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雲逸感覺,一旦他們去過海島上待一段時間,就能體會到居住在海島上的好處,世家中的普通族人或許沒有太多感覺,但是那些習武的世家族人一定都嚮往在海島上居住,特別是各大世家的先天宗師,而且大海中還有巨獸,實力強大的先天宗師可以獵殺海中巨獸,獲得高能量的巨獸肉。

  自雲逸正式在關內建國登基稱帝以來,雲逸的一道道命令通過內閣下達到全國各地,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命令就是大秦帝國統一性的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大秦帝國內,無論男女,凡十五歲之上者可得十畝耕地,十五歲之下者減半,剩下耕地均劃為官田,百姓可以進行租種,租金為三分之一產出,允許自由買賣耕地,也允許開墾出新的耕地,但是一個人名下最多只能有一百畝耕地。」

  想當初,雲逸剛剛帶領雲氏一族掌控澤州,在那之前,澤州境內的上層社會幾乎已經被光明軍全部破壞,在雲氏掌控整個澤州後,以雲逸為主導進行土地改革。

  如今雲逸成為關內的新任統治者,雲逸想要將土地改革在大黎帝國內進行到底,若是雲逸的土地改革能夠完全推行下去,雲逸將會受到底層老百姓的狂熱擁戴。

  不過想將土地改革在大秦帝國國內完全推行也是一件難事,當初雲逸在澤州進行土地改革,受到的阻力非常小,因為澤州的上層社會幾乎被光明軍消滅掉,而現在,特別是大黎帝國北方地區,依舊有大量土地在世家和地主手中,他們幾乎都是阻力。

  雲逸心中也沒有想要一步就在大秦帝國內完成土地改革,土地改革這一具有深遠影響的變革最少需要花費數年時間才能在大秦帝國內徹底完成。

  完成土地改革最需要的就是地方官員基礎,實際上能夠這麼快就統一關內建國登基稱帝已經超出雲逸的預料,按照雲逸的想法,登基稱帝應該還要晚上二到三年,有二到三年時間,雲逸手中就有足夠的官員進行調用,而不是現在這種官員比較缺少的狀態。

  雲逸為了快速掌控關內各個區域,只能將原澤州、萊州、賀州三州的官員向其他各州調任,甚至雲逸還在澤州每座中學堂中還未畢業的學生中挑選大量人員充斥到大秦帝國各地。

  隨著忠於雲逸的官員與城防軍來到大秦帝國各地,雲逸對大秦帝國各地的掌控力度加大,在雲逸的命令下,土地改革也由這些忠誠於雲逸的官員們在當地開始實施。

  土地改革的實施,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普通老百姓,一直以來土地都是一個家族的根基所在,無論手中錢再多,都不如用錢購買大量土地放在手中划算,以至於眾多大小地主的形成,還有無數老百姓因為各種事情失去土地成為佃戶,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

  然而大秦帝國的誕生將這一切都改變了,老百姓們可以重新擁有土地,在帝國的律例下,已經不允許地主出現。

  不過也因為雲逸的土地改革,各地強制沒收地主手中多餘土地,使得一些視土地為生命的地主帶著族人反抗官府。

  好在大秦帝國內閣提前做好準備,已經預測出來在土地改革推行出來的時候會受到抵抗,駐紮在各地的軍隊將各地微弱的抵抗全部鎮壓下來,凡是敢反抗帝國的統治,只有死路一條。

  大秦帝國內以保德王氏、高昌慕容氏為首的各大世家倒是安分的很,其一是各地世家明白他們已經無法抵擋大秦帝國,其二則是各大世家的家主已經啟程前往雲華郡,準備出海,要是此行順利,各大世家日後也會轉移到海外「仙島」。

  只要各大世家不帶頭反對,大秦帝國的土地改革雖然進展速度一般,但是卻堅定不移的繼續下去,各地的反抗也被迅速鎮壓下去,在大秦帝國的鐵血鎮壓下,那些慌了頭的人終於恢復清醒,一部分人放棄心中抵抗的心思,將手中多餘的土地交給官府,生與死之間,他們選擇生。

  於是乎,在大黎帝國境內各地,經常能夠看到興高采烈的普通老百姓,也能看到滿面愁容的「前」地主。

  針對雲逸下達的土地改革命令,大秦帝國內也有眾多人對其議論紛紛,無論是世家子弟還是寒門子弟,凡是有遠見的人都能夠看出來雲逸的土地改革要是真的施行起來是多麼的恐怖,起碼大秦帝國境內的所有普通老百姓都會擁戴雲逸,對雲逸感恩戴德,要是在大街上有人敢說大秦帝國一句不好,甚至會引起眾怒。

  不過缺少官員依舊是雲逸面臨的重要問題,不得已,雲逸在新平城也設立招賢館,凡是忠於雲逸的人,凡是有一些能力的人,只要進入招賢館,基本上都會得到安置,說不得就會成為一地之主政官員。

  招賢館簡直就成了寒門子弟報國的最佳道路,每天招賢館前都擠滿大量寒門子弟,曾經,寒門子弟上進道路都被世家掌控,寒門子弟上進無論,只能蹉跎一生,現在,突然出現的招賢館卻成為他們的機會。

  ------------

  第355章 教育和科舉

  太寒門子弟被世家欺壓的太久了,如今終於有了一個他們可以「宣洩」的出口。

  大秦帝國不以身份高低選拔人才,而以才能高低選拔人才。

  招賢館能夠吸引到大量寒門子弟到來,這是正常的事情,其實還有更多的寒門子弟無法趕來,最重要的原因就出在「寒門」兩個字上,沒有錢,寒門子弟如何出遠門?曾經多次出現過寒門子弟被餓死在路上的事情,多麼的可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