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對了,這些青壯的月薪是每月15銀,足夠這些人的家庭吃飽飯,當然,想要吃好的是不可能的事情,若是節省一點,一家人一年也能置辦一身便宜的衣衫。

  徐輝的獎懲計劃一說出後,就引起青壯隊伍的強烈反響,各個屯紛紛開會,想要爭奪第一名,至於沒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徐輝規定的時間本來就是他仔細思考好的,一般情況下,只要隊伍中沒有多少偷懶耍滑的人,每個屯都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

  修路開始了,六個屯的青壯,手中拿著各種工具奮力修路,想要儘快完成自己屯的任務搶奪第一名,10因可不是一個小數目,10銀能夠讓一家人的生活過得更好一些,誰不想要自己的家人生活的更好一些?

  雲逸估計,這條通往壹號基地的道路會在鐵礦開工前完成,三百青壯只是第一批人,之後還會有更多的青壯調派給徐輝。

  將這條路修好後,徐輝並不會帶著青壯立刻進入壹號基地內,而是在壹號基地將近遠的地方建立兩個工廠:水泥廠和磚石場。

  建立這兩個工廠,一來可以掩護壹號基地的存在,二來水泥和磚石都可以用於壹號基地內的房屋建設,可謂一石二鳥之計。

  雲逸需要開採的礦脈越來越多,鐵礦、鉛礦、硫礦、硝石礦還有煤礦、石灰石等,開採這些礦脈都需要用到大量的青壯勞力,雲氏在外界招募的人手也越來越多,將招募的青壯一家人都搬遷到雲華郡,提升雲華郡的人口潛力。

  從外界招募勞動力不可避免,但是動靜有些太大了,在短時間內雲氏需要招募的勞動力數量會超過五千,超過一萬也只是時間問題,若是加上勞動力的家人,這個數字還要乘以五,如此大規模的人口遷移,想要不吸引外人注意是不可能的。

  還好雲氏聲望大增,還得到老帝君的重視,否則這將會為雲氏引來各種災禍,在沒有獲得一定的實力前雲逸需要將自己的意圖深深隱藏下來,即使家族的人也不能告知。

  ------------

  第39章 糧食問題

  隨著雲華郡人口暴漲,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出現了,負責整個雲華郡大小事物的雲元愷正在為這個問題頭疼。

  別看雲華郡面積很大,但是境內多山林和貧地,富庶的土地很少,在貧地上種植農作物,意味著收穫不會太多。

  好在雲華郡的人口比較少,雲氏沒有限制雲華郡治下百姓每家每戶的耕地面積,百姓開墾的土地都歸百姓自己所有,而且相關的稅收都是帝國下發的稅收,並沒有任何加派。

  雲氏便出現這樣一個情況,在雲華郡治下的百姓每家每戶都有很多土地,但是這些家庭的生活在帝國底層老百姓中只能算是一般,吃飽飯沒有問題,想要獲得更多那是不可能的。

  也因為雲華郡多貧地,使得雲氏很難開闢出新的財路,一直以鹽業為支柱產業。

  若是在常年,雲華郡產出的糧食還能滿足自己的需要,若是遇到災年,雲華郡只能大批量向外界購買糧食。

  然而如今雲華郡人口暴增,雖說有大量土地可以供新遷移到雲華郡的百姓開墾,但是糧食收穫需要時間,而且新增人口越來越多,雲華郡自身出產的糧食已經無法滿足需求,雲氏必須從外界購買大量糧食運回到雲華郡。

  在這中間,雲氏或許還能獲得一部分利益,不過獲得的利益和雲華郡可能會出現的危機相比就不算什麼了,一旦遇到災年或者外界勢力打壓雲氏,不賣給雲氏糧食,一場食物危機就會爆發,餓死人也只是影響最低的事情,更有可能引起民變,一旦民變影響過大,帝君很有可能剝奪雲氏的爵位,類似的事情在以往發生過許多次。

  雲氏必須解決糧食的問題!

  雲元愷想了許久也沒有找到能夠徹底解決問題的辦法,吃飯的時候在想,處理事物的時候在想,走路的時候也在想,就算是睡覺做夢也夢到和糧食有關的夢,頭疼,非常頭疼,雲元愷的面容都憔悴幾分。

  古話說的好,「一人之智,不如眾人之愚」,既然一個人想不明白,那就召集大家一起去想,於是雲元愷召集族中五老開會,順便也將雲逸叫過來。

  如今雲氏能有如此大的變化,一切都是雲逸帶來的,雖然雲逸沒有收回族長的權力,但是雲逸在眾人心中的地位越來越高,或許雲逸只要張口,就能收回所有權力。

  在雲元愷心中,雲逸能找到解決危機方法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雲元愷府上某間房屋,雲華雲氏地位最高的七人依次落座,雲元愷先開口,將雲氏面臨的糧食危機說出來。

  聽到雲元愷說出「糧食」兩個字的時候,雲逸的腦海忽然炸開,自從去年大婚後在雲華郡遊歷的途中,雲逸就感覺自己忽略了什麼東西,可是一直想不起來,原來被忽略的東西就是糧食。

  在這個相對比較落後的時代,最重要的東西不是鹽,而是人人每天都不可或缺的糧食。

  遇到災年的時候,糧食缺少,糧價高漲,底層老百姓沒有錢購買糧食,餓死人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就算是豐收的年份也有餓死人的情況。

  一旦發生大面積饑荒問題,而官府處置不力,很有可能就會發生民變,飢餓的老百姓變成暴民,瘋狂的衝擊城池,因為他們已經餓瘋了,想要不擇手段的活下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