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兩年前,雲逸已經打通人體內一百單八處大穴,名義上的先天圓滿境界,這樣的境界在神州大地上不會超過五指之數,堪稱是神州大地上實力最強大的幾個武者之一。

  兩年時間過去,雲逸更是從名義上的先天圓滿境界走到實質上的先天圓滿境界,雲逸已經做出決定,進入十一月後,雲逸會再一次對先天之上的境界發起衝擊。

  雲逸的實力很強,雲逸的五個女人的實力也不差,五女中武道天賦最好的上官希瑩已經是先天八階,其她四女,上官玉玲先天六階、袁欣先天七階、沈夢心先天六階、方璇先天五階。

  一個家庭,六位先天宗師,最差的也是先天五階,這件事情要是被外界所知,定會讓無數武者驚愕,這本就是讓人難以想像的事情。

  隨著時間的流逝,雲逸的子女們也會陸續晉升先天,掌握著一個帝國的資源,晉升先天境界是毫無疑問的事情。

  雲逸在自己的子女稍微懂事的時候起就開始讓子女們引導向武道的方向前進,武道雖然幸苦,但是一個家族想要不衰弱,只能重視武道。

  以已經滅國的大黎帝國帝族方氏為例。

  當初方氏先祖也就是大黎帝國開國帝君黎高祖就是先天境界,在大黎帝國建立後,方氏一族湧現出不少先天宗師,然而方氏一族的族人在關內第一世家的榮耀下快速墮落,僅僅一百餘年時間後,方氏族人中就再也沒有一個新晉升的先天宗師,隨著方氏一族的先天宗師一個個逝世,方氏一族的武力快速下降。

  隨著方氏一族武力下降,關內各大世家開始發力,最終形成世家強帝君弱之局面,也為大黎帝國滅亡埋下禍根。

  火器的興起不代表武道就會繼續衰落下去,以雲逸的實力,除非是非常密集的炮彈轟炸,否則很難傷害到雲逸。

  雲逸不想要自己的子嗣重蹈方氏一族覆轍,所以在雲氏一族的族規中列明凡是有武道天賦的族人皆要習武。

  此雲氏非彼雲氏,在雲逸成為大秦帝國帝君後,雲逸和雲逸的子嗣將形成新的雲氏一族,也是雲氏的嫡系或者主家,雲逸出身的雲氏在壯大後會一支支的分散開來,他們既是分家。

  雲逸能有今天這個武道境界,與雲逸自身的武道天賦有關,根據世家的研究,武道境界越高的武者,其子嗣出現武道天賦高的機率越大,要是夫妻二人都是先天宗師,其子嗣也有很大的機率晉升先天宗師。(女性先天宗師太少)

  雲逸現在的五個子嗣中,雖然沒有一個人的武道天賦能比得上雲逸,但是他們的武道天賦都不錯,起碼比上官玉玲、沈夢心二女要高不少,晉升先天境界對他們來說是比較簡單的事情。

  雲逸不缺少藥材,為了跟自己的五個子女打下武道根基,雲逸用大量藥材給他們泡藥浴,雲天佑、雲天祿、雲若蘭、雲天宇、雲紫凝五人的武道起點就要比所有武者都要高,意味著他們日後在武道上能夠取得更高的成就。

  「嘿!哈!」

  「嘿!哈!」

  少年們的聲音在練武場中迴蕩,雲逸不知道自己的後代是否會如方氏一族那般墮落,不過在他沒有去世之前,他會一直主導著一切。

  ------------

  第411章 武道學堂(上)

  枯黃的樹葉被寒風吹落到地面上,又有一個冬天到來了。

  一想到冬天這個詞,大秦帝國的許多老人們回憶著十多年前的事情,眼眶微微有些濕潤。

  那時候關內依舊處於大黎帝國統治之下,那時候冬天是許多老百姓最痛恨的季節,他們希望永遠都不要有冬天。

  在那鵝毛般的大雪和呼嘯的寒風中,不知道有多少老百姓被凍死被餓死,許多老人的親人就沒有熬過那些冬天,給老人們留下許多悲傷的回憶。

  隨著大秦帝國的建立,僅僅幾年時間,底層老百姓們終於擺脫一窮二白的日子,每年冬天,被凍死餓死的人少的可憐,冬天再也不是讓人煎熬的季節。

  到了秦歷開元十一年,冬天卻成了許多家庭期待的季節,因為初級武道學堂入學資格審查正是從這個冬天開始。

  老百姓們對武者並不陌生,他們也知道,大秦帝國講究人人平等(不算雲逸一家,貴族階層稍有一些特權),但是實質上武者的地位要比普通高一些,誰不想自家出一個武者,只是現在生活達到小康的人家乃至中等收入的人家都無法支撐一個人習武所需的花費。

  初級武道學堂卻不需要任何學費,大秦帝國沒有多少家庭能夠不心動。

  隨著大秦帝國帝君雲逸的一道命令,大秦帝國教育體系將從原先的兩部新增一部,變成三部。

  第一部 是原有教育體系的主體,或者稱之為文道教育體系,原有的小學堂、中學堂、學府將會變成文道教育體系的初級文道學堂、中級文道學堂、高級文道學府,鄉、鎮一級可設立初級文道學堂,縣、郡一級可設中級文道學堂,州、帝都可設高級文道學府。

  第二部 乃是原有教育體系的次要組成部分,可以稱之為專業教育體系,專業教育體系比較雜,以墨學堂、醫學堂、農學堂等各種專業學堂為主,且專業學堂的等級都相當於文道教育體系的初級文道學堂,且專業學堂的學生都來自己初級文道學堂畢業生。

  大秦帝國建國已有十一年時間,十一年裡,無論是文道教育體系還是專業教育體系都發展迅速,現今每一年都有大量知識分子和專業技術人才走出學堂,為大秦帝國建設添磚加瓦,使得大秦帝國國力快速增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