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乾德十五年夏,吳大都督周瑜,病重而亡。秋,夏貴妃蘭妧,抑鬱而終。

  乾德十六年春,漠南草原胡民反,侵攻雲並,這是劉淵在位所遭遇最大規模的叛亂。國家重心的南移,不可避免的是對草原控制力的下降,大量對劉淵諸多政策不滿,受不了夏律約束的草原人反了,還有不少盲從之眾。

  夏國有亂,趙、魏緊隨之動了起來,於夏國內,亦有不安之象。不過有當年北方大戰打底,這一次,應對起來,夏國從容得多。

  以齊王劉琝為大都督,節制漠中、漠東、雲朔之軍,全力撲滅叛軍。應對趙、魏,則啟用段凌、仆固澈、須卜兄弟、烏氏兄弟、王昶、郭淮、拓跋兄弟、龐德等夏國中青代將領,統帥由武進公賀蘭當阜擔任。

  秦王劉琤負責內安士民,調度軍械、輜重、民夫以應前線。此一亂,夏國安穩度過。劉琝血洗漠南之後,一切就慢慢安定了下來。

  七月,蜀漢皇帝劉范暴斃,幼主繼位,劉璋輔政,蜀漢疲敝,朝野不穩。劉備趁機開啟西征,帥師伐蜀。劉淵著徐晃率偏師出武關,打荊州,給蜀漢緩解壓力。劉備想要摘桃子,劉淵絕對不許。

  乾德十八年,一套比較完善的科舉制度,正式在夏國實行,鋪墊了那麼些年,比較順當,由秦王劉琤一力推進。可以預見,將來,夏國朝堂,會有更多寒門之才活躍的身影。

  緊隨其後的,是曹魏,魏王從不以學習胡夏為恥,壓制所有反對之言,排除一切阻力,在魏國內推行科舉。

  在袁趙,一個名為“九品中正”的制度誕生了,草創人,叫司馬懿。

  乾德十九年,夏工部郎中馬鈞改良長直轅犁為長曲轅犁,向輕巧柔變,利於迴旋的短曲轅犁的研究,邁進了一大步。劉淵大悅,重賞。

  ......

  “魏王去了?”劉淵很是驚訝。

  如今已是乾德二十一年,劉淵早過知天命之年了,尤其最近幾年,老得極快。

  “魏王曹操,頭疾犯,再加伐楚身染沉疴,暴病而亡!”劉琤答道。愈加成熟,面對劉淵,表現地一如既往地恭順。

  “曹孟德一去,朕少一心腹大患吶!”劉淵沉悶的心情頓時好了許多。

  掃向劉琤,劉淵眼神一眯:“劉備自江州起兵,再伐蜀漢!蜀漢人心渙散,憑那劉璋,縱據天險,只怕也是抵擋不住的!你對此事如何看?”

  “兒臣以為,可效五年前,出兵攻打荊州。”劉琤拱手道。

  “朝中可有不少人提議,搶在楚軍之前滅蜀!”

  想了想,劉琤沉聲應道:“兒臣以為,時機未至!”

  “父皇!”

  “講!”

  “自大夏立國以來,一直是以一己之力而抗天下!依兒臣之見,此次或可聯合東吳,聯攻荊州!”劉琤稍顯猶豫,還是稟道。

  劉淵眼珠子一轉,看著劉琤:“或可嘗試!你著手此事,吳王孫權,是不可小覷的!”

  “兒臣明白!”

  五月,魏王曹昂於睢陽稱帝。

  馮翊郡,高陵之北,一座規模不小的陵墓拔地而起,十分壯觀,工程已經接近尾聲,工匠們還進行著最後的守衛工作。歷時四年,劉淵的“元陵”即將竣工。

  ......

  上林苑中,劉淵一身輕衣,信步漫遊,漫無目的,登高望遠。腳下不遠處,一道極為矯健的身影吸引了劉淵的目光。那是名青蔥少年,看起來卻是十分壯實,一身粗布衣裳,在一整潔的小院中舞槍弄棒。

  劉淵奇之,趨步入院,喚之問話。上林苑中,是有不少為劉淵耕牧的“皇家佃戶”的。

  似乎聽到了外邊的動靜,從屋內走出一名婦女,一見劉淵,臉色一變,匆匆忙忙地上前,拉著前與劉淵笑談的少年跪下:“罪婦攜子昶,叩見陛下!”

  劉淵一愣,表情一肅,轉頭問少年道:“你叫什麼名字?”

  “我叫劉昶!”

  從這少年的眉宇間,劉淵似乎看到了當年劉珩的風采。

  未幾日,劉淵下詔封皇孫劉昶為陳王,著其領軍,沿其父舊路,再啟西征。這一次,劉淵將西域封給他了。夏國內,一些劉珩的舊人被啟用,當年隨劉珩東歸的西域胡人,亦交給劉昶。

  ......

  再次踏入昭台之內,當劉淵那蒼老的面容再次清晰映在劉紓瞳孔中時,淚水不自主地從她這個大齡公主的眼中滑落,直接撲入劉淵懷中。

  當夜,劉淵夜宿昭台宮,在唐妃榻上。

  清晨,替劉淵梳著那滿頭的灰絲,劉紓的眼睛一直是紅的,忍不住將光潔的下巴磕在劉淵肩上,從後摟著劉淵,享受著父女之間“純粹”的親情。

  ......

  在未央宮城上,劉淵眯著眼睛,享受著日光,溫暖的光線,似乎能驅散他身上的暮氣。

  “張讓,你在朕身邊有多久了?”一直到身體有些發熱了,劉淵轉頭問侍候著的張讓。

  “回陛下,有二十五個春秋了!”張讓有點唏噓答道。

  聞言,劉淵笑罵一聲:“你這個老東西,命倒是挺硬的!”

  張讓如今也是滿頭的銀白,不過看起來,唇紅齒白的,這些老太監,真能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