人都知道,哪一房當家,那到時候送份例或者別的東西的時候,都是最好最快的。

  一個國公府,家生子下人那麼多,早就養成了他們看人下菜碟的脾性,雖然對大房他們不敢怎麼樣,但是三房當家的時候,一些下人還是看三房的臉色,你說他們目光短淺吧,他們覺得自己討好當下就成,別的他們也不想知道。

  曲媽媽立在小胡氏的後面,這三房的五爺和四姑娘,六姑娘來給三太太請安呢,五爺曾令揚是小胡氏的親兒,如今十二歲,早已經搬到外院去了,他們鎮國公府的規矩,男孩子七歲後就要從內院搬出來,祖上覺得男孩子如果一直呆在內院,被婦人養著,就很容易養成脂粉氣,所以要儘快的脫離內院,到外院自己生活。

  世家子弟大部分都是這樣,男孩子和自己的母親能親近的也就那麼幾年。

  小胡氏看著自己的兒子長得挺拔,心裡很安慰,三老爺雖然也有好幾個妾室,但是卻兒女不多,膝下只有三個兒女,唯一的兒子還是小胡氏生出來的。

  剩下的兩個姑娘都是庶出,小胡氏雖然心裡不待見她們,但是面子上的情還是做得到的。

  “母親,這是女兒給您做的一雙鞋。”四姑娘曾令依雙手捧上一雙錦緞鞋面的鞋子,恭恭敬敬的遞給小胡氏,小胡氏點點頭,讓大丫鬟給拿了過來,對四姑娘曾令依說道:“我的兒,難為你有這個孝心,不過做針線活兒,傷眼睛,以後還是少做。”

  曾令依忙稱是,退下站在一邊。小胡氏有些犯困,對三個女兒道:“沒事兒你們都下去吧,身邊的丫頭們都看好了,別讓你們主子走路磕著了。”

  等人都走了,小胡氏覺得有些空虛,平時這個時候,她還在處理家務事兒呢,看著府里的大小管事對自己恭恭敬敬的樣子,那種滿足感真的是很舒服,但是現在卻只能是這樣閒下來了。

  什麼時候才能分家單過呢,那時候自己就是一家主母了,不過小胡氏隨即又想,真的要分了家,那也得是國公爺和太夫人都不在了,父母在不分家,這可是規矩,況且,自己的兒子還要仗著國公府的名頭說門好親呢,這不分家也成。吃喝都是公中的。自己閒點就閒點吧。

  四姑娘和六姑娘從三房出來,又準備一起去梅鶴堂給太夫人請安去了,對於他們這些庶女來說,如果能得到太夫人的喜愛,那在這個府上就很過的下去了,因為府里的女主子最有權威的就是太夫人胡氏了。

  在拐角處,她們又碰到了大房的二姑娘曾令雨,和七姑娘曾令霜,都是帶著貼身的丫頭去梅鶴堂的。

  年小的姑娘給年大的姑娘行了禮問了好。二姑娘曾令雨很是看不上三房的幾個庶女,雖然三老爺是自己的親叔,但是二姑娘一直覺得自己的父親是鎮國公世子,是比三老爺要強的,同樣是庶出,她的地位肯定比三房的要高。

  四姑娘笑著對二姑娘說道:“二姐姐今天來的有些晚啊。”平時可都是她都到了梅鶴堂,她們才到的。

  二姑娘曾令雨說道:“昨天晚上給母親做抹額,所以有些晚了。”

  六姑娘曾令柔忙笑著說道:“二姐姐和四姐姐都是有孝心的,今天四姐姐才給母親獻上了一雙鞋呢。”

  四姑娘曾令依看了六姑娘一眼,說道:“孝敬母親這是應該的。”這個六丫頭,專門給自己找麻煩呢,不知道這二姑娘不喜歡別人和她一個樣?

