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至於原因,其他他們也都清楚得很。以前那群領導班子蛀蟲比較多,楊林縣是個不上不下的村子,要拿出錢來給他們這幾個貧困村修路也不是沒錢,可這錢拿來修路了,那那群管理人員里住宅、辦公區、酒席錢可就剩得不多了。

  加上之前帳務有點糊塗,錢被這裡挪來那裡用去,誰也不知道到底流到哪裡去了。

  因為有政策補助,用幾個貧困村拉低一下整個縣的水平,還能多受點補貼,他們村又沒真的有大出息的人物,小老百姓也不懂這些,別說鬧了,真上辦公處問的都沒有一個。

  李長安想修路,是真的想讓這個村子慢慢變好起來。李白梅住院的時候,家裡全掏空了也供不起她一人,李愛國和林鵑年紀大了,身體毛病也不少,全是靠村里人這家塞點錢、那家送點飯撐下來的。

  李長安小時候,這附近有名的神婆都說他是個天煞孤星,克父克母,只要走得近,全都要被他剋死。可是村里人不在乎,不僅把神婆趕了出去,還安慰李愛國夫妻,給他們家送吃的穿的。他就是在村里人你餵一口奶,她餵一口米湯中長大的。

  他對這個村子,有著很濃烈的感情。所以他和爺爺奶奶,才會在自己能吃飽後,就給村里攢錢蓋小學、送文具、送衣服。

  別聽著他送了那麼多東西,但其實算起來也不算多少錢。十幾年,送得那麼多東西攏共加起來可能也不會超過五十萬。

  鉛筆能有多少錢?小店買一塊錢一支,但去批發的話,三毛一支都要可以再講講價。

  李長安送過最貴的一次,也就是今年過年前的那些老人小孩的衣服了。

  李長安現在有錢了,每一筆錢都是他自己那本事掙來的,所以他就想回報村里一二。但俗話說得好,授之於魚不如授之以漁。所以即便買再多的東西也不能把整個村子變得真正的富裕。

  鉛筆是會用完的,東西是會吃完的,衣服也會被穿破的。但是修路就不一樣了,修完路以後,村子可以發展有山有樹有水有溫泉,再把以前的傳統活動撿起來,也能發展發展旅遊業。就算不發展旅遊業,那種樹養殖後的產物也可以運下去換成錢了。

  席洛陽幫忙打聽過,不管其他地方,就單說修他們村到外面的這段上路,其實不會太貴。有些地方被村里人反覆地走,已經走得比較平實了,修起路來也會快很多。價格大概在四百萬左右。李長安手裡是有這麼多錢。

  光是三小三隻加起來就已經有八九百萬的存款了,李長安則是馬上就能破掉六位數離七位數也不差多少了。

  這個價格,他們都可以承受。

  修路是造福人的好事,李安寧對此也很敢興趣。她手裡的錢反正也是放著,不好和父母解釋錢的來源,但是卻可以以她們一家的名義全出去做好事。

  席洛陽也很支持修路這件事情。他不缺錢花,也不在乎修路會給他花掉多少錢。只要李長安高興就好。而且他在這裡地方也住了一陣子,感受到不少村里人的淳樸與熱情。

  “我們明天拍個廣告吧。”席洛陽突然語出驚人道。

  “廣告?你怎麼想起拍廣告了?”李長安驚訝地問。

  “不是你想像的那种放在電視上的廣告,是一個招志願教師的廣告。”席洛陽說了這一會兒話,也沒多少睡意了,乾脆爬起來,兩人盤腿坐在床上,然後把被子披在身上。

  “村裡的孩子年齡分層那麼齊全,這麼多孩子,老是那麼幾個老師也不是回事啊。”村里去年來的年輕女老師早就走了,她是興致沖沖地來,還沒待夠一半的時間就回去了。

  照她的想法,在這裡生活是很容易的事情,閒暇時種種果蔬,摘摘花擼擼狗,然後還有一群懂事可愛的孩子們圍繞在身邊。

  但事實卻完全相反。因為學校的人手不夠,所以每天上課備課已經能把人累死了,種地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那個姑娘身體只能算亞健康,跟著其他老師下地的第一天,還沒幹到中午就因為中暑直接暈倒在地上了。急忙被送去醫院,醒來後就哭著想回家了。

  他們都很理解,畢竟山李村確實是窮,這麼多年了,連個無線網絡都沒有,用著流量也沒多少信號。娛樂方式就那麼一點,早上一起來就是給孩子上課,一直到孩子放學,抓緊時間吃完飯還得備課。

  山里蚊蟲又多,想要逛街都不方便出去。那個孩子不是家裡疼愛著長大的。志願老師要回去,他們都理解。來這裡,補貼的錢也不多,學校給的工資也很少。

  為數不多的老師都是在村里人,學歷最高的也就是校長了,高中畢業。最年輕的老師,李長安要管他叫叔,也有四十九歲了,都是暮氣沉沉的。

  “我們不是說要捐錢修路嘛,乾脆多捐一點,讓村里人把帳盯得緊一些,然後把剩下錢拿來給老師發補貼。有了縣裡給的工資和這邊給的補貼,來的人也可能會多一些。然後我們可以多往和毛茸茸一起上課辦公,出門就是滿目的綠色,花開滿屋。”席洛陽只是靈光一閃,但是他腦子靈活,很快就有設想。

  “堇逾的直播和視頻搞得不是挺好的嘛,可以從那邊的宣傳下手,我們還可以出錢請微博大V幫忙轉發一下。別的不說,但是對那種要出門實習的師範生來說,這個價格優勢還是蠻好的,說不定就有能吃苦的人留下來了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