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明年春就是大秦帝國出征大越帝國的時間,雲逸乃至帝國內閣眾大臣們相信以大秦帝國的軍力必定能夠征服大越帝國,只是戰爭中避免不了人員死傷,所以兵部才下達士卒分批輪休這道條令,他們士卒們再好好與親人們相處一次,未來,有的士卒會戰死沙場,有的士卒會榮耀歸鄉。

  兵部的這道條令下達後,大秦帝國的士卒們對其產生各種猜測,不少人已經認定,戰爭不可避免,沒有人因為大秦帝國即將開戰而選擇逃離軍隊,從他們決定參軍的那一天起,就抱著建功立業的想法,戰爭即將到來,只要戰爭才能最快獲得功勳,他們怎麼可能逃離軍隊?

  士卒分批輪休開始,一批批士卒回到了家鄉,他們的父母親人以一桌豐盛的飯菜迎接他們的歸來。

  他們的假期是一旬,在這一旬時間裡,他們回味著家的溫暖,他們沒有說什麼話,不過他們的父母卻感覺到一絲不對勁的地方,只是這些士卒們沒有說,父母們也將疑惑藏到心裡,孩子大了,自有他們的主見。

  他們假期的最後一天,士卒們開始準備著明天的歸程,他們也不知道日後自己是永遠留在戰場上,還是榮耀歸鄉,這條路是他們自己選的,他們不會輕言放棄。

  「大兄,爹娘交給你了!」

  「爹娘,俺一定會騎著高頭大馬回家!」

  一句句樸實的話語,幾行熱淚直流。

  到了這一刻,士卒的父母親人們心中幾乎都明白了一些事情,卻很少有人去阻攔,兒子有自己的路要走,他們不應該阻攔,他們只能在心中默默的向上天祈禱,保佑自己的兒子平安歸來。

  眼含熱淚,默默轉身,在親人的注視中,他們邁著沉重的腳步踏上回歸的路途。

  在這之後的日子裡,人們對大秦帝國將要開疆擴土發動戰爭的討論多了起來,還需許多人後悔自己為什麼沒有參軍,戰場才是男兒建功立業的好去處,他們卻錯過了這個機會。

  大秦帝國沒有明確發出戰爭的號召,倒是大秦帝國民間的討論引起大越帝國和大唐帝國的一些關注,大唐帝國和大越帝國紛紛往彰德關和武威關區域調集軍隊。

  大唐帝國還好說,雖然大唐帝國內部爭鬥不休,不過大唐帝國的軍力並沒有太多損失,倒是大越帝國這邊有很大的問題,大越帝國大半軍隊都在大越帝國的西部,準備來年春天對安國發動戰爭,大越帝國能夠調動的軍隊並不多。

  實際上大越帝國和大唐帝國對大秦帝國並沒有足夠的認識,他們往兩大天關區域調集的軍隊並不多,他們也不害怕大秦帝國發動戰爭。

  在他們看來,即便大秦帝國這幾年大規模募兵,但是大秦帝國總兵力依舊無法與大越帝國和大唐帝國相比,大秦帝國發動戰爭的可能性並不高。

  彰德關和武威關是大秦帝國的屏障,也是大唐帝國和大越帝國的屏障,只要在兩大天關外布置一定的軍隊,大秦帝國就會被死死的關在關內。

  ------------

  第420章 戰爭前的準備(上)

  在天空中綻放的五顏六色的煙花中,新的一年過去了,秦歷開元十二年到來。

  一年之計在於春,喜慶的新年階段即將過去,人們即將開始為了新的一年的生活而忙碌。

  天氣尚未完全轉暖,冰雪亦尚未完全融化,不過神州大地上的各個國家卻已經在積極準備著,新的戰爭即將到來。

  神州大地西北部區域

  去年的冬天,楚國已經被大越帝國完全占領,如今安國南方和東方是大越帝國的百萬大軍,西方和北方卻是一望無際的大海。

  之前的上百年裡,安國和楚國守望相助,才能屢次抵擋住大越帝國.軍隊的入侵,然而現在楚國全境已經淪陷敵手,楚國殘存勢力退守安國,安國一國孤枝難立,如何能夠抵擋住大越帝國百萬大軍?

  現在擺在安國面前只有三條路:奪路而逃,投降,誓死抵抗。

  奪路而逃只是想想罷了,能實現的可能性幾乎沒有,汪洋的大海和大越帝國的百萬大軍將安國團團包圍。

  投降?積攢了上百年的仇恨怎麼可能會投降,若是安國和楚國的高層都是軟弱的人,那安國和楚國早就變成大越帝國的一部分。

  即便楚國已經淪陷於敵手,安國上下依舊決定誓死抵抗,誓與安國共存亡。

  在安國的土地上,十二歲的少年,女子,上了年紀的老人,無數人都拿起的武器,他們的武器可能是簡陋的農具,可能只是一把菜刀,甚至是木棒、削尖了一頭的木槍,為了抵擋侵略者保衛自己的家園,安國幾乎全民皆兵。

  安國在積極準備著,大越帝國同樣也在準備著,楚國已經被占領,只剩下安國一國,但是大越帝國這邊並沒有任何掉以輕心,謹慎面對安國。

  自楚國全面淪陷後,就有大量大越帝國的探子深入安國境內,他們的任務只有一個儘可能的拉攏安國的權貴。

  畢竟誰都能看出來,只要不出現意外,楚國滅亡後,安國只會步入楚國後塵,在這種情況下,即便安國主流是誓死抵抗,內部也會有一部分人不願意陪著安國覆滅投靠大越帝國,在這樣的人的幫助下,大越帝國拿下安國的損失會減小不少。

  也有一部分大越帝國的探子在安國民間放出各種流言,說「大越帝國對安國的老百姓會同大越帝國的老百姓一樣。」、「安國老百姓今後免稅三年。」、「主動投降的安國老百姓會獲得糧食賞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