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過這些珍貴的課本都不屬於學生所有,而是屬於學堂,學生進入學堂後就會發下一本語文書和一本算術書,白天他們在學堂學習課本上的內容,放學後這些課本卻不能帶回家,而且學生們也不能在課本上書寫,每次使用課本時都要小心謹慎,不能將課本損壞,否則會遭受到處罰。

  進入這樣的小學堂多是普通老百姓的孩子,他們能夠得到一個讀書識字的機會已經是上天垂憐,他們會將課本當成上天賜予的寶物,怎麼可能將課本損壞?

  外界學堂的學生都需要準備紙墨筆硯,不過在雲華郡的這些小學堂中,紙墨筆硯卻是不需要,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平鋪一層沙子的木盤,外加一根木棍,以木板當作紙張,以木棍代作毛筆,通過這樣簡陋的方式,小學堂中學生們勤奮的讀書識字,把握住這個能夠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

  之前是因為合適的教書先生比較少,雲氏也無法建立多少小學堂,不過隨著時間流逝,雲氏快速發展,高薪從外界招募到大量的教書先生,如今,雲華郡境內每一座城池中都擁有最少兩座小學堂,每一座城鎮都擁有最少一座小學堂,即便是生活在村莊中的孩子,也能夠進入到小學堂中讀書識字。

  到了現在,每一年都有超過一千名初級知識分子從小學堂畢業,年齡稍大並且資質一般的人全部被雲氏安排各種職務,成為雲氏的僱工(手下)。

  而那些年齡稍小且資質不錯的人,卻可以進入到中學堂繼續求學,目前雲華郡只有五座中學堂,位於五座城池中,中學堂同樣是三年制。

  小學堂和中學堂的差距非常大,小學堂只需要學習語文和算術就可以,而中學堂在語文和算術的基礎上還加入一門格物課。

  格物課是物理、化學、生物的綜合體,知識比較簡單,若是放到現代來,就是小學生都明白,而在這個落後的時代,這些知識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都非常陌生,而中學堂只是讓學生簡單學習一下,看看他們是否對這方面有興趣,然後繼續研究下去。

  不單單是課程增加一門,學生進入到中學堂學習,等到他們結業後就是中級知識分子,在雲氏中的地位會比初級知識分子高,對雲氏的價值更大,所以他們進入中學堂不需要花費任何金錢,吃穿住學種種費用都由雲氏來提供。

  吃,早中晚三頓飯,每天都會有葷腥出現,飯管飽。

  穿,冬裝和春(秋)裝個兩套,另有兩雙鞋子。

  住,中學堂有專門的學生宿舍,十二人一間屋子,不算太擁擠。

  學,課本都屬於學生自己所有,中學堂還會提供免費的紙墨筆硯,不過學生不能浪費,否則會有嚴厲處罰。

  要想培養出一名中學生,雲氏的花費起碼在十金以上(主要是紙墨筆硯比較貴),當學生進入中學堂求學時,就因為這他們和雲氏簽下「賣身契」,他們是雲氏花錢培養出來的,未來他們都要為雲氏服務。

  因為時間問題,明年才會有第一批中學生畢業,而中學生畢業後,依舊是將那些年齡較大資質一般的人學出來,雲氏給其安排各種職務,而那些年齡較小資質良好以上的人將會進入位於雲華郡城內正在建立中的【雲華學府】。

  學府是比學堂高一等的存在,雲華學府是雲逸計劃用來培養人才(高級知識分子)的地方,每一個從這裡畢業的人都將成為獨當一面的人才。

  在雲逸的計劃中,先期雲華學府會設立墨學院、法學院、農學院、儒學院、醫學院、算術學院、兵(軍事)學院等各大學院,雲逸會邀請或聘請諸子百家的人擔任老師,為學生們傳授專業知識。

  儒家弟子治理國家,法家弟子掌管法律,墨家弟子攀升科技,醫家弟子治病救人,兵家弟子帶兵打仗保衛國家……等等。

  諸子百家實際上都有各自的治國理念,比如說儒家主張德治和仁政、墨家主張兼愛和非攻、法家主張依法治國等等。

  諸子百家的思想對雲逸來說有合適之處也有不合適之處,雲逸只取合適之處,不合適的全部摒棄。

  雲華學府是雲逸一手建立的學府,這裡由雲逸作主,學府結業的人是雲逸的屬下,雲逸決定學府中的一切,凡是不合雲逸意志的東西全部驅除掉。

  雲華學府和中學堂一樣,學生就讀雲華學府的費用全部由雲氏承擔。

  當雲華學府建成後,小學堂、中學堂、學府將構成雲華郡的教育體系,為雲氏源源不斷輸送各種初級、中級、高級知識分子,也為日後雲逸征戰神州大地打下堅實基礎。

  ------------

  第149章 雲氏的地位

  【出去溜達了一圈,更新晚了,抱歉】

  無論是大黎帝國還是神州大地上其他國家,每個國家的朝政(官場)、軍事、商業、土地等都是被世家大族把持著,身為國家的統治者帝族或者皇族同樣也是世家大族,只不過他們的地位更高一些罷了。

  至此神州大地上的人主要分成兩類,一類是世家大族,一類是世家大族之外的人,前者統治著後者,而且前者中大多數都是依靠壓迫剝削後者聚斂財富。

  利益是有限的,各個世家大族將有限的利益瓜分,他們不希望有新的世家誕生,新晉世家會從老牌世家手中奪取一部分利益,這是老牌世家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