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聽出了袁尚言語中的意味,司馬懿微微搖頭,輕聲勸道:“於陛下而言,如今大局已定,中原士族已然為陛下之臣,過去的矛盾,陛下當放下了。如今陛下當團結各方勢力,積聚民心,穩定國內,共同應對天下大局!”

  司馬懿娓娓而談:“再者,中原、河北士族如陛下雙足也,若棄一足,如何正常行路?請陛下恕臣大膽直言,若無中原士族,陛下將以何制衡河北世家?中原士族,人才眾多,以臣之見,只要陛下稍施善意,其必心悅臣服!”

  聽司馬懿剖析一番,袁尚若有所思,沉吟許久,突然抬頭看著他:“不知仲達,屬於中原士族,抑或河北士族?”

  眼神古今無波,司馬懿連眼睛都沒眨一下,埋著頭拱手道:“臣只欲為效忠陛下之孤臣!”

  聞其言,袁尚不置可否,淡淡一笑,略帶玩味地盯了司馬懿一眼。他非庸才,對司馬懿這表忠心之言,自然不會全信。

  “仲達,登基大典,朕欲用你主持,如何?”

  司馬懿直接仆地推辭:“微臣何德何能,萬望陛下收回成命,另擇股肱之臣!”

  “仲達不就是朕之股肱嘛!”袁尚輕笑著,兩眼一瞥:“那仲達覺得何人合適?”

  “審正南公!”司馬懿毫不猶豫答道。

  “啟稟陛下!侍中許攸求見!”在袁尚與司馬懿交談甚歡之時,外邊傳來了宦官的通稟聲。

  眼神一亮,袁尚同司馬懿對視一眼,嘴角掛著笑容,一揮手:“宣!”

  ......

  與袁紹差不多時間駕崩的,是楚漢的劉表。在兩三年前,在大部分人的眼中,老邁多病的劉表命不久矣,許多人都默默地替劉表掐著日子。

  可惜讓很多人略感失望的是,劉表硬是吊著一口氣,活了這兩三年,於江陵的楚宮黯然逝去。繼承人問題,仍舊是楚國的大問題,劉表一死,大將軍蔡瑁便矯詔扶了劉琮繼位,同時鴆殺房陵王劉琦。

  蔡氏想要籍此掌控楚漢大權,顯然是打錯了算盤,且其鴆殺劉琦更是昏招,犯了眾怒,大失人心。如今的楚國,外邊可有著劉備這個手掌重軍的“宗室大將”在,不少人都指望著劉備能夠撥亂反正。

  蔡瑁掌權後的第一件事,便將目標放到了劉備身上。想當然地下詔讓劉備回江陵,同時派人往夏口,欲掌控大軍,結果豈能如其願。

  劉備,在河北至中原,在道荊州,苦心經營十多年,頭髮都熬得泛白了,終於將迎來他人生的巔峰。這些年,蔡瑁等人的明槍暗箭,劉表時時表露的猜忌,大敵孫吳的攻伐,都讓劉備給避過了。

  一直到如今劉表之死,蔡瑁逆舉,終於給他一個名正言順,權掌荊漢的機會。在夏口,劉備祭天,祭劉表,爾後高舉義旗,打出“討逆”的旗號,號召楚漢上下,討伐蔡瑁。

  劉備顯然是籌備充足的,紮根荊襄十多年,積累的實力一下子全數爆發出來,上下響應劉備者眾。這些年,楚漢對外,戰績多為負,也就劉備領軍時尚能撐撐場面。荊襄仁人志士,亟待一個英主,而劉備顯然成了他們的目標。

  而荊、湘兩州之郡縣,或亮明旗號支持劉備,或緘默不語,就是沒有支持江陵蔡瑁者。從一開始,大勢便向劉備。

  東面要防孫吳,劉備不敢輕動江夏之軍,只領五千軍隊西向江陵。北面要防曹魏,親去一手書,讓言辭懇切,力求將軍文聘以大局為重,為楚漢守御北疆。

  劉備真正動的軍隊,還是湘州之兵。平武陵蠻,鎮守湘州數年,沉積多年的威望一朝利用爆發出來。

  一下讓荊襄士族們明白,劉備不止在東面掌控著楚漢最精銳的大軍,南面的湘州,一樣被劉備暗地了完全滲透了。如蒯氏兄弟,都清楚劉備城府極深,到這個時候,方覺自己依舊小覷了他。

  但東、南之“勤王大軍”浩蕩壓向江陵之時,所有回過味來的荊襄士人,都不寒而慄。人畜無害的劉備,實乃一代梟雄。

  在徐庶等謀臣的策劃之下,劉備從舉旗始,便定下了以大勢平蔡瑁的基調。楚漢周邊強敵林立,他要迅速安定國內局勢,不欲引發較大的戰事。

  蔡瑁連江陵都難穩穩掌握,面對撕破臉皮的劉備,急急忙忙地下詔討伐之,整個楚漢竟然沒有一個響應的聲音。枯守江陵,蔡瑁一干人坐蠟了,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劉備兩面進軍。

  從劉表之死,到蔡瑁掌權,再到劉備進軍江陵。楚漢局勢的風雲變幻,牽動的是整個南國,包括中原曹魏與關中的劉夏。

  ------------

  第438章 聞聲而動

  楚漢突生劇變,半月之間而乾坤顛轉,在劉備進軍江陵的同時,江左的東吳坐不住了。初聞楚漢之變,建鄴的吳王孫權立刻召集文武,大議荊、湘事。

  孫權統治下的東吳,相比於其父兄時代,進攻性雖然弱了不少,但對於長江上游的楚漢依舊抱有巨大而強烈的野心。

  孫權繼位的這幾年,吳國上下“一片和諧”,孫氏三世君主,也就孫權與江東世家之間的關係處得好。當上下人心皆向孫權,都認同他這個吳王之後,孫權方慢慢地從桓階、張昭等輔政大臣手中接過大權,親政。

  以弱冠之年而繼位,這幾年孫權也表現出了其雄主之姿。最大氣者,莫過於盡付軍權於周瑜,令其主征伐之事。從進入孫權時代後,東吳的軍隊就慢慢形成了大都督府統管的水陸精銳與建鄴中軍兩部分。而孫權給周瑜的職銜上加了一個都督中外軍事,是把中軍的之權亦付之。




章節目錄