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老師們當了許久的擺設,在她們的罵戰和之前了解的情況中,大概能分析出一點事情了。

  老太太就是余小姨的婆婆,上星期余小姨出差,三歲的兒子就給了爸爸陳棟帶著,星期六餘天門去小姨家送飯,順便把一大袋子髒衣服帶回家讓余媽媽洗。

  等星期天晚上老太太去兒子家的時候卻沒看見孫子。陳棟以為兒子跟余天門回家了,但余天門去的時候就根本沒見過小孩,還以為小孩被奶奶接回去住了。三人都以為小孩有人帶,但過了整整一天才發現小孩不見了。

  住宿生要在星期天晚自習前返校,所以余天門根本不知道小孩不見了,也就是剛剛老太太過來抓著他又打又罵,他才知道。

  小孩找不到了,幾個大人都要急瘋了,著急忙慌地報了警,昨天余媽媽和余小姨在警察局待了一個晚上,才將小孩大致的失蹤時間找出來。

  根據小區的監控來看,小孩是在星期六早上自己開門出去的,而余天門是下午才去的余小姨家。所以說,這件事情跟余天門沒關係,就只怪小孩他爸。

  陳棟是個宅男主播,靠著打遊戲搞直播勉強混點飯吃,而余小姨是一個女強人,三十歲了才在父母的逼婚下跟陳棟結了婚。兩人剛結婚那會,感情還是不錯的,余小姨強勢,陳棟沒主見,性格又有點懦弱,很聽老婆的話。

  但相處得越久,矛盾也越多。最初的矛盾爆發點就是孩子。余小姨不想要孩子,一開始也已經和陳棟說好了。陳棟愛玩,知道小孩的麻煩,也不太想生。

  可是父母那邊逼得緊,他就偷偷把避孕藥換了,保險套還被他戳了洞。終於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讓余小姨懷上了孩子。

  余小姨不幹了,她說好了不要孩子,而且他們家就靠著她賺錢養家還房貸車貸,陳棟那一個月兩千到五千的打賞能幹什麼?有時候還不夠還車貸的。金錢上的壓力那麼大,想要孩子?生下來讓TA喝水長大嗎?

  那段時間他們家爆發了一場又一場的戰爭,終於余小姨妥協了,不過她只生孩子,不帶孩子。陳棟和他父母幾乎是喜極而泣地答應了下來,可是等孩子出生後,他們又變了臉。

  什麼“孩子是母親天生的責任”,“你當媽媽的都不管小孩還指望誰管”,“你是媽媽,就該……”等等,都成了余小姨必須累死累活的藉口。

  余小姨幾乎都想拿刀把他們一個個地全捅死算了。老公老公不頂用,公公婆婆又只會拿“你是個母親”這個藉口來壓她。

  工作、小孩、夫妻關係等等等等一堆湊到一起,本來就因為生孩子的事情,她一直在競爭的主管位置沒了,又沒人體貼,那時候如果不是一直有餘媽媽給她幫忙的話,她指不定會幹出什麼事情來。

  離婚的念頭一直在她的腦袋裡徘徊了很久,但這次是真的要離了。

  論經濟能力,她一個月不算獎金一萬五,家裡的房貸車貸一直是她在還,首付也是她出了一半的錢。而陳棟,每月的錢就只夠家裡買個菜,大物件都添不起。

  論關愛,孩子一直是她在帶,小孩最喜歡的就是媽媽。陳棟沒怎麼管過孩子,他只知道遊戲遊戲,三餐不定作息不穩,孩子跟他也不親。

  法院判撫養權,無非也就這幾個因素,余小姨非常有自信拿到孩子的撫養權。不過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把孩子找回來。

  余小姨雖然一開始不喜歡這個小孩,但怎麼說都是看著他一點點在自己的手裡長大的。如果找得回來,她就離婚帶著孩子走,如果……找不回來的話,她就把工作辭了,中國說大不大,她慢慢找過去。

  老太太未必不知道是因為自己兒子才害得小孩失蹤的,但她下意識地把責任推給了別人,而余天門,是最好的替罪羊和發泄口。

  因為家裡現在亂得很,余媽媽雖然心疼兒子,但不敢讓余天門回去,便讓他留在學校里好好學習別多想,然後又急急忙忙地走了。

  李長安本來想課間去找余天門的,但小課間時間不夠,大課間又被校長強調了一下校園管理,所以一直到中午,李長安才見到余天門。

  余天門這個小倒霉蛋看起來十分悽慘,臉上東一塊西一塊的全是紅藥水,上面還貼滿了創口貼。他中午連吃飯都不太好意思去吃,還是同學幫他打了飯後送到教室的。

  等這會食堂沒人了,他才偷偷摸摸低著頭扯著帽子遮著臉悄悄跑到了圖書館。

  他一見到李長安,眼圈瞬間就紅了。從小倒霉不斷,他本來都習慣了,可今天老太太一直罵他是攪家精掃把星,是個大禍害,命硬帶霉氣,所以才害得小孩失蹤的。他不信這個,但內心又愧疚的不行,越想越覺得可能是自己的錯。

  校園裡的消息流傳得可不是一般的快,加上一些藝術加工,余天門被傳得特別可憐。余媽媽的嗓門大,好多學生下課去校長室聽到余媽媽的喊聲,都知道余天門被當成了替罪羊。再加上余天門小倒霉蛋的名氣很大,又見他一臉的傷口,都同情得不行。

  李長安聽著校園裡的一些動物也在聊,不過小動物們話說不全,聽得也都是亂七八糟的。

  “你別哭啊,現在我們最重要的是把小孩子給找到。別太小看自己的力量,那天貓的主人也不就被我們找到了嗎?”李安寧是個實幹派,掏出手機便對余天門催促道,“你有小孩的照片嗎?我們多找點人,QQ空間、朋友圈、論壇,能發的都發一遍,肯定會有不少線索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