  果然二姑娘曾令雨就說道:“是啊,四妹妹真是有心了!”沒自己聰明,還學自己的招數,畫虎不成反類犬,又看七姑娘曾令霜一副呆頭呆腦的樣子,更是氣不打一處來,直接對著七姑娘曾令霜道:“走了,還賴在這裡不走了?”說完就揚長而去。

  七姑娘曾令霜只能是趕緊跟上去了。四姑娘對六姑娘說道:“六妹好本事,二姐姐現在可是生氣了。”

  六姑娘說道:“我也沒有說什麼,難道四姐姐今天沒有給母親獻鞋?不過是實話實說罷了。”

  四姑娘想,時間來不及了,現在不和這六丫頭計較了,不過這二姐姐還真是氣性大,真以為現在自己是寶貝呢,就算是大房的姑娘又如何?還不是庶出?以前仗著大房沒有嫡出的姑娘,你囂張,大家都讓著你,現在你們大房都出了嫡出的姑娘了,看你能囂張成什麼樣!

  作者有話要說:收藏已經快300了,感謝大家的支持,收藏400 的時候加更,我現在努力碼文!,大家的鮮花和收藏都是我的動力!

  ☆、請安

  梅鶴堂現在是人多,胡氏和鎮國公現在有嫡出庶出的孫子孫女一共十八個,而且個個都還沒有成家呢,孫子們年紀大的,有差事的都早早的請安出去辦事去了,鎮國公他們都要上朝呢,所以這平時都是給太夫人胡氏請安,胡氏見人多,讓兒媳婦們都是逢初一十五的過來的,平時也就是和孫女還有年紀小的孫子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

  不過,自從九姑娘曾令宸出生後,從滿月開始,胡氏是每天都要讓九姑娘過來的,要不是年紀太小,而大媳婦又捨不得,她是恨不得把九姑娘抱到自己這梅鶴堂來養的,想著李氏給自己生了三個嫡出的孫子,現在就這一個姑娘,她也是當母親的,這心就軟了。

  而且這麼多年李氏不管是當兒媳婦還是當母親,都做的很合格,國公爺也說了,姑娘最好是跟著母親生活。要是胡氏把九姑娘抱到自己跟前養,那不知道的還以為胡氏嫌棄自己的大兒媳養不好孩子呢,大兒媳婦是當家的人,不能讓別人有這樣的誤會。

  二姑娘曾令雨來到這梅鶴堂的時候,就看見大姑娘曾令雲已經在太夫人胡氏那邊承歡膝下了,心

  里一陣懊惱,這個位置本來現在應該是她的。

  都怪姨娘,說什麼讓自己給母親做點什麼東西,自己才會起來晚的。

  又看見太夫人胡氏懷裡抱著的嬰兒,更是氣不打一處來,都是這個九丫頭,自從她出生了,自己的地位就沒有了,大家的眼光都看著她呢,她怎麼不生病死了算了!

  二姑娘忍著氣,笑著給太夫人胡氏請了安,胡氏治點了點頭,又繼續哄小孫女了,她旁邊坐著小凳子的胡嬤嬤笑著對太夫人胡氏道:“我看九姑娘和太夫人您年輕的時候長得是一模一樣呢。果然是嫡親的孫女,就是不一樣!”

  胡嬤嬤是胡氏從娘家帶過來的陪嫁丫頭,來到鎮國公府,到了年紀嫁給了一個管事,現在也是孫子孫女也都有了,如今年紀大了,不過是有時間來陪陪主子說說話,其實胡嬤嬤的家底在外面也比一般的人家要好的多了,身邊也有小丫頭伺候呢。

  不過他們倒是沒有脫籍,畢竟背靠大樹好乘涼,加上胡嬤嬤和太夫人胡氏的感情,這上上下下的都挺尊敬她的,連帶的下人們都覺得能嫁給胡嬤嬤家裡是個好歸宿。

  年前,胡嬤嬤的一個孫子脫了籍,據說是讀書讀的好,脫籍是為了以後好考科舉的,這樣的事情在世家裡也不少見,主子的恩典,讓胡嬤嬤更是感激。

  現在見太夫人胡氏喜歡九姑娘曾令宸,那可不是也跟著喜歡了,至於她說的話裡面把其他的姑娘都給得罪了,那她也不在乎的,因為胡嬤嬤這樣身份的,就是老爺輩的見了也要稱呼一聲嬤嬤呢。

  更不用說這些姑娘們了。

  不過大姑娘曾令雲倒是沒覺得胡嬤嬤說的有什麼刺耳的,每個人的性子不一樣,要是都記在心裡,那也過不下去。她是庶出的嫡出,要從根上來講,她和太夫人胡氏是一點兒血緣關係也沒有的,不過名分上是祖孫,要是還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那就是太不自量力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