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越帝國北臨大海,西側是安國和楚國,南側是大秦帝國和大唐帝國,東側是北方百國,東南方則是與聖武皇朝相鄰。

  大越帝國國土面積超過三百萬平方公里,總人口愈三千二百萬,常備軍約一百二十餘萬。

  大越帝國境內多草原多馬場,所以大越帝國的軍隊中騎兵部隊占了很大比例,一百二十萬常備軍中,騎兵部隊多達四十萬,所以整個神州大地上騎兵最多的國家,若是有需要,大越帝國可以將騎兵部隊的規模擴大到一百萬以上,不過實力能有多少就不知道了。

  大越帝國的好戰性不比大越帝國差多少,自大越帝國建國以來,經過多年東征西討才有了如今大越帝國的廣袤國土,基本上大越帝國周邊的國家都遭受到大越帝國的入侵,只要大越帝國一發現機會,就會集結大軍出征,例如大黎帝國末期,大黎帝國內部混亂不休,大越帝國就集結大軍想要攻入關內,只可惜失敗了,大越帝國損失不小。

  經過多年的征戰,大越帝國高層也明白一件事情,大黎帝國、大唐帝國、聖武皇朝、北方百國這些國家實力都足夠強,若是這些國家自身不發生變故使得自身實力大損,大越帝國想要從這些國家身上討得好處很難。

  就比如現在的大唐帝國,大唐帝國內部帝君和世家一直爭鬥不休,不過大唐帝國的軍事實力沒有多少損失(之前進攻關內損失的兵力除外),一旦大越帝國入侵大唐帝國,大唐帝國內部的爭鬥會暫時停止,先一起將大越帝國打退了再說。

  在這種情況下,大越帝國征戰的目標多數時候都會是大越帝國西邊的兩個鄰國安國和楚國。

  安國和楚國的歷史要比神州大地除了聖武皇朝之外的國家要悠久,在聖武皇朝鼎盛時期,安國和楚國分別是聖武皇朝安國公和楚國公的封地,現在的安國和楚國的國君的姓氏依舊是武,即便聖武皇朝已經衰落下去,安國和楚國與聖武皇朝之間依舊有著深深的聯繫。

  當然,若是聖武皇朝想要讓安國和楚國重新臣服於聖武皇朝,那就是多想,除非聖武皇朝重新崛起。

  安國,地處神州大地最西北角,南方是楚國,東方是大越帝國,其他兩面都是大海。

  安國國土總面積約八十五萬平方公里,總人口過一千萬,常備軍一般情況下在四十萬左右,民兵超過七十萬,若有需要,安國可以快速組建一支兵力超過一百萬的大軍。

  楚國,地處神州大地西北部,北方是安國,南方與大秦帝國之間被括蒼山脈相隔,東方是大越帝國,西方為大海。

  楚國國土總面積約八十餘萬平方公里,總人口九百來萬,常備軍三十五萬,民兵六十萬。

  無論是安國還是楚國,任意拿出一個,都是神州大地上最弱小的國家(不算北方百國)即使安國和楚國加在一起,地域總面積近一百六十五萬平方公里,總人口不足兩千萬,和大越帝國一對比,差距非常大。

  無論是國土面積還是人口,二者都相差巨大,安國和楚國就成了大越帝國的主要目標,在大越帝國立國幾十年後,大越帝國都定下將安國和楚國征服變成大越帝國四個州的戰略目標。

  若是大越帝國能夠將安國和楚國征服,大越帝國就能成為神州大地上最強大的國家。

  大越帝國的野心使得大越帝國積極對安國和楚國發動戰爭,在大越帝國第一次發動對安國的戰爭時,楚國得到消息後,第一時間派遣軍隊支援安國,在安國和楚國齊心協力之下唉,雖然沒有徹底打敗入侵的大越帝國.軍隊,但是最終也逼迫大越帝國.軍隊撤出安國。

  自第一次戰爭後,兩個武氏分支正式簽訂聯盟協議,一旦大越帝國進攻兩國中任意一國,另一國必須全力幫助。

  唇亡齒寒的道理兩國國家都懂,在之後一百多年時間中,每隔十到十五年,大越帝國都會對安國或者楚國發動一次大規模戰爭,有時候安楚聯盟獲得勝利打敗大越帝國,不過多數時候都是安楚聯盟經過數年的頑強抵抗,才將大越帝國.軍隊趕走,為此安國和楚國都付出慘痛的代價。[.]

  ------------

  第388章 大越帝國、安國、楚國(下)

  上百年時間裡,安國和楚國頑強的抵抗大越帝國十餘次大規模入侵,小規模入侵更是不計其數,大越帝國的騎兵部隊經常到安國和楚國境內打打秋風。

  為了將安國和楚國征服,大越帝國也付出非常大的代價,即便每一次都沒有從安國和楚國那裡討得多少好處,歷任大越帝國國君都沒有放棄征服安國和楚國的想法。

  秦歷開元十年,大越帝國對安國和楚國的戰爭再一次到來,大越帝國七十萬大軍在楚國邊境外集結,這七十萬大軍中,有三十萬步軍是新招募而來的,但是也有二十萬人馬是騎兵部隊,其中大多數騎兵都擅長騎射,二十萬騎兵部隊才是大越帝國進攻楚國的主力。

  作為屢次交戰的對手,安國和楚國對大越帝國的情報工作做的非常好,在大越帝國內招募新兵的時候,安國和楚國就感覺到大越帝國要對安國或者楚國發動新的戰爭,安國和楚國早早進行準備,開始分批次將民兵轉化成正規軍,在戰爭未開始前,安國正規軍已經達到五十萬,楚國正規軍也達到四十五萬。

  隨著大越帝國.軍隊在楚國邊境外地區集結,安楚兩國猜測楚國將會是大越帝國這一次進攻目標,不過也有可能是聲東擊西,所以安國派出二十萬軍隊支援楚國,自己國內留下三十萬軍隊防守,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安國內還會有更多的民兵轉化成正規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