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隨著雲氏和師家的合作,大量師家弟子來到雲華郡,成為教書先生,師家的領導者莫言看出來雲氏在某一方面和師家的主張一致,莫言決定和雲氏進行更深入的合作。

  如今雲華郡已經成為師家的大本營,大部分師家門人都遷移至雲華郡,成為學堂的教書學生,教出一批批學生。

  小學堂、中學堂、雲華學府,這便是雲華郡的教育體系,未來,這教育體系還會向整個澤州擴張,小學堂和中學堂畢業的部分學生就會成為教書學生,教育出更多的學生。

  雲華學府位於雲華郡城西南角,占地近一百五十畝,先期共設有六個學院,分別是儒學院、墨學院、法學院、兵學院、醫學院、農學院,這六大學院既是雲氏政權的基礎,儒家主政,墨家主科學、法家主法律、兵家主軍事、醫家主治病救人、農家主「食」。

  除兵學院外,五大學院的院長和老師都是之前雲逸托沈煜從北方百國請來的,不乏大家的身影。

  兵學院是雲氏的主場,主要是為雲家軍培養出中層軍官,涉及到火器方面的內容,別的兵家門人也無能為力,更何況雲氏也屬於兵家,雲逸更是結合自家儲藏的書籍和自己腦海中的知識編纂出一本《雲氏兵法》,這《雲氏兵法》是雲家軍軍官將領必讀書籍

  未來雲華學府還有有新的學院添加,雲逸很想看到雲華學府內百家齊放的場景。

  ------------

  第239章 雲華學府開學(下)

  雲華學府占地約一百五十畝,內有建築物十餘棟,包含一棟主樓、六座隸屬六大學院的教學樓、一座論辯樓(各個學派辯論的地方)、一座大會堂、一座習武館(占地面積最大)、一座食堂、兩座學生宿舍、一座教師公寓等。

  未來雲華學府還會繼續擴張,那時雲華城恐怕也會處於人口爆滿的狀態,雲華城會進行二期擴建,雲華城西南區域都會留給雲華學府。

  雲華學府設府主一人,由雲逸親自擔任,表示雲逸對雲華學府的重視,同時明確告訴學生他們效忠的是誰,另設副府主兩人,平時雲華學府的大小事務都是有副府主處理,兩位副府主,一位由雲逸的二爺爺雲哲瀚擔任,另一位則由雲華系張氏的前任家主張松擔任,二老都是文人,雖然達不到才華橫溢的程度,但是也不差,加上二老的年齡和地位,雲華學府的其他人也不會不服二老,畢竟二老的身後還有雲逸在。

  六大學院,每個學院設一院長和兩副院長,由該學派聲望較高的人擔任,在雲逸制定的大框架下,各大學院都有一定的自主性,畢竟雲華學府主要是為雲逸培養能夠獨當一面的人才。

  雲華學府不對外開放,第一批學生已經選好,生源主要有三處:中學堂的第一屆畢業生、雲華系各個家族的年輕族人、雲家軍。

  第一批雲華學府的學生最大的生源就是雲華郡各座中學堂的第一屆畢業生,中學堂的第一屆畢業生足有六百二十七人,除去其中一部分年齡較大或者天賦不夠的人外,剩下的三百七十八人都成為雲華學府的第一批學生,幾乎占到第一批學生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日後他們都將是雲氏政權的中堅力量。

  這來自中學堂的三百七十八人將會按照各自的喜好已經天賦分別進入六大學院學習,其中三分之二的人進入儒學院、墨學院、法學院這三大學院學習,尤以墨學院為重,剩下三分之一的人進入兵學院、醫學院、農學院學習。

  雲華學府第一批學生以中學堂畢業生為主,其次則是雲華系各個家族的年輕族人,總計四十四人,有這些族人多是在十五歲至十七歲之間,知識儲備要高於小學堂的畢業生,卻低於中學堂的畢業生,他們主要是進入儒學院、兵學院學習,世家子弟多是從文從武,很少會選擇其他方面。

  除了前兩者外,剩下的生源則來自雲家軍,一共三十九人,這些人年齡相對前兩者要大一些,一般在十七歲至二十歲之間,他們基本上都是雲家軍中的軍官,職位最低的也是副屯長,職位最高的已是掌管一鎮數百人的鎮守。

  這些雲家軍的軍官來到雲華學府都是進入兵學院進修,進修最短時間為一年,若是有意外情況發生,會提前畢業返回軍隊,畢業後,這些軍官在雲家軍內會有一定升值。

  三大生源,總計四百六十一名學生,這就是雲華學府的第一批學生,他們將進入雲華學府的六大學院學習,學費全免,每個月還有雲氏還給他們發一定的補貼費,一般是一個月三十銀,入學的雲家軍軍官沒有這份補貼,他們的軍官月俸照舊下發。

  雲華學府的建設被雲華郡城中的人們看在眼中,不少滯留在雲華郡城的文人書生都對這個雲華學府議論紛紛,從一些流傳出來的小道消息來看,有眼力的人都知道雲華學府的重要性,只要給雲氏足夠的時間,雲華學府中就能走出無數人才,為雲氏服務,以彌補雲氏和其他世家之間的底蘊差距。

  甚至有人打聽如何進入雲華學府就讀,卻沒有得到任何一個門路,雲華學府不接受外人就讀,甚至日後會變成只接受中學堂畢業生和雲家軍的軍官入讀,今年雲華系各個家族適齡的族人也要進入中學堂讀書。

  雲逸現在手中有三塊地盤,總體來說,官員還是有較大的缺口,前期只能安排上主要的官員,小吏可以從當地招募,但是其他相對次要的官員就差了許多,即便日後有小學堂、中學堂乃至雲華學府的學生彌補,那也需要不少時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