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們明天還在這的。”李長安沒回答,只是笑笑,然後為明天招攬生意。

  在這裡等的要麼是已經拿了號碼要麼是買完了在一邊看,也沒等了很久最後卻沒等到的人。大夥又看他們都是一群學生崽子,都很理解,還有客人給他們買了熱乎乎的豆漿請他們吃的。

  李長安把煤氣給關了,然後喊道:“快收拾,收拾完了,我們去逛街。”

  少年人沒幾個是不愛玩的,被這攤子拘了一天,這會聽說能去玩,立馬精神大振。風風火火地收拾完,然後把小車先放在三叔公的攤位後面。老人家一人送了一杯豆漿,然後讓他們玩好了早點過來拿東西,早點回去。

  山里可不好走,太晚回去了不安全。

  道路兩邊都亮起了很多的燈籠。這些燈籠全是用電的,也不怕會著火。罩衫各式各樣的外罩後,看起來就透著一股朦朦朧朧的光。

  雖然有些矛盾,但事實就是這樣很的。每個攤位上都有至少一個燈籠,每隔三米,也都吊著燈籠,這些燈籠讓大夥看得都十分清楚,但給人的感覺卻是朦朧的。

  天色暗下來之後,河水也變成了黑色,周圍的燈光、天上的星星都被映入了水面。畫舫里傳來了陣陣有些縹緲的歌聲。為了營造感覺,這裡是不允許用音箱放音樂的,麥克風也不能。

  河上飄著的畫舫很多,上面的樂器聲很多,有古箏、有琵琶、有二胡、有蕭笛葫蘆絲、有吉他、有架子鼓、有鋼琴小提琴等等,混在一起很雜亂,但因為都是自然發聲,即便傳出來也不會給人造成很大的煩惱,被風一吹有些散了,混在一起反而還有點好聽。

  李安寧從昨天晚上開始拍照錄像的手就沒停下來過。一路走一路買一路玩。反正她有錢,買得多也不怕。

  幾人手上都提了一個燈籠,這會兒是可以猜謎贏燈籠的,但燈謎必須要原創,不然網上一搜就能抱走一個燈籠了,這很不公平。

  但是擺攤的大多沒什麼文化,即便相處了燈謎,也是各種腦洞清奇的。猜的人雖然有高學歷的,但現在的年輕人多實行的是拿來主義,想讓他們自己動腦子想答案,還是一下就想出來,那也很不容易。

  所以現在的猜燈謎贏燈籠也只是一群人湊熱鬧。不過次數多了,以後也說不定能變成巨有意思的活動。

  其實現代人並不笨。相反,大家接觸的信息渠道很多,受到的教育也普遍高於古代的中產階級,但在實際運用這方面,不太行。

  因為大家都習慣了拿來主義。別的不說,李長安有時候在不同的新聞不同APP上,總能看到極度相似的文章笑話。同一個梗反覆被用,同一個評論反覆出現。好笑是好笑,但總覺得有些單調。

  李長安知道一家年糕做得特別好看的店,問了人找過去,果然看到攤子前面擠滿了一堆人。

  李安寧幾個還有好多地方沒逛,這裡人多,肯定要等很久,所以只有李長安和席洛陽留下來等了。

  年糕在軟的時候,可塑性很強,跟橡皮泥似的,但是冷了之後會變得很硬。所以他們這邊有一個很傳統的習俗就是送年糕。孩子滿月,要送年糕,結婚要送,搬家要送、過年要送、辦喪事也要送。好像過什麼日子都能送。送的年糕,各式各樣的都有,主要是看用途。

  “能給我捏一個皮卡丘嗎?”李長安幾個看了許久,終於輪到李長安了,他興致勃勃地問到。

  “可以的。”攤主是個三十多歲的年輕人,他從小跟著父母學了做年糕的技術,但是現在已經沒什麼人買他們這樣的年糕了,家裡就兩個老人慢慢接著一點活計,生意一直不溫不火的。知道兒子辭職回家。

  攤主小時候成績不好,最後上了個職高,學得是動漫專業,出去工作幾年沒賺到什麼錢,倒是又想起了以前的手藝。回來後撿起手藝,開始用年糕來做各式各樣的二次元人物。

  他們家餓鋪子生意越來越差,其實就是因為做來做去造型就那麼幾個,吸引不了年輕人,會買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但是他進行整改後就不一樣了,老年糕的造型繼續做,但是在做哪些的同時,也要開拓年輕人的市場。

  他父母都是做了一輩子年糕的人了,思路開拓後,憑著熟練高超的技巧,馬上就在網上殺出了一片天地。

  很多年輕人,買年糕,回去也不是吃的,就是覺得新奇覺得好玩,加之幾十塊錢對於他們來說也不是很貴,所以他們的生意很好。

  攤主的手速很快,他拿出一塊黃色的年糕,熱乎乎的還冒著熱氣,然後只用一點黑色年糕,很快就捏出了一隻買萌的皮卡丘。李長安一次性要了十個,李長安要的皮卡丘比較簡單,十個花了三百塊錢。旁邊有小姑娘看到各式各樣賣萌的皮卡丘,馬上也要了十個。

  其實只算成本的話,這樣是要賺瘋的,他們這裡,一斤年糕在市場上也就兩塊半一斤,成本連兩塊也不會有。李長安手裡的皮卡丘,可能連十五斤都不會有。但是這個是需要技巧和時間的。十個皮卡丘被放在一邊放涼變硬,或滾或倒或傲嬌的樣子把人萌得不輕。

  等年糕稍微放涼了,攤主就把他們一個個地裝到盒子裡給李長安。然後他們才去和李安寧幾個匯合。

  李堇逾的雙手都是東西,脖子上被掛了不少東西。陳情乖乖地扯住李堇逾的衣服,他的手腕上還纏著小狗的牽引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